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冬日设施农业“棚”勃发展
创始人
2024-12-17 18:09:53
0
  作为祖国最东、最北的省份,冬日里的黑龙江已是一片冰天雪地,可就是在这理应开启“冬闲”模式的档口,一部分农户却比往日更加忙碌:酸甜可口的草莓、绿油油的盆栽蔬菜、明艳动人的蝴蝶兰……这些产自黑龙江省本地设施大棚中的各色产品,正在或将要源源不断地涌入冬日市场,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

  一棵草莓实现科技赋能

  哈尔滨市香坊区朝阳镇的张胖草莓采摘园中,负责人张立元正带着工人们一起在大棚里查看草莓长势。这里的草莓秧叶片嫩绿喜人,青白色的果实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我们从9月份开始栽苗,一直经管到现在,这批草莓马上就要成熟了!”张立元是一位来自吉林省的客商,之前在老家也是做草莓采摘生意,6年前他看中黑龙江设施农业的发展前景,来到哈尔滨发展起了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采摘园,每年可产草莓2.5万到3万斤,通过向消费者开放冬日草莓采摘项目,旺季高峰时可卖到每斤60元,“钱”景良好。

  在采摘园发展初期,“冷”成了张立元最头疼的事。他告诉记者,以前他在家乡种植草莓,也会面临夜间棚室温度下降的问题,但在哈尔滨棚室内低温的时间更长,不利于草莓生长。所以除了给棚室加盖“棉被”之外,他还用上了“寒地草莓高效促早栽培技术”。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浆果育种与栽培研究中心主任杨瑞华副研究员介绍,这种技术实现了草莓在低温弱光下早结果早上市。果农可以采用营养钵苗优质苗定植,减少裸根苗管理不当造成的根腐等死苗问题。苗后采用温度调控及水肥定量管理技术,提高植株叶片数量和质量,从而增强植株抗逆性,减少生产过程中化学药剂的使用,保证了草莓绿色果品的生产。

  一盆蔬菜带动一方经济

  “您好,我想预定几种盆菜,过几天我要用来招待客人。”这几天,哈尔滨市双城区永治街道长产蔬菜基地俱阳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盆栽蔬菜预订火爆,负责人李丽的电话接个不停。李丽告诉记者,盆栽蔬菜是指在花盆或其他容器内种植的蔬菜,主要用于观赏和采摘食用,也可作为微型盆景点缀居室。她的合作社栽培盆栽蔬菜已经有五六年时间,主要销售到商超和哈尔滨的各大酒店。

  走进合作社的蔬菜大棚内,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映入眼帘。李丽说:“我们园区的蔬菜全程绿色种植,不使用杀菌剂和杀虫药。我们通过精准种植和科学管理,园区内的果蔬产量高、品质优,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今年,李丽的合作社在省庭院经济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专家的指导下,引进了3种适合北方冬季越冬生产的耐低温弱光特色蔬菜品种,包括养心菜、乌塌菜、紫生菜等,并且在越冬盆栽蔬菜基质筛选、温湿度调控、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进行技术升级。

  省庭院经济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岗位专家尤海波介绍,在科技的助力下,这里的盆栽叶菜生产达到了全程绿色,新品种的开发也提升了产值,为黑龙江省越冬温室的利用和越冬生产起到了展示示范作用。据介绍,双城区棚室蔬菜产业在李丽的合作社带动下,实现了农产品与市场的精准对接,产品销往国内多个省市,年销售额达到数十万元。

  拓展品类拥抱市场需求

  近年来,黑龙江省设施农业逐渐呈现出品类多样、科技赋能的特点。在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园区,智能温室大棚内的绿意盎然与棚外-36.4℃的严寒天气形成鲜明对比。今冬,这里引进的20多棵山茄树挂满果实,呼玛县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园区负责人介绍,它的产量是传统茄子的一倍以上。

  此外,红彤彤的火龙果、青翠欲滴的香蕉……这些“祖籍”南方的水果在北方的长势同样喜人,这里的农技人员将温度、光照、水分、施肥等环境数据与植物生长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影响植物冬季生长的关键因素,及时调整工作策略,最大化提供产量。

  哈尔滨市道里区榆树镇新乡村的现代化花卉温室大棚内,上百种色彩艳丽的蝴蝶兰花含苞待放,它们将在圣诞节前后陆续上市,装点市民的生活。哈尔滨花间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鹏说,这里采用新型双层膜充气联动温室培育种植蝴蝶兰等花卉苗木。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蝴蝶兰年产量可达30至40万株,2023年全年实现毛利润400至500万元。

  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提升,黑龙江的设施农业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据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行业调度,截至2024年11月,全省设施农业播种面积55.8万亩,生产品种包括番茄、辣椒、黄瓜、茄子、豆角等30多种作物,100多个品种,产量152.3万吨,实现产值近80亿元。“北菜南销”市场格局基本形成,黑龙江省已成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淡季蔬菜供应的重要省份,设施农业正为龙江大地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中药材发展处(经济作物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继续落实《全省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实施方案(2023-2030年)》,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争取国家设施农业相关政策,加快设施棚室重建和改造,推动“寒地设施农业”向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积极推进“菜篮子工程”,育种苗,增复种,保质量,推行错峰上市,扩大设施保供能力,打造“寒地龙菜”品牌,强化市场供应,实现优质优价。

相关内容

夏粮主产区走稳小麦“田管棋...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夏季粮油主要农作物冬小麦陆续开始...
2025-02-21 14:31:57
80万亩小麦“喝上”黄河水...
   随着气温回升,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农田灌溉成为当前农业工作的...
2025-02-21 14:31:56
南繁育种培育一批小麦新品系
   经过多年南繁育种实践,中国农业科学家成功培育出一批稳产广适的...
2025-02-21 14:31:56
织牢“点线片面”防止返贫“...
  这几天,巫山县两坪乡向鸭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伍早清又来到脱贫户任...
2025-02-21 09:31:36
促进粮食生产单产提升 长沙...
  记者在2月18日举行的长沙市全面推广粮食生产“四高”技术、推动...
2025-02-21 09:31:35
乐享“暖心餐” 告别“吃饭...
每天中午11点开始,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尹家河村“幸福晚年驿站”都会...
2025-02-21 09:31:35
天津:农机服务促春耕
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农业农村委“20...
2025-02-21 09:31:34
青海科技创新惠民更惠农
  2月17日,记者从全省科技工作会议获悉,去年以来,全省科技系统...
2025-02-21 09:31:33
新疆兵团首个肉羊新品种通过...
  近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组织羊专业委员会专家,对新疆农垦科...
2025-02-20 11:05:47

热门资讯

织牢“点线片面”防止返贫“监测...   这几天,巫山县两坪乡向鸭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伍早清又来到脱贫户任珊迪家中走访。刚进院子,任珊迪就起...
乐享“暖心餐” 告别“吃饭难”... 每天中午11点开始,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尹家河村“幸福晚年驿站”都会变得热热闹闹,敞亮的食堂里坐满了前...
促进粮食生产单产提升 长沙计划...   记者在2月18日举行的长沙市全面推广粮食生产“四高”技术、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推进会上...
天津:农机服务促春耕 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农业农村委“2025年重点工作部署会”精神,按照《...
青海科技创新惠民更惠农   2月17日,记者从全省科技工作会议获悉,去年以来,全省科技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加大医养健康...
7万吨钾肥自天津口岸通关 保障...   2月13日凌晨,“令白”轮在天津大沽口港区完成接卸后驶离码头,标志着天津口岸今年立春后进口的首批...
新疆兵团首个肉羊新品种通过现场...   近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组织羊专业委员会专家,对新疆农垦科学院的“军垦肉羊”新品种进行了现场...
按下春耕春播农资“保供键”   “在提前谋划部署、加强统筹协调,坚持源头管理、保障农资质量,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质效的基础上,...
重庆启动乡村人才振兴行动从产业...   2月18日,全市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会暨乡村人才振兴行动启动仪式举行。会上发布了《重庆市乡村人才振兴...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携手市农林科学...   2月17日,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示范与生产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