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南湖区凤桥镇星火村的北兴家庭农场田野里,一台拖拉机牵引着高精度气吸式电控播种机驶过田垄,小麦种子伴随着均匀的气流,精准落入预先调试好深度的土壤中。这是南湖区首次运用精量条播技术开展小麦播种工作。
“以前播种靠经验,种子撒多撒少全凭手感,后期还要雇人间苗,费时又费钱。现在用精量条播机,一亩地种子用量直接降到12公斤,比无人机播种还少3.5公斤,误差能控制在一亩地250克以内,出苗率能保证在96%以上。”北兴家庭农场负责人季明月指着刚播完种的地块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此次农场引进的精量条播技术,核心设备为依托拖拉机牵引作业的高精度气吸式电控播种机,这台播种机融合了雷达测速、智能芯片计算和高压气流输送等多项技术。
作业时,拖拉机稳定的牵引力确保播种机匀速行驶,雷达系统同步实时捕捉行驶速度,芯片根据速度自动调节播种量,确保每颗种子的间距均匀;气吸式装置则通过稳定的气流,将种子精准输送到指定位置,避免了传统播种机“漏播、重播”的问题。
同时,机器还配备了缺料报警、故障报警功能,一旦出现种子短缺或设备故障,会立即发出警报并暂停作业,保障播种过程稳定高效。
要实现高出苗率,除了精准播种,种子质量是关键。北兴家庭农场的麦种经过了“精选”和“包衣”处理。精选剔除瘪粒、碎粒,筛选出大小均匀的种子;包衣则采用新型种衣剂,不仅能防治地下害虫,还能为种子萌发提供养分,这也是高出苗率的重要保障。
在农机操作现场,记者注意到,这台由拖拉机牵引的播种机搭载的施肥装置根据土壤肥力数据,精准控制施肥量,实现“播种、施肥”一体化作业。“以前播种和施肥是两道工序,现在靠拖拉机牵引着这台机器一次就能完成,不仅节省了人工,还减少了肥料浪费。”操作拖拉机的机手说。
精量条播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让每年稻麦轮作的播种期有了一笔明确的效益账,季明月表示:“精量条播每亩地只需用12公斤种子,和传统的撒播方式比一亩地能差10公斤种子,假设按小麦种子每公斤3.6元算,成本能差36元,再加上后期间苗的人工成本,一亩地至少能省50元。如果农场今年种2000亩小麦,算下来一季就能省10万元。”
“小麦精量条播节省了很大一笔种子费用,这类节本增效技术我们一直都在推广。”南湖区农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技术赋能下,今年南湖区小麦平均单产同比增幅已超5%。
上一篇:抚宁区留守营镇水稻喜获丰收
下一篇:我区全力推进冬小麦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