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拔节期一二类苗比例高于常年同期,春播粮食进度加快——今年粮食丰收有基础
创始人
2025-04-23 15:02:59
0

  时下,春管春耕加紧推进,全国粮食生产形势如何?日前,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了介绍。根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冬小麦面积保持稳定,拔节期一二类苗比例91.2%,与上年相当、好于常年;冬油菜面积稳中有增,长势好于上年和常年;春播粮食已完成近两成,进度同比略快。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粮油生产开局较好,将紧盯实现今年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目标,环环紧扣抓好春管春耕,打牢夏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夏收粮油生产“一稳一好”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第一季,其中小麦是主要作物。从全国范围看,当前,北方冬小麦孕穗抽穗,长江中下游抽穗扬花,西南地区已经开始灌浆。

  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介绍,总的看,今年夏收粮油生产形势不错,呈现“一稳一好”的特点。

  面积稳。据农情调度,预计今年冬小麦面积3.4亿亩、基本保持稳定。冬油菜面积1.1亿亩,连续7年增加。

  长势好。据安徽、河南等地农技人员观察,今年的小麦有“四个最”,底墒最足、出苗最好、缺苗最少、植株最壮。整体看,冬小麦拔节期一二类苗的比例是91.2%,比常年同期高了2个百分点、与上年基本持平。冬油菜主产区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季气候条件总体有利,加上增产措施技术到位率高,油菜长势是近几年最好的,夏油丰收在望。

  “目前,距冬小麦大面积收获还有40多天,夺取丰收还要过干旱、病虫、干热风、烂场雨等多个关口。”潘文博说,农业农村部将继续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包户联主体、科技小分队一线蹲点指导,落实好肥水管理、“一喷三防”等措施。紧盯小麦条锈病、赤霉病、蚜虫的发生发展态势,大力推广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遏制病虫暴发危害。密切监测干旱、干热风、烂场雨等气象灾害,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及早做好物资储备和技术准备,做好机收和应急抢收抢烘的准备,确保颗粒归仓。

  春播粮食面积较上年增加 

  春播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面积占全年一半以上。据农情调度,截至4月17日,全国春播粮食进度近两成,略快于上年,其中早稻栽插过七成、中稻育秧过六成、春玉米播种已经过了一成。

  潘文博说,农业农村部坚持把抓好春耕生产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紧迫任务,一环不松、一招不落,抢抓农时高质量完成春耕生产,推动意向面积落地、单产提升措施落实。

  “今年,国家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提高小麦、早籼稻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实施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覆盖。”潘文博说,各地加强政策宣传落实,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确保种足种满。据农情调度,预计今年粮食意向种植面积17.9亿亩左右,其中春播粮食面积9.6亿亩,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是提高粮食产能的重要举措。潘文博介绍,今年,从春耕开始持续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的“四良”融合,力争大面积单产提升取得新突破。在良田上,更加注重提升地力,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良种上,更加注重突破性品种推广应用;良机上,更加注重高性能播种机的应用,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良法上,更加注重推广玉米的密植精准调控,大豆的大垄密植,水稻的集中育秧、机械插秧抛秧、有序摆栽等关键增产技术措施。

  推进农业科技重点领域攻关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我们推进农业科技重点领域攻关,深入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强化种业创新攻关,加强品种审定监管,同时加快培育一些突破性的品种。”潘文博说,像玉米,要培育那些耐密的,而且宜机收的品种;小麦要培育抗赤霉病的品种;水稻要培育抗螟虫的品种;大豆品种要高油高蛋白高产。同时,加力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推进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优机优补、有进有出”,补的是好用、高端的机械。加快推进关键急需机具的研发制造和落地应用。

  潘文博举例说,玉米和大豆高性能播种机,就是用气力式播种机代替传统的指夹式、勺轮式播种机,把玉米种植密度由每亩4000株提高到5000株,甚至6000株,大豆种植密度由每亩1.8万株提高到2万株,甚至2.3万株。此外,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在农业中的应用场景。

  潘文博表示,农业农村部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加快农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应用,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装备水平,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新质生产力。

相关内容

亲华是真心还是剧本?泰国新...
编者按当地时间9月5日,泰国国会下议院举行会议投票选举新总理。在这...
2025-09-05 23:21:14
俄大使馆:自殖民时代以来,...
英国国防大臣约翰·希利近日表示,英国已向乌克兰汇出了超过13亿美元...
2025-09-05 22:09:13
CNN破防:特朗普怎么又和...
看得出来,亲民主党的CNN又破防了。5日这家美国媒体发文称,在与欧...
2025-09-05 22:07:23
泽连斯基:不管普京嘲笑什么...
乌克兰独立新闻社9月5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与欧洲理事会主席...
2025-09-05 21:44:24
海明威97岁儿子去世:一个...
据海明威家族公开声明,帕特里克·海明威于当地时间9月2日去世,享年...
2025-09-05 21:21:06
韩专家:金正恩访华提高朝鲜...
据凤凰卫视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
2025-09-05 21:10:06
42岁运动员离世,被发现时...
法国吕松足球俱乐部发布讣告,前俱乐部球员本杰明-菲多诺于2025年...
2025-09-05 21:08:45
以军每天用7至10个爆炸机...
据凤凰卫视报道,加沙地带战火持续。一种可携带大量炸药的机器人成为了...
2025-09-05 20:47:13
英国副首相安杰拉·雷纳宣布...
△安杰拉·雷纳(资料图)综合路透社、英国广播公司消息,当地时间9月...
2025-09-05 20:45:33

热门资讯

高碑店:气象与农业部门开展联合...   9月2日,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气象局与市农业农村局联合组建农业气象服务专家团队,到方官镇、新城镇...
德伯斯镇:种植甜玉米铺就增收路   “过去种玉米,还得去街里卖,走街串巷拿大喇叭喊,麻烦不说,价格也没保障。现在加工厂直接收,有了稳...
黄瓜园镇:水稻喜获丰收,农技助...   “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纵横万亩连。”立秋已至,末伏散去。眼下,正是水稻收割的季节,秋风轻轻吹过,...
江苏句容:亩均效益实现数倍增长...   初秋的薄暮轻笼着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天王村的稻田。农户刘泽云斜倚在桂花树下的躺椅上,目光扫过被风吹...
浠水荒地变身丰产田 水稻开镰喜...   曾经是杂草丛生、坑坑洼洼的荒地,如今蜕变成金灿灿的稻田,翻滚着丰收的稻浪。在浠水县汪岗镇汪家岗社...
阿都沁苏木:水稻产业趟出乡村振...   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的领得酒类经销部,货架上摆放的领得大米前,顾客络绎不绝。“这米口感软糯香甜,再...
避高温抢农时!无人机植保筑起水...   夏末初秋,江南地区的水稻陆续进入抽穗扬花的关键时节。连日来,奉贤区各合作社和农户纷纷加紧配药施肥...
凉城县:3万亩甜玉米喜迎丰收 ...   近日,凉城县3万亩甜玉米陆续进入成熟采收期。广袤田野上,颗粒饱满的甜玉米迎风而立,农户们正抢抓晴...
黑河 27.5万亩小麦加速收割   风吹麦浪迎丰收,机声隆隆麦收忙。日前,天气晴朗,黑河市爱辉区二站乡的麦田里,大型联合收割机开足马...
中国最北生态农业县4万亩小麦秋...   金秋八月,中国最北生态农业县、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唯一的农业县——呼玛县的4万亩小麦进入成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