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追求性价比和效率的餐饮市场上,比萨因其高单价和需要分享的特性,并不被看好。连比萨一哥必胜客都在尝试转型,守着老赛道的达美乐到底凭什么逆天改命?
作者 | 阿瑞
编辑 | 安菲尔德
题图 | 《难哄》
“从没觉得它是高端品牌,这有啥值得排队的啊?”
在大城市见惯世面的网友,刷到达美乐比萨新店人挤人的帖子,往往百思不得其解。
紧接着就有人回复:“因为我们这儿(之前)没有啊,第一家店大家都想试试,不是很正常吗?”
8月3日,达美乐邯郸首店开业,当日销售额突破54万元,订单数达6020单,刷新了达美乐全球门店的纪录——而此前的纪录,是达美乐沈阳首店在仅仅半年前创下的。有网友自嘲:“现在全世界都知道邯郸人是‘吃嘴精’了。”
事实上,近两年,达美乐每到一城开店,都会引起打卡热潮。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达美乐门店面积往往偏小,很多顾客会外带比萨到隔壁餐厅去吃,导致旁边的肯德基、麦当劳纷纷点名抗议,贴出告示:“请勿食用非本餐厅外带食品(达美乐比萨),谢谢您的配合。”
达美乐隔壁餐厅的“抗议”。(图/短视频平台截图)
同行的抗议并不意外,毕竟麦当劳和肯德基两大巨头虽然2024年在中国市场业绩仍不错,但前者因为同店销售表现平平被评为“增收不增利”,后者销售额增速则从2023年的12%回落到6%——当然,在哀鸿遍野的餐饮业,这仍然算得上极好的表现。
而达美乐业绩的含金量,同样“全靠同行衬托”。
爱吃饭的人都知道,今年的餐饮业在卷性价比这条道上一路狂奔,陷入了集体焦虑。有的店断臂求生,有的店卖惨引流,还有的店降价下沉走穷鬼路线,活成了自己都不认识的样子……
然而,“赔本赚吆喝”收效甚微。
据中国烹饪协会分析,上半年餐饮业呈现“营收增速放缓、利润下滑、竞争加剧”的态势,大型餐饮企业也不得不勒紧腰带过日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则显示,今年1—7月,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万元以上的大型餐饮企业)收入1309亿元,同比增长3.1%,低于全国餐饮收入3.8%的增速,且6、7月均为负增长。
这意味着,规模越大的餐企,当下的业绩压力也越大。
等众人回过神,达美乐却悄悄成为了今年业内为数不多的逆袭者。据其财报显示,达美乐中国2024年全年营收43.14亿元,同比增长41.4%;归母净利润5519.5万元,成功扭亏为盈;经调整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众所周知,在当下追求性价比和效率的餐饮市场上,比萨因其高单价和需要分享的特性,并不被看好。连比萨一哥必胜客都在尝试转型,守着老赛道的达美乐到底凭什么逆天改命?
达美乐的翻身仗,
全靠下沉市场?
“必胜客和达美乐,选哪个?”
在社交媒体上,这个问题能引发的火药味,不亚于“甜咸豆腐脑之争”。从口味、分量到价格,两派比萨信徒往往争个不相上下,都觉得对方品不了“细糠”。
成年人不做选择,可以全都要。(图/《老友记》)
不过,能被拿来和必胜客比较,就已经佐证了达美乐的实力。因为二者在中国市场的开店规模并不在同一量级——截至2025年上半年,必胜客的3864家门店已覆盖中国900多座城市,而达美乐则只在48座城市开了1198家门店。
要知道,达美乐于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只比必胜客晚了7年。这个时间并不算晚,本土的尊宝比萨则于1998年开始创业,近年来市场份额稳居第二名。但达美乐和必胜客都是海外知名品牌,它们在中国市场的差距,主要还是源于达美乐自己走了弯路。
相比经营权早早集中的友商,达美乐在中国的经营权分散且多次易主,直到2017年才正式确认总特许经营权,可谓“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前些年,达美乐专攻北京、上海,虽然有助于树立大牌形象,但也限制了自身的天花板。据其招股书显示,2019年1月,达美乐中国的门店数仅为188家。直到2021年,达美乐在北京、上海的门店所贡献的收益依然超过7成。
因此,二十多年来,达美乐在中国食客心中的地位一直略显尴尬:知名度不低,存在感却不强。
在国际比萨界,达美乐的营收和门店数量排第一。(图/Unsplash)
当然,转折点在2017年就已经埋下——这一年,达势股份掌握了达美乐中国内地和港澳市场的独家特许经营权,自此达美乐,改弦易辙不再死磕一线城市,开始在中国市场疯狂扩张。
2019年至2021年,达美乐新店选址从广州、深圳到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二线城市,再深入如长沙、合肥等内地省会城市,经营重心不断下沉。
然而,这三年大张旗鼓的转型,虽然在消费者眼前刷了个脸熟,但是也伴随着强烈的阵痛。
达美乐中国在这三年分别亏损了1.82亿元、2.74亿元、4.71亿元,加起来亏了快10亿元。2022年,它两次提交上市申请,几经波折,不得不延迟发售。
彼时,人们对它大多抱以同情的态度。达美乐外送“30分钟必达”的承诺,曾让它在国际市场上傲视群雄。可来到中国,它的外送效率并不比外卖平台出色多少,直营门店和自聘外卖员反而大大增加了成本。
虽说达美乐用“超时就送免费比萨”展示了十足的诚意,但这杀手锏也容易被卡bug:有的幸运儿陷入了“点单→超时→获赠免费券→用券点单→再次超时送券”的循环;有的倒霉蛋想点单,发现地址明明离得不远,却“不在配送范围”。这也意味着,单家门店的配送范围十分有限,其盈利能力面临不小的挑战。
有规则,就会有漏洞。(图/《摩登家庭》)
然而,到了2024年,达美乐中国竟奇迹般地扭亏为盈。
2024年中期财报显示,达势股份上半年营收20.41亿元,同比增长48.3%,净利润1091万元,终于在中国市场实现了历史性的盈利。
这显然是降低身段带来的胜利。达美乐新增长市场收益同比猛增77%,达到26.65亿元,占总收益比重从2023年的49.4%提升至61.8%,成为关键的增长动力。相比之下,北京、上海市场收益增速仅为6.8%。
况且,二线及以下城市租金成本较低,也减轻了不少压力。据达美乐官方透露,北京、上海新店成本回收期需要33个月,而新城市只需12个月。
或许根本原因在于,达美乐在一线城市打拼多年积累的声誉,终于在下沉市场得到了爆发的机会。众所周知,如果你总听人说起一样东西的好,却从没亲自尝试过,那它就会变成一个自带光环的传说,继而化为一种“早晚要尝尝咸淡”的执念。
餐饮价格战,
血厚的玩家最能扛
“达美乐如果没有优惠,完全不想去吃,太贵了。”
“达美乐买一送一的时候,它就是我的神。”
当消费者的心态跟着达美乐的折扣力度反复横跳,殊不知自己已经被达美乐狠狠拿捏住了。
消费者心甘情愿被达美乐拿捏。(图/《海岸村恰恰恰》)
作为发展相对成熟、标准化程度和连锁化程度高的赛道,西式快餐一直是门好生意。《西式快餐品类发展报告2025》的数据也显示,截至2025年3月,西式快餐品牌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量占比持续提升,正加速向下沉市场渗透。
就连麦当劳和肯德基也在调整身段,发力下沉市场。麦当劳挑选新一线城市的乡镇地区精准扩张,肯德基针对小镇市场推出“mini餐厅模式”降成本,试图在小蓝海中找到新的增长点。
但网络发达了,许多小城也早已不缺大牌,这里的消费者同样口味刁钻,不会轻易被糊弄。
达美乐近几年扩张的脚步虽快,却不莽撞。曾靠高效外送打下江湖的它,如今每到一座新的城市,都不急于开展外送业务。
2024年上半年,达美乐在北京和上海两城的外送业务占总收入的73.1%,但由于新增市场的堂食和外带订单增长,整体配送服务的比例被稀释至46.4%,同比降低了17%左右。并且,在新一线及以下城市,其新店多布局在购物中心,而非外送效率更高的社区。
比萨送达时还热着,对顾客的体验而言很重要。(图/《摩登家庭》)
达势股份CEO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城首店一开始堂食和外带较多,后面外送比例会慢慢做到50~60%。
说白了,就是先开在市中心吸引顾客打卡,慢慢培养他们点达美乐外送的习惯,最后再开进社区,顺理成章地融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
就像比萨趁热吃口感最好,先给消费者留下好印象,才能进一步放大口碑。
甭管达美乐有多少种令意大利人震怒的搭配,一张用料扎实、芝士拉丝的大饼极具视觉诱惑力,没有人能忍住在翻完攻略之后不尝试一次“拼好饼”。
经典意式肉酱、苏丹王榴莲、咸蛋黄嫩鸡、小龙虾,饼底可以有薄脆的、巧克力的、芋泥的、蜜汁叉烧的,想加什么小料都行,不吃洋葱也可以去掉——DIY体验拉满,一张比萨吃出人生自由的幻觉。
在比萨诞生的意大利,比萨上加水果是绝不能被接受的。(图/《摩登家庭》)
当然,所有的体验最终都要回归到价格上进行衡量。达美乐深谙打折之道,新店开业即放出一大拨“羊毛”。比如,邯郸首店原价121元的套餐,预售价92元还送一张户外折叠凳,限时免费升级尺寸,更有幸运儿薅到40元两个比萨的优惠。
这精准踩在了“面子”和“里子”的交叉点上:发朋友圈像吃了顿高级西餐,实际只花了一顿麻辣烫的钱。虽然贵了点,但性价比也是有的,一顿吃不完,下一顿加加热还能吃。
这样大的优惠力度,还会时不时返场。肯德基有”疯狂星期四”,达美乐则搞出了“接二连三”——每周二周三七折、升级饼底及免配送费。有消费者表示:“下单就可以抽奖,促销活动简洁明了,体验很好。”
实际上,根据福布斯的调查,在众多经典西式快餐中,比萨是加价率最高的品类之一。这张大饼只是看起来料多,其实没多少肉,所以利润率较高。并且,在前几年的连续亏损中,支撑达美乐“高定价、高折扣”策略的,还有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化所带来的厚实“血条”。
生活不易,能中个小奖,谁不开心呢?(图/达美乐小程序)
达美乐的从容,甚至吸引了“股神”巴菲特的目光。2024年11月,巴菲特的投资公司在减持苹果、美国银行等科技金融股的同时,悄然将部分筹码挪向消费韧性强、现金流稳健的企业,其中就包括达美乐的母公司。
达美乐的可靠之处在于,这个世界上谁都有可能背叛你,但它的“30分钟必达”不会;即便它食言了,还会送你一张比萨券。
不过,当下沉市场的新鲜感褪去,达美乐迟早要面对一个问题:没有折扣的时候,谁会为这张大饼买单?
下一篇:买始祖鸟鞋的中产,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