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晚报》近日报道了一则有趣的国际新闻。在美日关系的互动中,“日本先生”展现出了独特的态度,拒绝称呼特朗普为“爸爸”。这一行为引发了广泛关注,日媒却纷纷表示这很对。这背后或许反映出日本在国际舞台上逐渐寻求自身独立的姿态,不再盲目跟随美国的指令。日本开始重视自身的国家利益和主权,不再甘愿扮演从属的角色。这一事件也提醒着人们,国际政治格局正在发生微妙而深刻的变化,各国都在努力在复杂的关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
今日人物
【“日本先生”拒绝叫特朗普“爸爸”,日媒:这很对】美国和日本正在进行贸易谈判,但是石破茂政府的态度比外界预期的强硬。《日经亚洲》(Nikkei Asia)7月4日发表了一篇题为《“日本先生”拒绝称特朗普“爸爸”,这很对》的文章,称石破茂的做法很对,这是吸取了安倍的教训。>>详情
【“来中国出席九三阅兵,是李在明的最优且唯一选择”】无论韩国是真的想要“脱美归亚”,走出独立自主的外交之路,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解放的现代化民族国家,还是仅仅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提高自身“统战价值”,修复对华关系,与中国深度合作,都是最优解,也是唯一解。>>详情
【杜特尔特在海牙瘦到皮包骨】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在海牙遭羁押逾百日后,身形消瘦至“皮包骨头、与照片判若两人”,其前妻伊丽莎白•齐默尔曼日前于脸书发布的影片中如是表示。
齐默尔曼表示,杜特尔特还拜托她向支持者转达感谢之意,并劝她早点回家,因为“机票太贵”。>>详情
舆论场
【胡锡进:不得不说,这是近年来最不成功的事件通报之一】广铁长沙客运段昨天关于K1373次列车破窗事件的通报引起群嘲。不得不说,这是近年来最不成功的事件通报之一,通报与公众的关切差距太大,为广铁应对事故摆了很多功,它更像是向上的汇报报告,关心的是怎么让自己的上级看了满意,而不是怎么让公众对事情产生更多理解,实现铁路部门与公众的更好沟通。
另外,通报表示对破窗者进行“批评教育”,这也是向上汇报的语言,等于是批评教育与破窗者共情的大量公众。这样的通报,舆论怎么可能买账?>>详情
【有些通报为何和网民感受“温差”较大?】近年来,舆论场上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某一事件发生后,涉事单位通报了事件发生经过、原因、处置情况等。但相关通报并没有获得网民的广泛认可,反而质疑声不断。涉事单位感到“委屈”,网民也闷了一肚子气,双方“体感温差”较大。这种“温差”的成因是什么?涉事单位如此通报是不是只出于傲慢?如何破解?>>详情
【多名幼儿血铅含量两地检测结果存巨大差异,真相岂能在“双标”中模糊不清?】两地检测结果大相径庭,令人不得不心生疑窦。不同医院检验仪器和方式存在差异,可能导致结果略有不同,但短时间内孩子血铅含量不应出现如此巨大的波动,时而正常、时而超标更是不合常理。这种“选择性正常”的结果,难免让人怀疑,是否存在数据操纵或样本调包的情况。究竟是哪边出了错?还是有人妄图隐瞒真相,息事宁人?>>详情
【明星机长刀刺同僚坠楼自杀,民航系统的脓疮何时挤破?】惨烈的刑事案件之下,是无数承受着如山压力、困于铜墙铁壁般体制中飞行员的悲鸣。被漠视的申诉、难以承受的“天价”枷锁、习以为常的超负荷运转、形同虚设的心理关爱,以及暗流涌动的系统腐败——这一切织成了一张窒息之网。>>详情
深读
【马斯克宣布成立“美国党”,6个最大挑战逐一解析】由于对“大而美”法案不满,美国富豪马斯克最终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共和党分道扬镳,于7月5日宣布成立“美国党”,挑战美国的政坛格局。不过,美媒认为,马斯克的新政党将面临6大挑战。>>详情
【苏超,快要踢散安徽?】7月5日晚,6万人在苏超现场围观了南京VS苏州的对决。场外,苏州某商场大屏亮出“阿南,输球没关系,大不了去隔壁当省会”的口号。这不是安徽第一次“抢镜”苏超。 早在6月14日,南京文旅频道就在小红书上转发过一个名为《苏超联赛:合肥的精神状态》的搞笑视频,文案赫然写着:江苏散没散不知道,感觉安徽要散了。
一场江苏内部的足球联赛,暴露出安徽的“散装”。那么问题来了:安徽为何比江苏还要“散装”?省内人心,为何向省外聚拢?“大哥”合肥为何不受同省“小弟”的待见?>>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