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刚过,北方多地下起了连绵不绝的小雨,并且气温下降10度以上。又一个冬天要来了。
每年冬天,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最操心的季节,一个流感,就有可能把全家老小都送进医院,到时候只能疲于奔命。北京、浙江等多地已经陆续启动了今年的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工作,严阵以待。
这也给流感疫苗企业带来了商机,然而近两年企业们却发现,疫苗既卖不动,也卖不上价了。
2024年,国药集团率先打响价格战,紧接着连续多年市场占有率保持国内第一的华兰疫苗也加入了降价大军,其三价流感疫苗中标价仅为10元/支。
到了今年,价格战的烈度不减反增。9月初,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北京)发布了2025年北京流感疫苗免疫类和非免疫类招标采购项目的中标公告,其中,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三价流感疫苗中标价5.5元/支,创下公费流感疫苗市场的价格新低。
要知道,如今一杯蜜雪冰城的奶茶都可能超过6元。一支疫苗,怎么还不如一杯蜜雪冰城贵?
图/视觉中国
为什么这么便宜?
事实上,生产疫苗是一个颇为复杂的流程,考虑到每年流感流行毒株均可能出现变化,因此需要全球相关部门机构的协调。
这一协调过程,主要依赖于由100多个国家的流感中心组成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流感监测网络。这些中心持续从医院和诊所收集流感样本,分析病毒的基因序列和抗原特性,然后将相关信息汇总到位于世界各地的WHO合作中心。
WHO通常于每年2月召开北半球会议,根据全球监测数据,尤其是南半球前一个流感季流行的情况,预测并推荐北半球下一流行季(当年9月—次年2月)疫苗包含的流感毒株。南半球会议则通常于每年9月召开,根据北半球的流行情况,推荐南半球下一流行季(当年4月—次年9月)的疫苗毒株。
当WHO发布推荐、疫苗企业从WHO获取毒株后,就开始了培养病毒、灭活纯化、质检分装、审批上市等一系列流程。
这就意味着,从预测到生产再到上市的过程通常只有6—8个月的时间。E药经理人研究院研究员储雷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企业通常难以准确预估需求量,只能提前多生产,然后参与招标。
同时,由于疫苗有效期短(通常仅为1年),一旦在多地招采中落标,未销售的疫苗就只能报废,这也使得流感疫苗的报废率常年处于较高水平,进而对营收和利润构成不利影响。因此,只要一家企业大幅降价,同行多半不得不选择跟进。
据相关媒体统计,2024年全国流感疫苗批签发总量约8000万剂,实际接种量约5000万剂,初步测算的报废率约为40%。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对中国新闻周刊进一步指出,疫苗企业之所以不惜打“价格战”,除了想尽快抢占市场,与同质化竞争严重也有关。“目前市场上许多疫苗企业缺乏渠道、营销、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在政府主导招标的市场中只能以低价抢占市场,逻辑与仿制药集采中的价格战没有本质区别。”
而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挤压了三价流感疫苗的需求。
储雷介绍,三价流感疫苗通常包含两种A型流感病毒和一种B型流感病毒的组分。四价流感疫苗在此基础上又多覆盖了一个B型流感病毒亚型,能够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在我国多个北方城市,如哈尔滨、长春等,不少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停止提供三价流感疫苗的接种服务,取而代之的是溢价能力更高的四价疫苗和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费用在100—388元之间不等。
当然,四价疫苗和鼻喷疫苗的中标价相对也更高。
2025年流感疫苗招标采购项目(非免疫)中标结果公告显示,北京科兴、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华兰生物三家厂商的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3周岁及以上)产品中标,中标价维持在88元/支。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华兰生物、深圳赛诺菲巴斯德三家厂商的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6—35月龄)产品中标,中标价在88—128元/支不等。
技术含量更高的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和冻干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分别只有一家企业中标,为江苏中慧元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中标价分别为319元/支和298元/支。
疫苗市场也“卷”起来了
其实,我国的流感疫苗接种率一直以来都不高。WHO建议老人、儿童、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接种率应不低于75%,但我国流感疫苗总体接种率还处于个位数,远低于欧美水平。
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华兰生物董事长安康表示,每年全国实际接种的流感疫苗预计只有获得批签发合格报告总量的60%左右。
尽管市场增长空间看似广阔,但在当下愈演愈烈的价格战态势下,疫苗企业纷纷陷入困局,毛利率下降,销售费用上涨,导致盈利能力受损是普遍现象。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A股9家疫苗上市公司中,有3家亏损,其余6家净利润也大幅下滑。
今年上半年,情况依然未能好转。以多地政府采购中的“常客”华兰疫苗为例,其今年上半年增收不增利,实现营收5996.18万元,同比增长68.77%,归母净利润仅2079.72万元,同比减少17.71%。
财报显示,华兰疫苗报告期内流感疫苗和狂犬疫苗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3.54%和54.57%。其中流感疫苗实现营业收入2610.71万元,同比增长132.94%。虽看似增长良好,但毛利率同比减少10.84%至86.63%,且销售费用同比增长约30%至2899.39万元,其中“服务费”一项从去年同期的64万元出头暴涨至1688万元以上,有分析人士认为或与“价格战”相关。
图/华兰生物疫苗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专注于多种人用疫苗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康泰生物的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3.9亿元,同比上升15.8%;归母净利润仅3753万元,同比下降77.3%。虽体量更大,但营收和利润的“反差”相比华兰疫苗更加明显。
康泰生物的业务主要分为非免疫规划疫苗(二类疫苗)和免疫规划疫苗。后者占比虽较小,上半年营收仅5164.7万元,但营业成本却同比上升了近200%,毛利率下滑37.5%至负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疫苗市场竞争的激烈。
图/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储雷指出,商业逻辑上,疫苗行业具有“高门槛、长周期、慢回报”的特质。“虽然预防性疫苗的消费者通常为健康人群,在基数上远大于药品针对的病患人群,就潜在市场规模而言疫苗可能会稍有优势,但对于仅需单次或几次接种,此后不再接种的疫苗,商业逻辑上相比长期甚至终生使用的慢病药物具有劣势。”
当然,疫苗中标价格便宜,并不意味着患者只需要付这么点钱。
中国新闻周刊梳理发现,以哈尔滨、石家庄等城市为例,三价流感疫苗的总接种价格约在50—80元。
疫苗的采购价和终端价之间之所以存在一定差额,是因为从疫苗出厂到最终人体接种,中间还涉及各种流通和服务环节。
“采购价是疫苗生产企业卖给疾控中心、医疗机构或代理商的价格,其中包含了疫苗的生产成本、研发成本、企业利润以及相应的税费。而终端价则是消费者在医疗机构接种疫苗时支付的最终费用,其中除了包含疫苗采购价外,还有仓储和运输、医疗机构接种服务费、行政管理费,以及合规范围内的利润等一系列附加费用。”储雷说。
不过,流感疫苗作为非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二类疫苗),目前已在北京、杭州、榆林等多地纳入地方免疫规划或民生实事工程,为符合条件的人群免费接种,例如60、70岁以上的老年人等。
参考资料:
去年近四成流感疫苗报废,问题到底出在哪?. 界面新闻. 2025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