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上丰歌嘹亮——吉林省长春市秋粮收获综述
创始人
2024-12-02 16:06:22
0
一钩一臂一番喜,屯满粮仓笑靥甜。眼下,一年中最繁忙、最紧张、最关键的秋收已告一段落,沃野千里的长春大地,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长春市粮食生产克服了春季阶段性低温、汛期多场强降雨造成局部农田内涝等不利因素影响。掀开长春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崭新篇章,长春市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深入落实全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2500万亩。   秋收是粮食生产的重要一环。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作为黄金玉米带、水稻带上的农业大市,今年,长春市提早做好秋收各项准备工作,及时下发《2024年秋季农业生产指导意见》,因地制宜,分区、分类指导农民适时开展秋收作业,确保粮食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回顾今年秋收,长春各地全面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粮食增产有实力,机械化收割有效率,土地连片有成效,节粮减损有办法……高质量秋收的新图景里,蕴藏着引人瞩目的“时代之变”。   在长春这个全国著名的“大粮仓”,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秋粮收获的主旋律!   机械收割——按下秋收“快捷键”   曾经的秋收,劳动强度大、时间跨度长。然而,随着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的不断增多,机械化收割已经成为长春市秋收的主角。   阵阵轰鸣声响彻田间,玉米收割机开足马力高效作业,所到之处,一垄垄植株连同棒穗被卷入机器里,沉甸甸的粮食如金色喷泉般涌出,装满运输车,运往指定地点晾晒、脱粒、烘干后,一粒粒干粮储存到粮仓……今年秋收,位于九台区的凤财农业机械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投入6台收割机、30台拖拉机,仅用20天,就收获了2万余亩玉米。   机械化收割缩短了秋收“进度条”。今年秋收,长春市出动各类农业机械近15万台(套),各级农业部门合理调度农机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根据农机数量组织作业地块、作业顺序,最大限度扩大机收面积。截至2023年年底,长春市机械化收割率达到91.2%,秋粮收获变得更加轻松。   在被誉为“中国玉米之乡”的公主岭市,智能机械的应用是秋收的一大亮点。秋收中,东兴隆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靠着相继购入的5台智慧农机,实现了“厘米级”精准化秋收作业。“我们的农机搭载了北斗导航系统,收起地来省力更省心。算下来,一公顷地能多打1000多斤粮。”合作社负责人说。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长春市秋收作业的科技底色愈发亮眼,收割机远程视频监控作业,辅助驾驶农机投入秋收一线,无人驾驶收割机示范推广,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与现代农业机械装备相结合……“只闻机械声,不见种田人”的场景,为秋收按下了“快捷键”。随着政府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投入的持续加大,仅2023年,全市购置各类收获机械达2000台(套),多年来的机械收获短板迎头赶上。   集约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唱主角   收粮、运粮、储粮……按理说,深秋时节是农民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可在九台区龙嘉街道小城子村,却几乎看不到忙碌的身影。“地早都不种了!”说起今年的秋收,村民记者,他家的土地都托管给村里的合作社,他腾出时间还能在合作社打工,年底还有分红。或流转、或托管、或入股,多种形式的土地集约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   探索推动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小城子村将原有的正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转型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吸纳村集体、农机大户、村民以入股的形式加入。村党总支书记说:“我们通过土地托管,整合了村里5100亩土地。今年秋收,200户村民的土地连成了片,合作社组成几支农机作业服务队,仅用10多天就完成了秋收。”   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将过去零散的土地集约化管理,秋收效率、作业水平都得到了优化和提升,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截至2023年年底,长春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42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9%。随着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逐步推进,如何保证按时完成秋收,保证收获质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主力军”。依托粮食生产优势和农业扶持政策,这些秋收一线的“活力因子”,正向带动农民、技术指导、联结市场、跨区服务的方向转变。今年,在全市上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带动下,秋收呈现出全机械化、全产业链的崭新气象,庞大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让现代农业如沐春风。   节粮减损——管收储环环相扣   秋收时节,农机手驾驶大型收割机穿梭作业,眨眼间,金灿灿的玉米顺着管道倾泻而出,被机器粉碎后的秸秆平铺在田间……这样的收获场景,发生在农安县哈拉海镇程家坨子村。农缘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利用籽粒收割机,实现了“一站式”秋收作业,收割、摘穗、剥皮、脱粒、装运、存储等环节一气呵成,让秋粮从收获到入仓全程不落地。   “效率高、损耗低,这台籽粒收割机曾一天收获27公顷土地。”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以往农作物收获后,还要进行晾晒、收储、脱粒等工序,容易造成“鼠嗑鸟啄”的损耗。籽粒收割机不仅简化了秋收工序,还节约了成本和时间,粗略计算,至少能降低1%的粮食损耗。   防灾、减损就是增产!今年秋收,以籽粒收割为代表的收获模式已成为长春市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实现了损耗低、效率高、节约用工的技术突破。对于节粮减损,长春市农业、粮食部门积极引导各地农民提前做好粮食仓储设施准备,收获后的粮食尽快“建栈子”“码趟子”“上楼子”,杜绝混收、混打、混储以及“地趴粮”“霉变粮”。   在九台区沐石河街道前央村,家家户户的“苞米楼子”装满了金黄的玉米,种粮大户正忙着利用传送机,将玉米棒搬进高高的储粮仓内。“早在秋收前,‘苞米楼子’就搭好了!我们一边收割,一边上‘楼子’。”据介绍,他家搭建的“苞米楼子”至少离地20厘米,尺寸都是经粮食部门测算的,通风、降水效果更好。   种粮大户口中的“苞米楼子”,叫科学储粮仓,是长春市农村正在普及的一种储粮设施。节粮减损、科学储粮,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农田收割、田间管理、储粮方式、粮食加工、流通运输……管、收、储环环相扣,全链条降低粮食损耗,通过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牢固树立“防灾就是增产、减损就是增粮”理念,成为长春市秋粮收获的生动实践。

相关内容

特朗普回应石破茂辞职:很意...
由于参议院选举失利,日本首相石破茂9月7日宣布辞职。美国总统特朗普...
2025-09-08 09:26:04
英国驻美国大使炒作焦虑:若...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9月6日,英国驻美国大使彼得·曼德...
2025-09-08 09:24:47
关于献血的六大谣言
无偿献血是指公民向采供血机构自愿、无偿地提供自身血液的行为,是保障...
2025-09-08 09:09:43
解放军报刊文谈美国防部更名...
美国防部更名“战争部”引争议■王梦杰美国总统特朗普9月5日签署行政...
2025-09-08 08:42:27
美财长:输了官司后果可怕,...
美国总统特朗普大力推行的关税政策被裁定不合法,他已上诉至最高法院。...
2025-09-08 08:23:07
五角大楼资助中国研究项目?...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冯亚仁】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
2025-09-08 07:46:27
人民日报:从“两新”到“双...
原标题:“双贴息”促消费,“四两”如何拨“千斤”本报记者 曲哲涵最...
2025-09-08 07:25:45
停课、停运!广东、海南紧急...
据央视新闻,今天(7日)白天,台风“塔巴”影响广东沿海和海南岛等地...
2025-09-07 22:02:57
柯文哲下周可望重获自由,台...
海峡导报综合报道 台湾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可能下周有可能交保,外界议...
2025-09-07 21:02:56

热门资讯

特朗普回应石破茂辞职:很意外,... 由于参议院选举失利,日本首相石破茂9月7日宣布辞职。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此做出回应。9月7日,当被记者问...
英国驻美国大使炒作焦虑:若中国...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9月6日,英国驻美国大使彼得·曼德尔森(Peter Mandelso...
关于献血的六大谣言 无偿献血是指公民向采供血机构自愿、无偿地提供自身血液的行为,是保障临床用血需求、挽救患者生命、体现社...
解放军报刊文谈美国防部更名“战... 美国防部更名“战争部”引争议■王梦杰美国总统特朗普9月5日签署行政令,决定恢复美国国防部历史旧称,将...
美财长:输了官司后果可怕,得退... 美国总统特朗普大力推行的关税政策被裁定不合法,他已上诉至最高法院。美财长贝森特表示,他相信政府会赢得...
五角大楼资助中国研究项目?中使...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冯亚仁】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日前发布一份报告,宣称最近两年来,...
人民日报:从“两新”到“双贴息... 原标题:“双贴息”促消费,“四两”如何拨“千斤”本报记者 曲哲涵最近看新闻,9月1日,个人消费贷款财...
停课、停运!广东、海南紧急通知 据央视新闻,今天(7日)白天,台风“塔巴”影响广东沿海和海南岛等地。目前,台风“塔巴”已由热带风暴级...
柯文哲下周可望重获自由,台学者... 海峡导报综合报道 台湾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可能下周有可能交保,外界议论他与现任主席黄国昌是否会出现“两...
2岁女童家门口失踪3天!家人:... 9月7日,四川凉山木里县2岁女童朵朵失踪多日的寻人启事,在网络引发广泛关注。家人发布的寻人启事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