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 粮田变良田,土里捧出“金饭碗”
创始人
2025-04-16 11:04:32
0

  四月春光好,万物生长时。沛县沛城街道高标准农田项目现场,田块平整、道路通畅、沟渠完善,一片片田地,远眺宛若一汪绿海。“这些年,我家500多亩水稻颗粒归仓,平均亩产1300斤左右,比高标准农田建成之前亩产增加300多斤。”李集传宇粮食种植家庭农场农场主陈修全说。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中办、国办近日印发《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目前,全省永久基本农田中,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4401万亩,占比82%。作为粮食生产大省,江苏下一步如何贯彻国家要求,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

  主要特点体现在四个“高”

  “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以来,路修好了,农用车能开到田间地头,沟、渠、涵、闸、站等设施都配套了,还有各种高水平农机,让我的种植规模越来越大。”陈修全一边在田间忙活,一边向记者介绍,高标准农田让机械化作业变成现实,不仅大大解放人力、节肥省水,产量也比过去提高不少。

  近年来,沛城街道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了泵站、防渗渠、机耕桥、田间道路、农电线路等基础设施,在项目区实施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等工程,打造智慧农田数字平台,并在农田面源污染上做好减法,立足“高标准”,锚定建设“吨粮田”目标。沛城街道农技中心主任鹿启智报出一串数字——高标准农田实施建设后,项目区亩均减少碳排放20%,可节约人工成本20%、节省用肥用药量15%;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小麦平均亩产520公斤、水稻630公斤,全年单产达1150公斤,亩均可增产粮食100公斤、增收270元。

  沛城街道是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个缩影。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何益军表示,我省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主要特点体现在四个“高”,即农田质量高、产出水平高、抗灾能力高、资源利用效率高。

  “具体来讲,就是田块相对平整,适宜机械化耕作,机械化水平提高5—10个百分点;粮食产能较建设前普遍提高每亩50公斤以上,灌溉保证率基本达到90%,排涝标准普遍达到10—15年一遇,耕地质量等级明显提升。”何益军说。

  看着自家农田一步步变成“金饭碗”,陈修全喜笑颜开:“建设高标准农田富了咱老百姓口袋,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

  改造提升多管齐下破除堵点

  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覆盖面的不断扩大,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还面临一些堵点。何益军举例说,部分地块碎片化、田块平整度差,原先建设的部分高标准农田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适应,迫切需要改造提升,建成的农田基础设施点多线长、面广量大、布局分散,长效管护仍需加强等。

  以地块碎片化为例,建湖县高作镇陈甲村农田耕地面积总共3768.9亩,田块分成3200多个,细碎零散、杂乱无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像我们村的王玉波大叔,他有7.6亩地,分散在6个田块,最远的地块离家3里多路。”陈甲村党总支书记鲁曼说。

  对此,我省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工作,适当降低对单个项目的立项规模要求,以村为单元、镇为单位整区域实施,推进零散地块打包建设。同时,自然资源部门积极开展土地综合整治。

  “土地‘打包’后,王玉波自家耕地分毫不少,他每天少跑几里路,节约了不少成本。”鲁曼表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后,陈甲村净增耕地488亩,田块被整合成69块,大大提升了耕地连片化、规模化种植水平,村集体经营收入从2019年的21.43万元提至2024年的93.47万元;开展社会化综合服务,在耕种管收全流程亩均可节约成本120元,保底稻麦亩均产量可达2150斤。

  我省还推出多项措施,多管齐下破除堵点:加快开展高标准农田调查摸底上图入库工作,精准掌握每个田块的具体位置、设施运行、土壤质量、种植经营、粮食产能等信息,为有针对性地改造提升和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推广应用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信息化系统,实现全过程可追溯建设监管;探索多元化管护,鼓励政府购买服务或委托专业机构开展专业化管护,调动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积极性,直接参与使用率高的小型设施管护工作。

  全域建设高产稳产现代化良田

  中办、国办印发的《方案》明确,长江中下游地区要重点做好田间设施现代化配套升级,开展旱、涝、渍综合治理。“对我省而言,这是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一项重要建设措施。”何益军表示,近几年,我省顺应适度规模经营、宜机化作业、标准化生产的发展需求,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建设、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农田基础设施现代化配套建设,取得良好进展与建设成效。

  近两年,我省在智能化、绿色化农田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探索力度,建成一批配套全、质量好的智慧农田。比如,昆山市陆家未来智慧田园选址45亩建设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A+温室工场,安排300亩农田布局稻麦无人农场,同步实施多类新型农业设备试验、示范载体等项目。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实施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试点工作,主要利用已有的灌排渠道、沟塘等,构建灌排水循环体系,打造4000亩生态农田。

  何益军还向记者介绍了江苏下一步“建设清单”——

  根据不同地域特点,开展田间灌排设施升级改造,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积极推进智能泵站建设,探索已建泵站智能化改造等。适应农业机械化作业需要,加大平田整地力度,促进碎地变整田;集成土壤改良等技术措施,着力提升地力水平。科学规划农田路网,优化布局机耕路生产路。合理安排农田林网,加强农田沟渠坡面防护,探索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鼓励利用现有沟塘建设退水收集净化设施,促进农田退水净化再利用。

  根据《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十四五”“十五五”全省将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000万亩,到2028年底前把目前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力争到2035年将符合建设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 新华日报记者 吴琼 姚政宇) 

上一篇:北京发布大风后农业复产指导意见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内容

新乡原阳:“解渴”神器上线...
  眼下,新乡市580万亩冬小麦陆续进入抽穗扬花期,正是小麦产量形...
2025-04-16 14:30:56
中牟22万亩小麦进入孕穗期...
  目前,中牟新区22.92万亩小麦全面进入“拔节孕穗期”。此时正...
2025-04-16 14:30:56
新安镇小麦种植用上了滴灌
  近日,在乌拉特前旗新安镇的千亩小麦种植现场,几台播种机在平整的...
2025-04-16 14:30:55
江苏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
  四月春光好,万物生长时。沛县沛城街道高标准农田项目现场,田块平...
2025-04-16 11:04:32
北京发布大风后农业复产指导...
  4月13日,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发布《全市农业农村大风后恢复生产指...
2025-04-16 11:04:31
兵团按下春播工作“快进键”
  随着天气迅速回暖,兵团春耕春播工作由南到北按下“快进键”,田间...
2025-04-16 11:04:30
今年我省与北京合作新建蔬菜...
  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25年,我省将推动菜蛋肉奶等“菜篮子”...
2025-04-16 11:04:30
签约总额近70亿元 热带特...
  作为2025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4-16 11:04:29
全市530万亩小麦进入拔节...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3月底,全市530万亩小麦陆续进入拔节期,这...
2025-04-15 15:04:11

热门资讯

江苏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   四月春光好,万物生长时。沛县沛城街道高标准农田项目现场,田块平整、道路通畅、沟渠完善,一片片田地...
北京发布大风后农业复产指导意见   4月13日,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发布《全市农业农村大风后恢复生产指导意见》(简称《意见》),从设施抢...
今年我省与北京合作新建蔬菜基地...   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25年,我省将推动菜蛋肉奶等“菜篮子”产品稳产提质。以衡沧高品质蔬菜产业...
兵团按下春播工作“快进键”   随着天气迅速回暖,兵团春耕春播工作由南到北按下“快进键”,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各级农业农村部门...
签约总额近70亿元 热带特色高...   作为2025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产业...
科技赋能 春耕跑出“加速度”   暖阳播撒,春意正浓,巴渝大地一派春耕热潮。近年来,随着我市农业机械化率的不断提高,春耕春播更加高...
打造振兴金钥匙 解锁乡村致富门... 3月中旬的一个清晨,蛟河市庆岭镇葡萄沟村被一层薄雾轻轻笼罩,炊烟袅袅升起,与雾气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幅...
湖南构建汛旱并防与耕地置换协同...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构建汛旱并防与耕地置换协同推进机制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到...
建好良田保丰收   清明时节,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南堤村的麦田里,青年农民史江正用遥控器指挥着无人机给麦苗施肥。“飞行...
聚焦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以前种小麦是‘有病治病’,现在方法改变了,要以防为主。3月初在农业农村部门指导下,已经完成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