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重要接待前必定要仔细审菜单,仿佛那菜单承载着接待的全部心意与责任,生怕有丝毫疏漏,担心没接待好会影响那微妙的“感情”。而如今,一切都变得简单而便捷,只需扫码,大家便可各取所需,各吃各的。这看似小小的改变,背后却反映出时代的变迁与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从繁琐的菜单审核到轻松的扫码就餐,既体现了科技的进步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们在社交场合中更加注重个体的感受与选择。
编辑丨董鑫
“重要的接待,我要提前审菜单,根据来宾饮食习惯、喜好来安排,如果不了解,还得多方打听。有时候一顿饭要吃一两个小时,大家都搞得很疲惫。”
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江西省修水县山口镇镇长陈博文道出了之前公务接待的难题。
去年7月以来,江西创新打造“赣餐码”平台,打通省、市、县、乡四级5291家机关食堂的异地就餐支付及结算业务。后台可实时调取用餐时间、用餐人员、扫码定位等信息,每笔消费的关联人员、时间地点随时可查。
7月8日,《人民日报》刊发《公务用餐,全省5291家机关食堂“一码通刷”》一文。文中提到介绍,截至目前,江西省共完成扫码就餐7.5万余笔。
其中,修水县的公务用餐接待支出同比减少了327.25万元。从去年9月到今年4月,山口镇公务用餐接待省下了9万多元。
“以前,可不只是另外做几个菜、陪吃顿饭那么简单。”
陈博文说,接待的往往是上级,不管是出于尊重,还是怕没接待好影响“感情”,作为东道主,都要热情相迎,重要的接待他要提前审菜单,根据来宾饮食习惯、喜好来安排,如果不了解,还得多方打听。
办公室工作人员要提前和镇领导对接接待人员身份、人数等情况,商量菜品,至少提前一天交代食堂买好菜。在一些没有大型菜市场的偏远乡镇,遇上重要接待,还要跑到县里买菜。
陪餐更是耗时费神。
作为镇长,陈博文即便不用一起调研、检查,至少中午也要陪餐。多的时候一个中午就有三四拨,根本陪不过来,“大伙坐一起吃饭,不能冷场,那就要找话题聊天。以前有时候一顿饭要吃一两个小时,大家都搞得很疲惫。”
对到基层调研的领导干部来说,扫码就餐也是一种“解脱”。
“以前就餐讲究可不少,落座前,双方可能要客气一番,互让主座。边吃边聊,还得努力找各种话题,即便不用推杯换盏了,有时候也得拿杯水碰一下……这样拖拖拉拉,一顿饭要吃很久。”修水县林业局副局长张勇说。
修水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金海说,“现在扫码就餐,各吃各的,更简单、更轻松!”
公务用餐领域最常见的违规违纪问题就是“吃公函”。
有的就餐方不主动提供公函,导致无法正常报账,还有的开空白公函、一函多吃;有的接待方为了面子,超标接待,后续为了处理违规账目,只好伪造公函。
久而久之,接待越多,违规风险越大。
对于就餐方来说,有时候就算提前开好了公函,也有可能不管用。
“不少下乡任务都是前一天晚上临时通知,哪有时间专门跑一趟单位开公函。”修水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金海说,过去,一年算下来,他们一个单位公函就要开一两千张。
2024年7月,江西在公务接待领域推出创新举措,打造“赣餐码”平台,打通省、市、县、乡四级5291家机关食堂的异地就餐支付及结算业务,基本实现全省公务就餐“一码通刷、一网覆盖、一体监管”。
“扫码就餐”有助于纠治公务接待不正之风。
江西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主任谢新华介绍,后台可以实时调取用餐时间、用餐人员、扫码定位等信息,与各单位伙食补助报账记录进行比对,每笔消费的关联人员、时间地点随时可查。
扫码定位还可以规范出差行为和差旅报销,陪餐人员一同扫码,就能看出是否存在层层陪同的问题等。
不仅是江西,四川、浙江、湖南、内蒙古等地也都在推行公务接待“扫码用餐”。新模式解决了公务出差用餐的痛点,节省了用餐接待支出,基层单位负担明显减轻。
据介绍,江西还在探索推进学校、国企食堂接入“赣餐码”平台,并将公务差旅活动中涉及的交通费缴纳、酒店预订等需求进行集成,让消费与监管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