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济南起步区太平街道水稻迎来丰收时刻。广阔的田野里,一串串饱满的稻穗压弯了稻秆,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放眼望去,皆是丰收的喜悦。
在太平街道王炉家村270余亩稻田里,农机手驾驶着水稻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收割、脱粒、粉碎秸秆等工序一气呵成,金黄饱满的稻谷顺着收割机的管道倾泻而下,被装入一辆辆农用车内。“今年我们种植了的品种是金稻919,目前水稻已收2/3,预计还有2天就能全部归仓。”王炉家村负责人孙东升表示。 近年来,王炉家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种植,通过推广标准化生产、引进优良品种、加强技术指导等措施,让“米袋子”变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钱袋子”。阳光下,稻浪、收割机与忙碌的身影相映成趣,绘就出一幅充满希望的丰收画卷。 同时,在济南起步区万亩国际粮食增产减损示范区内,170亩水稻也喜获丰收,迎来规模化收割。该示范区聚焦粮食“智能、高产、减损”,是济南起步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项目。通过优化基础设施布局,该示范区建设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田间工程,实施农田智能监测与控制工程,形成从种子选育到生产管理、从收获到储藏全环节的粮食增产减损新模式,为保障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一篇:寿北水稻开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