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夯实明年夏粮丰收基础,华亭市神峪乡近期抢抓农时,开展冬小麦播种工作,按下秋播“快进键”。
宣传“入心田”,算好来年账。神峪乡将政策引导作为冬小麦种植的“先手棋”,乡村两级干部“迈开腿、张开嘴”,走进农家院落、田间地头,为群众讲解最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同时,利用乡村“大喇叭”的定时广播和村民微信群的即时推送,线上线下齐发力,将冬小麦种植的“明白账”细致地算到农户心坎上,有效消除了群众顾虑,充分调动了农户种粮积极性。
“一茬麦,一茬秋,土地不闲。干部们把账算得明明白白,种哪种麦好、啥时候种合适、政策补贴多少,咱心里都亮堂了!”九一沟村村民杨让定说道。
地块“留白处”,铺好播种路。为确保冬小麦种得下、面积足、基础牢,神峪乡提前谋划,抓好地块落实。各村根据种植任务,早早引导农户做好作物茬口衔接,对计划种植冬小麦的田块进行预留,建立详细的种植台账。秋收一结束,便组织人力、机械投入整地工作,做到“收获一块、整理一块”。昔日秋收略显寂寥的“闲田”,在人们的辛勤劳作下,已变得平整松软,仿佛一张张精心铺就的“温床”,只待颗颗饱满的麦种安然落入其中,静待萌发。
农机秋种忙,播散希望。时下,在神峪乡的田间地头,播种机轰鸣着匀速前进,精准地将种子和肥料播入土壤;而在坡地等不规则地块,经验丰富的农民稳健前行,凭借手感把控着播种的深浅与疏密。今年的冬小麦种植,不仅是农户自家的“心头事”,更成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引擎”。寇家河村集中流转村民手中的闲置土地,组织人力、机械进行规模化种植,还吸纳寇家河村留守劳动力参与田间管理,这不仅有效解决了部分外出人员土地闲置等问题,更拓宽了村集体增收的新渠道,实现了“集体有收益、产业有发展、群众得实惠”的多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