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凤凰卫视报道,截至今日(10日),美国联邦政府已经停摆了十天,美国两党仍在围绕“到底谁该为此负责”互相打嘴炮。
僵局之下,另一个危机即将到来——下周三,也就是10月15日,是美国全军发薪日,遍布全球各战区的130万现役美军能否按时拿到工资,还是会粮饷中断?
近年来,美国政府停摆已成常态,但这一次却有不同——政府关门的原因,已从常规的预算拉锯,变成了行政权正试图驯化立法权,特朗普这一次能成功吗?
1
美国当地时间10月1日,游客马里恩在南加州的约书亚树国家公园吃了闭门羹。这个面积约3200平方公里、去年接待了将近300万名游客的国家公园,因联邦预算僵局被迫局部关闭。
这次停摆,国家公园关门只是冰山一角。2025年10月1日凌晨起,美国联邦机构大面积熄火:数十万联邦雇员被迫无薪休假,公共服务延宕停摆,连经济数据暂停发布,混乱瞬间扩散全国。
美国的联邦财政年度起自每年10月1日,结束于次年9月30日。按照程序,国会必须提前通过各部门的预算授权,一旦党派谈判卡关,就只能以“临时拨款法案”应急,把关门期限往后挪几周或几个月。
在这次的停摆风波中,民主共和两党在医保补贴、对外援助、移民执法经费等议题上有较大分歧,所以未能通过常规拨款法案。
民主党参议院少数党领袖 舒默:
共和党人在9月提出临时拨款法案,打算把政府运作再撑到11月21日。但民主党要求解决近期医疗补助削减的问题,并延续《平价医疗法案》的保险补贴,议案最终被否决。特朗普与共和党人把我们拖入停摆,只因他们拒绝保障美国人的医疗保障。
这一回,即使共和党同时掌控国会两院,仍在参议院欠缺关键的60票,常规预算过不了,临时法案也难产,联邦政府只能熄灯停摆。
时事评论员 杨希雨:
这个问题一方面能够团结民主党,另一方面能够调动民意的支持,所以说双方现在停摆,本来是因为钱,现在大家斗的是政治。
民主党同时也提出另一版本的临时拨款法案,维持“奥巴马医改”补贴并增加社会项目开支,但这遭共和党人反对。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 王义桅:
现在就是在玩胆小鬼的游戏,如果你先眨眼了,你就要承担这个代价。特朗普把国内外一切麻烦都推给拜登政府,要玩一个清算游戏。
报道指,这次停摆期间约40%的联邦工作人员,超过80万人因政府停摆而休无薪假。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联邦政府停摆的负面效应逐渐浮现。10月5日公布的民调显示,超五成美国民众不满总统特朗普与共和党的处理方式。
时隔近七年,美国联邦政府再度陷入“停摆”——上一次,同样是在特朗普执政时期。
2018年岁末,联邦政府关门,全美近80万非正式员工被迫无薪休假,华府9个部门部分或全部熄灯,四分之一政府部门受到波及。
这场因美墨边境墙预算触发的停摆,写下美国政府史上最长纪录——35天的空转,直到2019年1月才落幕。
而在这次时间最长的美国政府停摆之前,在2018年的1月和2月也分别发生过两次政府停摆。简单而言,仅仅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美国政府就发生过三次停摆。
因为预算谈不拢就让政府熄灯,这种事几乎成了美国政坛的“独门风景”。过去半世纪,华府停摆屡见不鲜,更有一位总统任内,政府停摆8次。上世纪美国的政府关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
1981年11月23日,丹佛联邦中心的一家餐厅里挂着“感恩节快乐”,而现场氛围却截然相反,由于国会和里根总统之间的预算僵局,24万名联邦雇员原本的感恩节假期变成了无薪休假。这场两天的停工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联邦政府停摆。
到了克林顿总统时期,政府关门演变成了一种政治手段。1995年12月,民主党人克林顿和众议院的共和党人就预算问题僵持时,便透过电视向共和党施加舆论压力。
21天后,美联邦政府终于恢复正常运作。此时,各类申请已经积压了20万份,全美国家公园关闭损失超15亿美元,恶劣的影响让两党意识到了政府停摆的巨大风险。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 信强:
他们都清楚,如果政府关门,对美国整体的国家利益损害是不可估量的。而且这种创伤也不是短期之内能够弥合的,所以当时美国两党还是比较克制。
2013年,奥巴马执政期间,危机再次出现。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拒绝为《奥巴马医改法案》提供资金支出,两党僵持不下。
当时还是德州新任参议员的泰德·克鲁兹率领强硬派反对奥巴马医改,在参议院全程站立,发表长达21小时的抗议演讲。
这次分歧导致了16天的政府停摆。最终共和党领导人未能成功削减奥巴马医改的资金,只能与民主党合作,制定了一项重新开放政府并提高债务上限的计划。
12年前导致奥巴马政府停摆16天的导火线,在特朗普2.0时期被再次引爆。不同的是,这次的政府关门,却被特朗普玩出了新花样。
10月2日,特朗普突然宣布自己要和《2025计划》的创始人罗素·沃特开会,并称他将很快决定削减哪些“民主党机构”。
《2025计划》曾是华盛顿右翼智库为共和党政府制定的政策计划。因过于极端,在竞选时,特朗普曾极力与其撇清关系。而在这次政府关门之际,它却被当做了指导方针。
历史上,政府停摆对雇员们相当于带薪休假,他们会在规定期限返回岗位,并收到停工期间的补薪。但美国法律规定,裁员须提前60天通知。如果这次停职超过61天,联邦雇员们就自动满足了裁员的条件,将被永久性解雇。
得克萨斯参议员 泰德·克鲁兹
特朗普总统将利用这个机会,不再告诉人们暂时停职的天数,而是直接发出解雇通知,摆脱那些推行与总统施政重点相悖的左翼官僚。
特朗普1.0时代,曾因边境墙预算导致政府停摆。重开政府时网络上充斥着“特朗普认输”的论调,因为他最终只获得13.75亿美元资金,远低于他向国会要求的57亿。
但这次他似乎已游刃有余。此次关门期间,升级版的特朗普除威胁裁员外,更在未受联邦停摆影响的领域—如国民警卫队—对民主党人发起猛击。周二,数百名德州国民警卫队士兵已集结于芝加哥郊外陆军基地。
特朗普更是威胁要援引反叛乱法并向更多美国城市派遣军队,加剧与民主党城市的对峙。同日伊利诺州发起法律诉讼,阻止特朗普派遣数百名联邦国民警卫队进驻芝加哥街道,引发了关于其权力是否逾越宪政边界的广泛争论。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 信强:
特朗普更希望能够驯服国会,让立法权臣服于行政权脚下。虽然现在美国国会是由共和党所控制,但现在共和党也基本上实现了特朗普化。
随着三权分立日渐衰微,政府的日常运营已经变成了牌桌上的筹码。但是对于债台高筑、隐患重重的美国,特朗普大刀阔斧的改革或许也是一种“刮骨疗伤”。
美国政府的这一次停摆,让这个超级大国的治理模式暴露出前所未有的疲态。这场“改革”究竟是自救还是自毁,没有人能预料。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关门的代价,早已不只是简单的经济损失,而是对美国制度的一场极限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