近日,知名中医专家张伯礼院士遭遇了一场规模性名义冒用。10月21日,天津中医药大学受张伯礼院士授权发布严正声明,指出社会上出现了一批以“伯礼医堂”“伯礼国医馆”“张伯礼中医院”等为名的机构,擅自使用院士名义开展宣传与经营,严重误导公众、侵害公众健康权益,并已对张伯礼院士的姓名权与肖像权构成严重侵犯。
伴随着津云新闻记者的进一步深入调查,两家名为伯礼医堂(北京)国医馆、北京伯礼中医院的个人独资企业浮出水面。社交平台上多位网友曾公开发布以“伯礼中医院”、“伯礼医堂(北京)国医堂”为名联合举办的线下“赋能大会”、线下“学术交流会”。
从百度地图上搜索关键词可以发现,在广西南宁、山东临沂、河北张家口等地都有类似名义设立的机构,但这些机构都没有相应的预留电话号码,这与通常正规医疗机构留存官方详细资料的情况相悖。
记者查询工商信息后发现,“伯礼医堂(北京)国医馆”、“北京伯礼中医院”均为个人独资企业,前者成立于2024年8月6日,后者成立于2024年10月18日,两家企业注册资本同为500万元,都是从事卫生为主的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企业投资人均为一汪姓投资人,工商系统所留手机号也一致。不同的是,两家企业注册地并不在同一地点。
22日,津云记者先后来到两家企业的注册地一探究竟。其中“北京伯礼中医院”显示的注册地为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隆新大街3号3幢平房165。而实地探访后发现,该地址实际为一座大门朝东的院子,院门口柱子上挂着一块写有“晟十力孵化器”字样的牌匾。
进入园内,映入眼帘的是三栋建筑物,院内各建筑物未标注楼栋号。南侧建筑物是一家洗浴汗蒸馆、北侧建筑物是一家饭店,中间建筑物是一栋三层小楼,楼内房间大多为闲置状态,该楼一楼一间办公室外墙玻璃贴有“工商注册、代理记账”等字样,办公室内无工作人员。
“连小诊所都没有”,院内汗蒸馆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她在此工作一年左右,并不知道此处有“伯礼中医院”。
记者在院内走访查看,从院门口到院内,无明显与“张伯礼”“伯礼中医院”等相关的标识物。院内饭店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该院内部深处还有一栋公寓楼,他未曾听说院内有医院相关的机构。
此外,该大院门卫室内保安亦向记者证实,其在此工作多年,从未听说过院内有“伯礼中医院”。
随后,记者又来到“伯礼医堂(北京)国医馆”注册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觅凤路7号1号楼一层647号,前往实地进行调查。当天傍晚,记者抵达该注册地址定位处,发现现场并非医馆,而是一片农田,方圆五十米内未见任何建筑物,也未发现与“伯礼医堂(北京)国医馆”相关的标识或场所。
记者在周边走访时了解到,该地点位于大兴区采育镇凤河营村。一位本地村民表示,自己长期居住于此,但从未听说过附近有“伯礼医堂(北京)国医馆”的存在。(津云新闻记者彭俊勇 实习记者韩煦、李杭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