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提供的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中美之间的经贸往来并未停止。事实上,中美在经贸领域保持着密切的沟通与合作,双方在多个层面开展对话与协商,致力于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中美两国在全球经济中都具有重要地位,相互依存度高,双方的经贸合作给两国和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尽管在一些领域存在分歧和摩擦,但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是双方的共同选择,而不是停止合作。
近年来,中美两国元首多次会晤,为双边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双方在贸易、投资、人文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推进,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潜力。
我们应该以客观、准确的态度看待中美经贸关系,避免传播不实信息。
特朗普提出访华新要求,具体的要求是什么呢?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特朗普这一番言论呢?
1月20日,特朗普就职美国总统。在他上任的第二个月,就以芬太尼问题向中国加征关税,自此,中美之间新一轮关税战便逐渐开启。四月初,特朗普开始宣布向全世界征收对等关税,中美关税战全面开打。在双方博弈过程中,由于美国对华加征高额关税,导致中美的生意停止。不过,在中国开始对稀土出口进行管制之后,特朗普又主动寻求同中国进行谈判。三轮谈判过后,中美处于关税战暂停期,双方之间加征的高额关税也相应回落。从二月份开始,特朗普跟北京交手六个月后,特朗普终于就访华一事开出唯一条件,就是双方要达成协议。从特朗普的表态我们不难发现,他将对华访问变成了同中国谈判讨价还价的条件。在特朗普看来,中国对其访华的重视程度高于双方谈判。但特朗普忽略了,中美要达成协议,是需要两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
首先,就是美国必须表现出谈判的诚意。大家都知道,在中美谈判中,稀土出口是美国对华谈判的重点。但在谈判之外,美国却想借对华施压,来让中国妥协。在第一轮谈判之后,美国就开始对华为芯片下了“全球封杀令”,不仅如此,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还将矛头对准了中国赴美留学生,要吊销他们的签证。虽然在第二轮谈判过后,美国的行为有些收敛,也撤销了一些对华消极措施。但从英伟达公司向中国出口次等芯片来看,美国依然没有停止遏制打压中国的立场。中美第三轮谈判过后,美国财长贝森特就对华发出威胁,如果中国继续进口俄石油,就会对中国加征关税。近日,美国一些官员还提交了一些制裁中国的法案,声称如果发现中国援俄的话,就要对华实施严厉制裁。可以说,美国这样的举动,完全是在破坏双方的谈判环境。现在,中美又回到了第一轮谈判结束的情况,美国觉得还有90天的时间,就想故技重施,对华施压。这样一来,中美接下来谈判达成共识的可能性就大打折扣了。所以,诚意这两个字,美国是需要贯穿始终的,不是心血来潮,着急了就不断对华释放善意,有缓冲时间了就“重操旧业”打压中国。
其次,就是美国必须考虑中国的关切。站在美国的角度上,它想同中国在稀土尤其是军用稀土出口问题上达成共识,但相应地,它也必须考虑中国的诉求。一方面,美国需要在高端芯片领域不能对中国阳奉阴违,以次充好来敷衍中国;另一方面,美国需要纠正类似加征芬太尼关税这种无理的行为。只有美国做出改变,中国才能跟美国进行积极互动。不然的话,只是中国单方面释放善意,这明显是不合逻辑的。谈判,本身就是一个双方不断进行磨合的过程,特朗普这种想当然的言论,对于谈判来说,只会增加难度,毫无益处。
再次,就是美国必须纠正对华错误认知。什么意思呢?美国不能为了达成共识,撤销对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而在双方达成共识之后,又出尔反尔继续对话进行打压。如何保证美国长期履行这些积极的对华措施,是摆在特朗普面前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中美交往过程中,美国过河拆桥的事情做的太多了,在中国面前,美国可以对华作出一系列承诺,但在之后,美国又会摇身一变,继续打压中国的战略。所以,美国需要逐渐改变对华认知,进而调整对华立场,只有这样,中美之间的贸易才能顺利长久地进行下去。
如果美国做不到以上三点的话,那中方的利益就无法保障,双方谈判能达成共识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照这样看,特朗普访华也就遥遥无期了。对于中国来说,特朗普访华固然重要,毕竟这样能够缓和双方关系,让全世界对中美关系充满期待。但如果要中国用牺牲自身利益的代价来促成特朗普访华的话,那就没办法了,中国不是欧盟、日本和韩国,它们可以跪,中国只能靠自己争取,因为只有争取过来的利益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