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位于三亚博后村的玫瑰谷花香四溢,2025年三亚玫瑰文化节刚刚闭幕,上万名国内外游客共赴“玫瑰之约”。
许多游客不知的是,早些年的博后村还是另一番景象:土地盐碱化严重,农作物难以生长,村民们守着微薄的收成,艰难维持生计。
转机出现在2013年。当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博后村考察,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重要论述。
此后,博后村因地制宜,加大力度发展特色产业。在盐碱地改良的同时,相关企业也在玫瑰种植业基础上,打造出集玫瑰游览观光、二次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还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
随着三亚市委、市政府将博后村就地改造为5A级美丽乡村,村民们纷纷改造自家房屋,开办各具特色的民宿。民宿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从最初的几家发展到如今的70余家,客房超2000间,2024年接待过夜游客约106万人次,实现营收1.5亿元。博后村已成为海南规模最大的民宿村之一。
村民们在家门口创业就业,收入多元化,日子越过越红火。从昔日的贫困落后到如今的幸福宜居,博后村的华丽转身,是海南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鲜活样板,也是村民们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写照。(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畅)
上一篇:天津:静海筑富路 通途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