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美国总统川普宣布以色列与哈马斯签署“20点计划”第一阶段协议,以色列政府于10月10日凌晨正式批准。第一阶段协议的核心是,在加沙的以色列军队向东撤退至“黄色线”,哈马斯在72小时内释放20名在世人质及部分遗体,以色列释放1700多名巴勒斯坦囚犯,并开放拉法口岸允许人道主义援助进入。消息传出,加沙民众走上街头欢呼“战争终于结束”,以色列的特拉维夫的“人质广场”也响起庆祝声。按照第一阶段协议,如果再没有横生枝节,生存的以色列人质最早将在周日回家,那么这项由美国、埃及、卡塔尔和土耳其斡旋的停火协议,就标志着持续两年多的以哈战争迎来转机,而且将迎来中东历史的新时代。
首先,这一协议堪称地缘政治的里程碑,不但可能通过国际社会认可的方式铲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还可通过国际监督下的地区秩序重建,改造一片长期贫穷落后的地区,也为建立以法制文明为基础的宗教与族群包容的社会奠定基础,当然要达到这个目的可能需要较长时间,而且必须保持强大的武力震慑,所以,以色列在第一步撤到黄线后仍控制约53%的加沙地带。第二阶段是否能将加沙治理移交给过渡政府,还涉及哈马斯解除武装等棘手问题,然后才是第三阶段即启动3-5年重建计划;
第二,眼下先要看人质释放会否如期实现。乐观者认为,川普的强势斡旋和阿拉伯国家的担保,将确保第一阶段兑现。以色列已开始从加沙北部撤军。哈马斯也承诺永久停火,并公布人质名单,大概率会按照程序进行;
第三,人质释放之后是考验相关各方的诚意和实施协议的合作,目前已经有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的法塔赫成员警告说这一协议是旨在控制中东的“美以计划”,其战略意义是为以色列提供安全缓冲并为哈马斯换取生存空间,却未触及巴勒斯坦建国的核心。以色列联合政府极右翼也反对协议,称其“纵容恐怖分子”,哈马斯内部强硬派也担忧解除武装会削弱抵抗。当然,以色列极右翼并没有退出政府,哈马斯内部强硬派也没有力量顽抗。不过,第二阶段谈判治理权归属和操作问题,将会是难题;
第四,这份协议的顺利实施即使做不到各方都有善意,至少是别无选择。不管协议具体实施是否面临荆棘丛生,川普已经大张旗鼓宣布胜利:他将于周日到访埃及,前往红海度假胜地沙姆沙伊赫参加停火协议的正式签约仪式。这一访问不仅可能与以色列人质释放同步,更象征美国在中东外交的强势回归,并推动国际援助进入加沙和第二阶段谈判启动,确实也标志着加沙从战争向重建转型的转折点和中东未来发展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