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田,云端管农。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深入应用,传统农业正悄然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如今,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借助智能化设备和农业APP进行农业生产。在鹤子镇,当地农户通过手机上的大数据平台,实现了从播种到收获的水稻全流程精细化管理。
在鹤子镇阳佳村的智慧稻田里,各类监测设备遍布田间,实时采集作物生长的一线数据。不远处,几位农户正根据“美丽鹤子大数据平台”的提示,为刚栽下的晚稻调配并喷洒肥料。这一精准作业,让作物生长有了更加科学的保障。
农户陈文春:我在鹤子种了三百多亩双季稻,昨天接到群里通知,说我的禾苗有点黄,今天带人过来施肥,施的氯化钾和复合肥,让这个禾苗生长得更好一点。
数字鹤子系统技术人员欧阳旺华:在水稻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例如缺水、缺肥或病虫害等。通过我们的“美丽鹤子大数据平台”,可以实时查看各个田块的监控画面和虫情数据。一旦发现异常,我们会立即通过微信群提醒村民,指导他们及时进行田间管理。
据了解,“美丽鹤子大数据平台”依托布设在稻田里的物联网设备——如高清摄像头、气象监测站、遥感终端等,构建起水稻种植的“智慧大脑”。它不仅可以实时监测天气、温度、土壤湿度,还能自动诱集害虫、采集害虫图片,科学指导农户进行病虫害防治。
鹤子镇人民政府副镇长钟鸿峰:通过数字化手段,我们已经实现了农业生产多个环节的降本增效,并显著提升了农产品品质。除了成功打造智慧大田之外,我们还将数智化科技应用扩展到了赣南脐橙、蔬菜大棚、洛神花、金线莲等农业产业中。未来,我们将继续推进科技创新与应用,让农业生产变得更轻松、更高效。
从“靠经验”到“靠数据”,从“人下田”到“云管理”。数据在田间地头无声流动,化为一条条清晰的农事建议,呈现在农户的手机屏幕之中。鹤子镇的农民,正真切感受着科技为农业带来的深刻变革,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步伐越发坚定。
上一篇:田间送“凉”方 减轻水稻高温热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