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没了,人疯了:中产家长,批量崩溃
创始人
2025-08-25 19:44:49
0

你们有没有发现,只要一到暑假,短视频平台上立刻就能刷到大量的“暑假可怕”视频,话术还都是惊人的相似——

一年级的暑假最可怕,二年级的暑假最危险,三年级的暑假是分水岭,四年级的暑假决定未来,五年级的暑假很关键……

这些精心编织的话术,通过算法和流量被精准投喂到学生家长的手机上,轻而易举地就拧开了家长们焦虑的水龙头,而从中奔涌出的真金白银,则直接流向了教培行业的腰包。

当教培最核心的竞争力不是课程的好坏,而是贩卖焦虑时,孩子的暑假就变成了可以被随意安排的时间表,焦虑的家长更是成了被收割的“韭菜”。

在“最可怕暑假”的魔咒里,他们正推着孩子,奔向一个个被标价的“未来”。

这个暑假,网上流传的视频是这样的:

1元抢购初中全科诊断!清北名师定制学习方案,限时免费领!

谁能想到这个看起来像是捡了大便宜的免费资源,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焦虑围猎。事实上,从家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支付那1块钱开始,就已经掉入了天价课程的陷阱之中。

前段时间有媒体曝光了一元报名费背后的“产业链”,家长付款后立刻就会弹出“添加助教老师”的新界面,添加成功后助教老师会先送上一波福利,免费提供各学科的学习资料等等。

然而,这1块钱的价值根本就不来自于学习资料,而是家长真实的信息——手机号、微信以及孩子的年龄年级。之后的几天,助教老师就会开始将家长拉入报名群中,推介其所在培训机构打造的“清北学霸班”,并持续通过语音电话、留言等方式劝说家长报名。

如果只有助教老师的狂轰乱炸,一般的家长可能还扛得住。但很快你就会发现,在所谓的家长群互动中,“学霸班”口碑好、名额紧的氛围会被迅速烘托起来。

有网友就发现,这类家长群内的“演员”分工明确,有人负责发怒、有人负责捧、有人负责带动气氛,营造热烈的学生家长互动,塑造“学霸班”口碑好、名额紧的氛围,还有的“家长”会把学费付款截图直接发入群中,进一步刺激家长焦虑。

相较于一对一推销易被屏蔽的劣势,这类营销能成功的核心在于社群环境。社群环境是一个被不断加热的“反应堆”——当家长每天目睹群内热火朝天的讨论、积极的报名,会倾向于认为补课已经变成多数人的选择。

这种“不能被落下”的焦虑,同时也是各大教培机构将每个时间节点都包装成“生死攸关”转折点的重要原因。它们往往会在广告中反复强调:“初一暑假决定中考格局,初二暑假锁定高考层次,初三暑假直接关系能否上重点”……

这些话术会精准击中家长对“成长不可逆”的恐惧,而为了解决这种恐惧,教培班的名师就成了“救命稻草”。

是的,很多教培班都打着满足家长需要的旗号,为自己寻找各种各样的“名校光环”,但事实上,名校有限、名师更少,很多所谓的名校老师可能只是在校生,甚至是包装出来的虚拟人设。

如此看来,教培的销售人员似乎是无所不用其极,但这些销售人员自己也觉得无奈。有相关从业者在家长吐槽的帖子下这样评论——

“每个机构都有,揪着这点没有机构能报了”;还有的说“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没办法”。

一个简单的“没办法”,就把贩卖焦虑、刺激消费的锅直接都甩到了外部大环境上。好像所有人都是不得已而为之,一切的结果就只能是消费终端的家长买单,却无人在意被掀起的焦虑究竟要由谁买单。

这场从补习班蔓延至升学的焦虑,正在催生另一个更为疯狂的教育现象——超前学习。

2024年有国际教育媒体在社区里发起了一个“提前学”的小范围调查,最终得出的结论是9成家长不反对“提前学”。

当然提前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学龄前阶段的超前学习就是“幼儿园小学化”。学生家长也充满了无奈——一些小学不教拼音等基础知识,家长没办法只能给孩子报幼小衔接辅导班。

这个问题看似无解,背后却也是焦虑作祟。比如就有网友指出,不上幼小衔接班,所谓的学业落后只是一二年级的成绩略有下降,而这个年龄的成绩本来就不代表一切。但在焦虑的家长看来,每一个阶段都必须分秒必争,这才让衔接班的培训机构有了可乘之机。

到了初中阶段,让孩子提前学更是成为了常态,甚至有培训机构推出了”三年课程压缩班”,让小升初的孩子抢先在暑假就学完初中三年的课程。高中的先机都被人在初中赢走了,上了高中怎么办呢?接着提前学呗。

因为有高考这座“大山”,很多教培从业者就在这方面下功夫,打着“高中知识提前锁定”的幌子办特训营,再加上国内顶尖学府往往有着很强的名誉背书,所以很多从业者会打着“清北名师”等头衔忽悠家长。

要说在所有教培从业者打造的头衔里,确实还是“清北名师”最好用。今年7月有个教育博主“孙老师”被行政拘留,原因就是他宣传只要交费成为他的会员就可以进入某校特定班级,引发家长群体焦虑。

如果你以为这股疯狂的“提前学”风潮会在高中结束时消失的话,那你就错了,因为这股风早就吹向了大学,这两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很神奇的教培景观——“高大衔接”。

在我们记忆中,高三过后的暑假是最放松的。然而对现在的孩子来说,这个暑假又变成了“提前学”的新战场。就有媒体报道,国内很多的培训机构都开设了“高(中)大(学)衔接班”,里面坐满了高三毕业生,为的就是大一新生暑期蓄力——“赢在大学起跑线上”。

这些班级开设主要是大学英语、英语四六级、高数、程序设计等课程。有媒体采访了开发相关课程的机构,光是政治、英语两门就要花费将近3万元。这个机构还推出了“保研计划”,售价更是高达30多万。

这钱究竟是花给孩子,还是站在孩子背后焦虑的家长,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些衔接班本质都是一样的,就是用“人造焦虑”继续牵动家长的行动。而很多家长早就在从幼儿园就开始的一轮轮的“衔接”“抢先学”中形成了思维惯性,完全忽视了大学教育的独特之处,将“衔接”变成了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仿佛只要不断“提前学”,就能永远名列前茅。

然而,这场从幼儿园延续到大学的漫长的马拉松式抢跑,除了养活了培训机构,唯一的“收获”就是透支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孩子的童年不断被压缩,不断消失在每一个“提前学”的假期里,再也找不回来了。

即使除去升学应试内容,教培的门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学科类培训、兴趣班和升学培训共同形成了坚固的培训三角。

只是相比升学体系的“赶进度”,学科类培训和兴趣班满足的是家长的证书焦虑。奥数与英语考级课程因与升学隐性挂钩而持续火爆,兴趣类课程构建的则是另一套竞赛体系——比如前几年围棋被列入单招加分项目,满足条件甚至会获得免试保送资格。

此规定一出,家长们纷纷开始给孩子报围棋班,孩子有兴趣要学,没兴趣创造兴趣也要学。当然不止是围棋,钢琴、编程等也都是孩子求学简历上的“硬通货”。

而在这一点上,明星和普通人父母没有任何区别,比如黄圣依就曾在节目中晒出过自己孩子的课表,其中围棋、钢琴、编程都是榜上有名。

有媒体报道,全国6-15岁编程学员超2000万,4岁接触学习Scratch图形化编程、7岁起步Python信奥赛早已成为常态,某机构甚至推出“幼儿AI专项课”,再一次让孩子轻松赢在起跑线上。

围棋班从3岁启蒙期开始入手,直接将围棋包装为“智力开发黄金期”,虽然实际出成绩需8年以上系统训练,且需要孩子真的有天赋和毅力,但一点儿也不耽误培训班对家长说出——不从小培养,怎么知道孩子不喜欢?

这种疯狂的“兴趣堆砌”当然是教育评价体系单一化催生的畸形产物,即使2025年北京小升初有政策明确规定“不得将各类竞赛证书作为入学依据”,但一点不耽误机构暗示“内部推荐需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而这个所谓评价标准,就是各种认证。

家长一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接着学吧。

毕竟在网上的宣传中,让孩子少上一个兴趣班都不是省钱、懒惰这些“小问题”,而是耽误了孩子的一生。

家长们宁可把孩子的时间占满,也要给孩子抢一个“不下桌”的机会,这些兴趣班就是培训机构贩卖的、家长购买的治疗焦虑的“安慰剂”。

孩子课业压力大,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教育系统的升学淘汰机制。以北京为例,中考卷得厉害,分数分布年年都是“蘑菇云”。高分段面临着“一分一操场”的处境,这意味即使是聪明的“牛娃”稍有闪失,也有可能与顶尖高中擦肩而过。

此外,在教育结构性压力下,部分学校会用"减小分母"的方式提升升学率。而这里面就有产生隐性劝退的方式解决“问题”。比如河北涿州市等中学被曝要求成绩后进学生签署"放弃中考承诺书",承诺书上赫然写着"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学生本人承担"。

虽然我们总说分数不是一切,孩子也不一定都适合读书,要选择适合孩子的发展路径。但平心而论,没有家长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学习差”,更不愿孩子小小年纪就面对被分流的命运——因为被分流在很多人看来就是被主流教育体系“放弃”。

在这样的重压下,加上教培机构的焦虑助推,即使面临着巨大风险,家长也不得不一掷千金。当投毒的人和卖药的人二合一时,教育焦虑这场社会病就很难真正康复。

这场以爱为名的学习竞赛,最终牺牲的是孩子。这些孩子被各种各样的课业占满,就算是参与各种兴趣班,也要在应试的条件下,满足“考核”标准。

被如此培养的孩子们,在长大后又被要求做自己、不被外界裹挟、独立思考,他们怎么可能不迷惑呢?

考试可以用一个标准丈量所有人,但人生不是几场考试就能决定的,就算一路“提前学”,就算把时间都献祭给培训班,当孩子离开学校,走进社会,接应真正的工作和生活时,他们还能“提前学”吗?

真到那个时候,他们又怎么能有勇气和经验,去寻找自己千姿百态的人生呢?

相关内容

17岁高中生勇救6旬婆婆时...
极目新闻记者 刘孝斌看着17岁小儿子罗家祺的身份证,8月25日,来...
2025-08-25 22:03:39
成都餐厅女服务员跳水救人:...
8月24日,“成都一餐厅服务员跳水救人”的消息在网上广泛传播。8月...
2025-08-25 21:46:23
女子被夫杀害案四大疑问仍待...
近日,一则河北沧州孟村县刘某某疑似被丈夫打死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2025-08-25 21:45:08
美芝加哥市长强硬回应特朗普...
△芝加哥市长布兰登·约翰逊(资料图)央视记者当地时间8月25日获悉...
2025-08-25 21:24:03
25岁女子疑遭家暴去世,家...
8月22日,一则关于河北沧州孟村县女子刘某某疑遭丈夫金某家暴致死的...
2025-08-25 21:22:41
大学恋爱,已经进化成这样了
作者 | 黄泽敏实习生 | 陈祺元编辑 | 向现从相识到相恋,嘉骏...
2025-08-25 20:43:00
8岁男童失联9天,监控疑似...
连日来,8岁男孩梁清彬在广西北海市银滩景区走失事件持续引发关注。根...
2025-08-25 20:08:30
两名日本人当街高喊“台湾是...
据日本共同社的报道说,台湾移民署8月25日发布消息称,两名日本男子...
2025-08-25 20:07:50

热门资讯

17岁高中生勇救6旬婆婆时不幸... 极目新闻记者 刘孝斌看着17岁小儿子罗家祺的身份证,8月25日,来自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双捷镇的梁女士...
成都餐厅女服务员跳水救人:“小... 8月24日,“成都一餐厅服务员跳水救人”的消息在网上广泛传播。8月25日,红星新闻记者对话救人的餐厅...
女子被夫杀害案四大疑问仍待解决... 近日,一则河北沧州孟村县刘某某疑似被丈夫打死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热议。8月24日晚,孟村回族自治县公安...
美芝加哥市长强硬回应特朗普“派... △芝加哥市长布兰登·约翰逊(资料图)央视记者当地时间8月25日获悉,美国芝加哥市长民主党人布兰登·约...
25岁女子疑遭家暴去世,家属整... 8月22日,一则关于河北沧州孟村县女子刘某某疑遭丈夫金某家暴致死的消息在当地流传,并迅速引发关注。8...
大学恋爱,已经进化成这样了 作者 | 黄泽敏实习生 | 陈祺元编辑 | 向现从相识到相恋,嘉骏花了3个月。这个时间符合他的心理预...
8岁男童失联9天,监控疑似拍到... 连日来,8岁男孩梁清彬在广西北海市银滩景区走失事件持续引发关注。根据家属发布的寻人启事,8月16日下...
两名日本人当街高喊“台湾是中国... 据日本共同社的报道说,台湾移民署8月25日发布消息称,两名日本男子近日在台北市的繁华地带西门町举着中...
钱没了,人疯了:中产家长,批量... 你们有没有发现,只要一到暑假,短视频平台上立刻就能刷到大量的“暑假可怕”视频,话术还都是惊人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