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绘新景 “农”墨书华章——今年以来广西来宾市扎实推进“三农”工作综述
创始人
2024-12-06 16:06:00
0

  2024年,是广西来宾农业农村工作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一年来,防城港市农业农村系统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乡村振兴事业大放光彩,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前三季度,防城港市农业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防城港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0.8亿元,同比增长5.2%,一产增加值同比增长5.0%,排全区第1位;防城港市统筹推进投资500万元以上设施农业项目97个,总投资166.7亿元,竣工投产项目23个,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开花结果。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金秋十月,象州县寺村镇崇山村4000亩高标准农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一串串沉甸甸的稻穗迅速脱粒、分离,尽数归仓。

  年终岁尾,武宣县三里镇利用秋收水稻后耕地闲置“空档期”,抢抓农时种植1270亩马铃薯;兴宾区积极推动秋冬种工作,凤凰镇通过机播种植收籽油菜2100亩,良江镇采用全程机械化种植马铃薯5000亩。

  近年来,防城港市始终坚持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把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从“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实现粮食均衡增产。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稳住农业“基本盘”。开展“吨粮田”示范创建,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单产提升行动,推广水稻增密增穗、大豆玉米合理密植等技术,落实农民种粮补贴政策。期间,防城港市粮食生产工作在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兴宾、象州、武宣、忻城4个县(区)获粮食生产激励资金。

  粮食生产提升持续突破,喜获丰收“谷满仓”。前三季度,防城港市粮食产量34.22万吨,同比增长0.87%,高于全区平均水平。早稻播种面积、单产、产量增幅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实现连续六年面积、单产、产量“三增长”。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近年来,防城港市始终坚持“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守底线,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落细落实。积极探索“线上网络化、线下网格化”工作模式,建立“线上提前预警、线下网格核实”和“线下日常摸排、线上快速审核”机制,构建返贫致贫风险快速识别并核实的闭环。纳入监测帮扶后,结合实际情况,分类施策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或兜底保障。截至目前,防城港市累计消除风险0.8万户2.7万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抓发展,统筹资金有力推进项目实施。今年防城港市共筹措财政衔接资金11.28亿元,纳入年度计划实施项目699个,项目开工率、完工率、支出率均排全区前列。粤桂协作帮扶持续深化,2024年到位广东财政帮扶资金1.14亿元,实施项目41个。防城港市借鉴浙江“千万工程”和广东“百千万工程”经验,在金秀瑶族自治县打造少数民族乡村振兴特色带,成为全区首批计划打造的三条乡村振兴特色带之一。

  促振兴,农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前三季度,防城港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70元,名义增长7.5%,高于全国(6.6%)、全区(7.1%)的平均水平,增幅排全区第4位。其中,国定脱贫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忻城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为7.7%、7.4%,均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

  铺就产业振兴“共富路”

  位于武宣县三里镇的双龙村,柿子树漫山遍野连绵几十公里,“桂字号”广西水果“牛心柿”丰收挂果,果农们忙着采摘、分拣、称重、装筐,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以来,防城港市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挖掘本地特色,创建本土品牌,大力发展桂中农业产业。

  做强做优“桂字号”。2024年,忻城县中投牧业有限公司获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象州红米和武宣牛心柿获广西区域公用品牌认证,来宾百花蜂蜜、忻城牛肉、金秀绿茶等3个农产品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截至目前,来宾市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产品共15个,排全区第一位。

  科技拎稳“菜篮子”。按照“稳粮蔗、优果蔬、保桑蚕、强畜牧、兴渔业”发展思路,实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九大工程”,为加快构建千亿元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贡献力量。今年以来,防城港市新建扩建大棚设施蔬菜项目14个,新增设施蔬菜面积4592亩,新建改扩建设施畜牧业项目20个,新增畜禽栏舍面积27.9万平方米,新建扩建设施渔业项目10个,新增养殖水体1.29万立方米。

  打造擦亮“金招牌”。2024年,防城港市依托农业产业优势及特色资源,有效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武宣县二塘镇获评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兴宾区凤凰镇获批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平道村获认定为自治区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共绘和美乡村“新蓝图”

  今年以来,防城港市坚决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共投入财政衔接资金2.18亿元,实施乡村建设项目417个,全力绘就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好图景。

  农村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水源保护、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及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前三季度,来宾市在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第5位,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80.96%;完成屋顶光伏分布式项目并网容量65.1万千瓦。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推进实施农村供水工程项目建设117个,受益人口21.55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至95.67%。全面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危桥改造工程目标任务,金秀瑶族自治县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目前防城港市防城港市已完成88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55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495户农村危房改造,防城港市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82%,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相关内容

夏粮主产区走稳小麦“田管棋...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夏季粮油主要农作物冬小麦陆续开始...
2025-02-21 14:31:57
80万亩小麦“喝上”黄河水...
   随着气温回升,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农田灌溉成为当前农业工作的...
2025-02-21 14:31:56
南繁育种培育一批小麦新品系
   经过多年南繁育种实践,中国农业科学家成功培育出一批稳产广适的...
2025-02-21 14:31:56
织牢“点线片面”防止返贫“...
  这几天,巫山县两坪乡向鸭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伍早清又来到脱贫户任...
2025-02-21 09:31:36
促进粮食生产单产提升 长沙...
  记者在2月18日举行的长沙市全面推广粮食生产“四高”技术、推动...
2025-02-21 09:31:35
乐享“暖心餐” 告别“吃饭...
每天中午11点开始,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尹家河村“幸福晚年驿站”都会...
2025-02-21 09:31:35
天津:农机服务促春耕
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农业农村委“20...
2025-02-21 09:31:34
青海科技创新惠民更惠农
  2月17日,记者从全省科技工作会议获悉,去年以来,全省科技系统...
2025-02-21 09:31:33
新疆兵团首个肉羊新品种通过...
  近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组织羊专业委员会专家,对新疆农垦科...
2025-02-20 11:05:47

热门资讯

织牢“点线片面”防止返贫“监测...   这几天,巫山县两坪乡向鸭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伍早清又来到脱贫户任珊迪家中走访。刚进院子,任珊迪就起...
乐享“暖心餐” 告别“吃饭难”... 每天中午11点开始,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尹家河村“幸福晚年驿站”都会变得热热闹闹,敞亮的食堂里坐满了前...
促进粮食生产单产提升 长沙计划...   记者在2月18日举行的长沙市全面推广粮食生产“四高”技术、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推进会上...
天津:农机服务促春耕 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农业农村委“2025年重点工作部署会”精神,按照《...
青海科技创新惠民更惠农   2月17日,记者从全省科技工作会议获悉,去年以来,全省科技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加大医养健康...
7万吨钾肥自天津口岸通关 保障...   2月13日凌晨,“令白”轮在天津大沽口港区完成接卸后驶离码头,标志着天津口岸今年立春后进口的首批...
新疆兵团首个肉羊新品种通过现场...   近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组织羊专业委员会专家,对新疆农垦科学院的“军垦肉羊”新品种进行了现场...
按下春耕春播农资“保供键”   “在提前谋划部署、加强统筹协调,坚持源头管理、保障农资质量,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质效的基础上,...
重庆启动乡村人才振兴行动从产业...   2月18日,全市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会暨乡村人才振兴行动启动仪式举行。会上发布了《重庆市乡村人才振兴...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携手市农林科学...   2月17日,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示范与生产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