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巴渝和美乡村村歌大赛收官 一曲村歌响 浓浓家乡情
创始人
2024-12-06 11:06:08
0

  果农玩说唱,菜农唱民歌,生态鱼成了比赛奖品……12月5日,长寿区长寿湖镇铁人广场,首届巴渝和美乡村村歌大赛决赛圆满收官。

  这项比赛于半年前启动,其主题为“让村民唱自己的歌”。通过片区赛的激烈角逐,最终来自13个区县的17支村歌队伍进入总决赛。

  村歌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截至2023年底,重庆通过政府引导、村民主创、社会参与,已创作近100首“共创型”村歌。村歌正日益成为重庆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让村民唱自己的歌,如何唱出美好生活和乡愁乡趣?12月5日,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负责人和村歌队伍代表。

  村歌共创 村民唱出家乡美

  村歌,主唱是村民,唱的是村事,歌词间传递出的美好愿景,与家乡发展的巨变密切相关。

  与常见的歌唱比赛不同,首届巴渝和美乡村村歌大赛在赛制上,要求村歌表演成员70%以上为当地村民;赛事评审组除了音乐家,还有村干部等担任评委以增加公平性。这两项变化让不少村民主动参与到村歌表演中。

  “嘿咗——嘿咗——乡村大地开出万里振兴路!”5日的比赛现场,10余位忠县磨子土家族乡石梯村村民随着音乐节奏,喊着劳动号子,挥舞手中的石工工具,模仿起老村民“逢山开路”的劳动场面。惟妙惟肖的表演结合流行音乐的表现形式,让不少观众拍手叫好。

  石梯村因村里石山地貌而得名,不少村民曾以“打石做磨”为生,劳动时有喊号子、击石而唱的习惯。因此,石梯村驻村干部、村民结合当地传统文化,融入土家唢呐、流行音乐等元素,共同创作出了村歌《开出万里振兴路》。

  “通过‘村歌’这一载体,我们把家乡的民族服饰、特色文化等元素推向了全国,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忠县乡村文化。”忠县磨子乡相关负责人表示。

  无独有偶,为激发新老村民建设家乡的动力,巴南区鱼池村干部依托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和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发起的“村歌计划”,带着新老村民众筹创作经费,让村民都参与到村歌创作过程。

  “‘众筹’创村歌,让咱们村人心凝聚起来了!”鱼池村党委书记文承军说,鱼池村村歌《云上鱼池》创作出来后,还引来不少共建家乡的新村民。

  共创共建,让村民们对自己的作品颇为上心——于是,在首届巴渝和美乡村村歌大赛上,扛着锄头的种粮老把式来了,地地道道的果农也来了。他们在台上尽情欢歌,唱出了家乡的美。

  人气密码 比赛自带乡土味

  村歌大赛舞台上,村民是明星;村民日常的劳动、生活,是很好的节目内容。

  比赛当天,尽管天公不作美,但仍有许多村民兴致不减,从四面八方赶来观赛。这一方面是因为村民们发自内心对村歌的喜爱,另一方面是因为比赛自带的农趣农味,让他们找到了亲切感。

  例如,云阳县云安镇毛坝村10多位村民,以刚采摘的柑橘作为表演道具,用RAP(说唱)形式唱出了丰收的喜悦。

  毛坝村村歌《云安红橙》中出现的“汁多皮薄可以插根吸管喝”“入口化渣不得卡牙巴(牙齿)”等歌词都是当地村民精挑细选的土特产“关键词”。他们把对家乡的热爱写进歌词,把对家乡的自豪唱进歌声中,简单质朴的表演赢得阵阵掌声。

  “我们村歌表演队大部分由果农组成。最近正值柑橘采摘期,村民上午忙农活,下午就聚在一起排练村歌。”云安镇宣传委员李秋娥说,村歌自带的乡土味让村民感到亲切、唱得高兴。

  除了RAP,17支村歌队伍还带来了情景表演、民歌大合唱、歌伴舞等节目,点燃了线上线下观众的热情。

  比赛奖品同样不乏“农味”:获奖队伍分别获得长寿区当地特产的长寿湖生态鱼、长寿柑橘、长寿柚子、长寿鸡蛋等农产品大礼包。选手们拿到奖品后,纷纷开怀大笑。

  村歌搭台 既是赛场又是展销会场

  村歌大赛自带的乡土味不仅引来了人气,还带动了不少地方农特产品的销售。

  首届巴渝和美乡村村歌大赛举办场地位于长寿湖镇,该镇不仅是游客聚集地,更是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展示窗口,比赛一开始便吸引了十里八乡的村民和游客前来观赛。

  热闹的赛场外,土特产展会同样销售火热。“我们带来的晚熟柑橘、沙田柚等水果吸引了不少观众选购,还获得了外地游客订单。”长寿区柑橘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除此之外当地的蜂蜜、生态鸡蛋、长寿湖有机鱼等特产也受到了观众们的喜爱,不少人满载而归。

  此外,赛事承办方还设立了长寿古镇、长寿湖生态游等特色文旅线路展板,利用村歌大赛人气以赛带农,为长寿湖景区民宿、农家乐积聚人气,吸引新客源。

  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潘家恩是本次大赛评委,在他看来,乡土文化活动与比赛结合,不仅带动了更多农民群众参与家乡建设的积极性,更推动了乡村土特产品牌传播。

  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村歌的根在乡村、源在乡土、情在村民,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以乡土味聚拢人气、带动乡村发展的作用。“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搭建好平台,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村歌,让村歌成为村民们的‘流行歌’。”

相关内容

夏粮主产区走稳小麦“田管棋...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夏季粮油主要农作物冬小麦陆续开始...
2025-02-21 14:31:57
80万亩小麦“喝上”黄河水...
   随着气温回升,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农田灌溉成为当前农业工作的...
2025-02-21 14:31:56
南繁育种培育一批小麦新品系
   经过多年南繁育种实践,中国农业科学家成功培育出一批稳产广适的...
2025-02-21 14:31:56
织牢“点线片面”防止返贫“...
  这几天,巫山县两坪乡向鸭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伍早清又来到脱贫户任...
2025-02-21 09:31:36
促进粮食生产单产提升 长沙...
  记者在2月18日举行的长沙市全面推广粮食生产“四高”技术、推动...
2025-02-21 09:31:35
乐享“暖心餐” 告别“吃饭...
每天中午11点开始,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尹家河村“幸福晚年驿站”都会...
2025-02-21 09:31:35
天津:农机服务促春耕
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农业农村委“20...
2025-02-21 09:31:34
青海科技创新惠民更惠农
  2月17日,记者从全省科技工作会议获悉,去年以来,全省科技系统...
2025-02-21 09:31:33
新疆兵团首个肉羊新品种通过...
  近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组织羊专业委员会专家,对新疆农垦科...
2025-02-20 11:05:47

热门资讯

织牢“点线片面”防止返贫“监测...   这几天,巫山县两坪乡向鸭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伍早清又来到脱贫户任珊迪家中走访。刚进院子,任珊迪就起...
乐享“暖心餐” 告别“吃饭难”... 每天中午11点开始,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尹家河村“幸福晚年驿站”都会变得热热闹闹,敞亮的食堂里坐满了前...
促进粮食生产单产提升 长沙计划...   记者在2月18日举行的长沙市全面推广粮食生产“四高”技术、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推进会上...
天津:农机服务促春耕 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农业农村委“2025年重点工作部署会”精神,按照《...
青海科技创新惠民更惠农   2月17日,记者从全省科技工作会议获悉,去年以来,全省科技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加大医养健康...
7万吨钾肥自天津口岸通关 保障...   2月13日凌晨,“令白”轮在天津大沽口港区完成接卸后驶离码头,标志着天津口岸今年立春后进口的首批...
新疆兵团首个肉羊新品种通过现场...   近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组织羊专业委员会专家,对新疆农垦科学院的“军垦肉羊”新品种进行了现场...
按下春耕春播农资“保供键”   “在提前谋划部署、加强统筹协调,坚持源头管理、保障农资质量,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质效的基础上,...
重庆启动乡村人才振兴行动从产业...   2月18日,全市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会暨乡村人才振兴行动启动仪式举行。会上发布了《重庆市乡村人才振兴...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携手市农林科学...   2月17日,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示范与生产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