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日前发表任内的第二次双十演说,宣称要带领台湾“迈向更美好的明天”,“守护台海和平稳定”,然而纵观他上台至今的各种言行,事实上却是不断将台海推向崩盘的险境,将台湾民众绑上“台独”的战车,早已将自己形塑为好斗的“台独工作者”形象。“斗”已经成为他的政治标签与维系权力的主轴:在内部“斗政敌”;在两岸及涉外领域与大陆大搞“零和对抗”。
“零和对抗”思维可以说充斥在赖清德日常的言行举止中,并淋漓展现在此次的演说当中,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大陆的敌意与恶意。他影射和抹黑大陆搞“威权主义扩张”、“挑战国际秩序及区域秩序”并“严重威胁整个第一岛链的安全”。稍加思考与推究不难知晓,破坏台海及区域和平稳定的乱源是“台独”势力及在背后扮演影舞者的域外干涉势力。他们之所以乐此不疲,是因为有利可图。因为,台海及区域的不和平与不稳定对他们最有利。“台独”势力可继续贩卖“芒果干”,炒作“抗中保台”,加强意识形态动员。域外干涉势力则可大打“台湾牌”,利用“台独”势力持续制造两岸内耗,进而实现压制大陆发展的政治目的。
值得玩味的是,赖清德居然能大言不惭地将沦落为棋子的台湾,描绘成“印太和平稳定的枢纽”、“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员”?在西方的眼中,民进党当局主导之下的台湾,随时都能“可割可弃”,只要美国战略调整或利益发生重大变化,棋子立马变弃子。所以说,赖清德这种掩耳盗铃的陈词滥调,和先前蔡英文说台湾是棋手不是棋子,可谓是如出一辙,两人显然都低估了台湾民众的基本判断力。事实上,绿营政客的话语逻辑及话语叙事,均未能突破“台独”政治框架。他们围绕着的逻辑原点便是,挑动民粹并攫取政治私利。以这样的心胸和格局,台湾社会只会被他们越做越小,难有长远发展可言。
因为,为了政治私利,“台独”政客可以肆意扭曲事实。以这次赖清德再次使用“终战”一词为例,企图掩盖“台湾光复”的历史和法理事实,这种恋殖心态令人汗颜不已,无疑是在“自我再殖民”。这样的格局,能带领台湾“迈向更美好的明天”?连基本的事实都不尊重,连基本的是非都不明辨,哪来的格局担当与领导力?
所以,赖清德大谈提高防务预算比重,宣称要发展防务产业,赢得“敌情威胁”,能有多少的说服力?反而暴露了他主动配合并依附美国,甘当“抗中马前卒”,同时拿岛内民众的纳税钱,向美国军工复合体输诚,营造“台美关系”提升的虚假景象。完全可以预见,在民进党“零和对抗”思维下,台海及区域的和平稳定均将成为奢望。
(作者为大陆台湾问题研究学者杨昆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