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浪翻滚、机声隆隆,连日来,江阴各地全力投入秋收作业,广袤土地处处铺展丰收画卷。
10月21日下午,华士镇华西都市农业高品质稻米生产基地秋收现场,4台半喂入、全喂入收割机马力全开,在稻田内纵横驰骋,一派繁忙丰收景象。为进一步做好秋收秋种、秸秆综合利用、农机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确保颗粒归仓、秋播有序,我市召开抢“三秋”保丰收现场观摩会。与会人员观摩了收割机现场机收、犁耕深翻、秸秆机械化还田、无人机施肥、复式小麦播种机、开沟机等现代化高效生产技术及设备,深入了解水稻收割机收减损、犁耕深翻秸秆还田等主推技术要点,直观感受机械化作业的高效和便捷。“华西都市农业种植了5000亩水稻,我们共准备了10台收割机和6台联合拖拉机进行连续作业,秋收的同时把冬季的小麦种下去。现在由于全程机械化,收割时间比原来要短,预计20天就能完成收割。”华西都市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宇杰介绍。
今年,我市水稻种植面积达14.5万亩,主推南粳46、南粳5055等品种,10月下旬迎来全面开镰,预计11月中旬基本完成收割。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化管理科工作人员童乐谌向记者介绍,秋收期间,全市预计投入8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400余台、联合收割机270余台、植保无人机200余台和谷物烘干机400余台,为江阴高质高效完成秋收秋种提供了坚实的装备支撑。
据了解,为提高快速响应和高效作业的能力,今年江阴新增拖拉机24台、收割机9台、烘干机43台、秸秆收储利用设备34台(套)。目前全市共有“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2家、区域农机维修服务中心3家、一线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14支。同时积极引导30家社会化服务实施主体开展水稻收割、烘干和小麦耕种等一系列社会化作业服务,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接下来,江阴还将细化供需对接,做好农机调度,加强宣传指导,有序推进犁耕深翻及秸秆离田利用,抓紧抓实抢收、抢烘、抢种,确保秋粮“颗粒归仓”,秋播种足种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