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打破“35岁门槛”,反就业歧视从政府做起
创始人
2025-10-15 11:43:35
0

年龄放宽固然让更多人能有机会进入体制,但进入之后,能不能适应、能不能晋升,才是真正的考验。

撰文丨青柳

今天(10月15日)8时,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启动,共计划招录3.81万人。

本次招考最引人注目的,是国考首次打破了“35岁门槛”。《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显示,国考打破了“35岁上限”,要求报考者年龄为38周岁以下。

而对硕博应届毕业生,年龄要求更宽松,放宽到43周岁以下。由此,报考者年龄上限从35岁,放宽到38岁;应届硕士、博士,从40岁提高到43岁。

图/网络

对此,社会普遍寄予了高度关注。毕竟,从难度和价值上说,国考被称为国内考试天花板是不为过的。

连国考都不再强制要求“35岁以下”,相信是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对其他所有挑挑拣拣的用人单位发出一句拷问——“你怎么好意思还坚持35岁以下?”

01

近些年,公务员考试放宽年龄限制不是个例,各地都已经在尝试突破。

比如根据此前上海市2025年度考试录用执法类公务员公告,报考条件为年龄在18周岁以上,38周岁以下;山东、新疆、贵州等地发布的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显示,将部分岗位年龄要求放宽至45周岁以下;四川眉山和遂宁等地将招聘年龄限制放宽至本科38周岁及以下,研究生43周岁及以下。

这些放宽的幅度,和国考基本一致。这说明突破35岁限制,已经从地方探索凝聚成共识了。

仔细想想,为什么社会上形成了“35岁门槛”这样的印象,相当程度就来自于考公考编的要求。此前在很多招考要求里,35岁就是被明确标记的,包括国考。

1994年6月,《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发布,报考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年龄为35岁以下”。2019年,中组部修订《公务员录用规定》,明确报考公务员的年龄要求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此后,这一标准被一些事业单位及企业在招聘时采用。

图/图虫创意

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们常说的职场“35岁危机”都是考公考编造成的,但“35岁以下”的硬性门槛在长期的信息传播与招聘实践中起到了“符号放大”的作用:它被不少用人单位拿来参照,当作简化筛选的省事阈值。

“35岁门槛”当然也不仅限于求职,在晋升提拔时这同样异化成了一种刻度。比如此外还有“35岁危机”的说法——在企业,35岁没有升到管理层,就很有可能被优化。

于是,制度性门槛与市场用工惯性相互强化,才塑造了大众印象中的“35岁门槛”。

而要打破这个近乎魔咒一般的年龄,很多人都想到了,就是从公务员考试切入。

比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林勇,都曾在全国“两会”的场合公开建议取消公务员遴选的35岁门槛。

在巨大的呼声之下,如今终于迎来了国考松动,可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垂范。

02

其实已经有不少人指出,这次年龄放宽的幅度,和渐进式延迟退休的节奏几乎同步。

延迟退休的方案,是用15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延迟至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50周岁、55周岁分别延迟至55周岁、58周岁。

可见,国考放宽是3岁,延迟退休也是3岁。

当然,这并不是说国考放宽年龄和延迟退休一定有什么紧密关联,而是这在客观上反映了一个现实——过于严苛的年龄限制,已经不太适合今天的人口形势。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这个数字绝对值似乎不高,但这其实是个平均数,代表普遍的教育延长。

尤其是随着大学和研究生的快速扩招,那些能够应对海量的行测题、写出高质量申论的高素质人才,很多人毕业的时候早已经不年轻了。

如今本科生毕业年龄普遍在22岁左右,硕士在25岁,博士在28岁。这当然是非常理想的情况,中间不存在任何复读、二战三战之类的情况。

如果他们一毕业就瞄准公务员考试,似乎这个时间距离他们碰到上限,哪怕是此前的35岁和40岁上限,似乎都很遥远。

图/图虫创意

但现实恐怕没有这么简单。很多人未必能一战升学,很多人未必大学一毕业就考公考编,即便考公考编也未见得就能一次上岸。你如果在社交平台一搜,就该知道闷头学习、N战考公的人有多少了。

那么把这么多意外因素考虑进去,事实上留给普通人的时间并不多。更何况不少岗位很多人本来也是不能报考的——那些岗位只要应届生,在很多招考中还占大多数。

这对于很多“有志于考公”的广大考生来说,这就更难了——报考的岗位有限,还有年龄限制。

既然教育程度、人口形势已经达到了今天这个层次,那么有所放松也是理所应当的。

一位完成本硕博全程教育的青年,进入社会时往往已接近30岁。社会的整体教育延长必然导致职业起点后移,而原先固定不变的年龄上限,反而与现实脱节。

因此,这实质上也是对整体“成长节奏”的制度回应。过去的社会结构假定人们在二十出头步入职场、三十岁成家立业、四十岁稳定晋升,但如今,这一节奏已经彻底被改写。高等教育的普及、就业竞争的加剧、职业路径的多样化,逐渐让晚起步成为常态。

03

在普遍把考公考编视为“上岸”的今天,似乎已经无暇去谈上岸之后怎么办,普遍心态似乎是——“谁管那么多,先上岸再说”。

但还是不可避免要面对一个问题,如果压着年龄上限进入了公务员队伍,还有没有职场上的优势?

比如也有人提出,一把年纪的“35+”,和00后一同考上,在干部年轻化的背景下,还有没有未来晋升上的空间?

也有人提出,这些上了岁数的新晋公务员,他们过去的经验、知识、技能,还能不能继续发挥作用?

这些疑问其实很现实,也很有代表性。年龄放宽固然让更多人能有机会进入体制,但进入之后,能不能适应、能不能晋升,才是真正的考验。

图/图虫创意

这些问题应当考虑,毕竟公务员考试不只定位为就业蓄水池,更应该是选拔公共治理人才的重要渠道。

如果只关注入口的放宽,而忽视了入职后的培养与使用,也容易造成另一种结构性浪费。对于35岁以上的考生,进入体制只是起点,后续能否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行业中的经验价值,才是政策能否真正发挥效用的关键。

从管理角度看,这意味着需要在岗位匹配、培训规划和晋升机制上作出调整。其实这也是让年龄放宽的政策价值能够最大化的关键,既让那么多有志于考公的“中年人”还有一个进体制的机会,也能让新晋的公务员队伍结构更加多元、更贴近社会实际。

04

另外也值得多说一句,公务员考试作为一种风向标,当它宽松了,能不能起到一种示范,带动年龄限制整体松绑?

相信一定程度上能起到这种效果。至少在考公考编甚至是没有编制的合同工招聘中,都有可能捞起一部分大龄考生,这个体量并不低。

比如今年某地燃气有限公司的一纸录用公示,就出现了一名41岁的北京大学本科生,以及一个39岁的艺术设计专科生。

虽然后来相关单位解释北大本科生系“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学历”,但这也许没那么重要,原本“35岁”就会被直接刷掉的他们,依然找到了工作。

图/图虫创意

这应该会带动更多用人单位重新审视“年龄门槛”的合理性,未来哪个用人单位再明晃晃地挂出“35岁要求”,人们批评起来至少有了一个大义名分。

但客观上,就业中的种种不合理限制其实不少。除了年龄,还有性别、地域、第一学历,甚至近些年都进化到了星座、血型、MBTI人格测试。这些千奇百怪的限制,之所以能够出现,大概原因只有一个:

用人单位太有得挑了。

不同年龄、特征、能力的人,理论上在职场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态位。但之所以还会被种种设卡,更大的原因恐怕还是蓄水量不够,大鱼容不下(大鱼也可以是年纪大一点的鱼)。

所以,缓解年龄限制也好,或是任何就业歧视也好,千回百转最后锚定的方向只有一个——活跃经济,做大市场,装得下各种各样的人。

相关内容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韦韬,观...
编辑 | ‍‍董鑫据《广西日报》报道,10月14日,大型廉政主题精...
2025-10-15 14:04:23
巴基斯坦军方:与阿富汗武装...
新华社伊斯兰堡10月15日电(记者蒋超) 巴基斯坦军方消息人士15...
2025-10-15 13:47:19
怒其不争,张亚中的呐喊或成...
再过几天,10月18日,国民党将举行党主席选举。71岁的张亚中拼了...
2025-10-15 13:23:50
蒋万安表态了,力挺郝龙斌是...
蒋万安认为国民党需要“世代团结”,并认为郝龙斌是稳健务实合适的党主...
2025-10-15 13:03:02
男子南太行徒步失联已8天,...
极目新闻记者 满达见习记者 毕若雪10月15日,商丘男子饶某某在南...
2025-10-15 12:46:16
男子手机被运营商“保护性关...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近日,第一次出国旅行的李先生发声称,从尼泊尔回...
2025-10-15 12:44:34
重建加沙“账单”:700亿...
据《参考消息》报道,当地时间10月14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巴勒...
2025-10-15 12:29:49
英伟达事件处理得当,王世坚...
海峡导报综合报道 民进党民代王世坚过去担任台北市议员期间,在议会质...
2025-10-15 12:28:39
国考打破“35岁门槛”,反...
年龄放宽固然让更多人能有机会进入体制,但进入之后,能不能适应、能不...
2025-10-15 11:43:35

热门资讯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韦韬,观看廉... 编辑 | ‍‍董鑫据《广西日报》报道,10月14日,大型廉政主题精品话剧《于成龙》在南宁上演。广西壮...
巴基斯坦军方:与阿富汗武装人员... 新华社伊斯兰堡10月15日电(记者蒋超) 巴基斯坦军方消息人士15日说,巴基斯坦军方与阿富汗武装人员...
怒其不争,张亚中的呐喊或成绝响 再过几天,10月18日,国民党将举行党主席选举。71岁的张亚中拼了。在10月13日的辩论会上,他已经...
蒋万安表态了,力挺郝龙斌是“稳... 蒋万安认为国民党需要“世代团结”,并认为郝龙斌是稳健务实合适的党主席人选。国民党主席选战进入最后阶段...
男子南太行徒步失联已8天,山上... 极目新闻记者 满达见习记者 毕若雪10月15日,商丘男子饶某某在南太行山区失联已进入第八天。14日晚...
男子手机被运营商“保护性关停”...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近日,第一次出国旅行的李先生发声称,从尼泊尔回国时手机突遭“保护性关停”,在零下...
重建加沙“账单”:700亿美元... 据《参考消息》报道,当地时间10月14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巴勒斯坦人民方案负责人特别代表雅科·西...
英伟达事件处理得当,王世坚赞蒋... 海峡导报综合报道 民进党民代王世坚过去担任台北市议员期间,在议会质询官员的金句被改编成神曲《没出息》...
国考打破“35岁门槛”,反就业... 年龄放宽固然让更多人能有机会进入体制,但进入之后,能不能适应、能不能晋升,才是真正的考验。撰文丨青柳...
缅北魏家、刘家犯罪集团专案告破... 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缅北涉我犯罪专项工作以来,中缅双方通过警务执法合作和一系列打击行动,累计抓获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