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乡村发展的真谛。完善的乡村道路,不仅是村民出行的“便民路”,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加速路”。
今年以来,天津市静海区围绕2025年区级10项民心工程目标,聚焦农村公路及市政设施提升,全面发力、多点突破,不断织密乡村振兴“交通网”。作为2025年民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静海区交通局同步推进农村公路10公里维修养护工程,涵盖府黄路、梁台路大修及崔杨路修复养护等子项目。
目前,各标段施工队伍已全部进场,机械轰鸣声、敲击声交织成一首乡村振兴的“奋进曲”。“我们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本’原则,每日派驻专业人员驻场督导,严把材料进场关、施工工艺关、质量验收关,确保将每一项工程都打造成经得起检验的‘民心工程’。”静海区交通局副局长赵庆华表示,通过统筹推进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等配套工程,将进一步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做好关键项目,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在杨家园地道维修工程现场,机器轰鸣、人声鼎沸,工人们分工协作、配合默契,引道浇筑、泵站安装等工序有条不紊推进。静海区交通局工作人员深入一线,实地查看工程进度,协调解决施工难题。天津市静海公路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宋中华介绍:“公司承担了杨家园、张官屯两处地道维修改造任务,自3月16日进场施工以来,全体参建人员抢抓工期、昼夜奋战,预计6月底前全面完工交付。”静海区公路养护服务中心设施科科长朱凤通表示,区交通局正联合属地乡镇、相关部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冲刺汛期前竣工目标,为群众打造安全畅通的出行环境。
从公路养护到地道维修,从市政提升到民生改善,静海区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持续补齐农村发展短板,让“四好农村路”成为产业路、旅游路、致富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缪翼 林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