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战争直接把以色列打到了众叛亲离,由于以色列在加沙走廊持续攻击造成生灵涂炭,美国的亲密西方盟友已经开始转向,法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接连表态支持巴勒斯坦建国,对以色列而言,这样的氛围无疑是一个重大警讯,而当今美国社会对以色列的态度更对后者敲响了警钟!
在联大会议上,多个西方国家纷纷承认巴勒斯坦
《经济学人》在一篇报道中称:加沙惨烈的人道危机,让美国几个最亲密的西方盟友也纷纷支持巴勒斯坦,在9月22日联合国大会上,法国加入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行列,马克龙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引发会场掌声与起立致敬,西方盟友们立场的转变凸显这样一个事实:以色列最好巴紧美国,因为现在只剩美国能避免以色列彻底沦为“国际孤儿”。
以色列境内也弥漫着被丢包的孤立感,9月17日,欧盟威胁叫停与以色列的自由贸易协定,内塔尼亚胡声称以色列必须发展“自给自足的经济特征”,以应对国际抵制,此话一出,以色列陷入孤立恐慌,股市立即下跌,迫使内塔尼亚胡急忙澄清,他指的“只是国防工业应该自给自足”,紧接着内塔尼亚胡又坚称:“美国与我们同在。”
然而,内塔尼亚胡的政敌、以色列在野领袖拉皮德可不这么想,他直言:内塔尼亚胡太乐观了,他不了解新的美国,他犯下了一连串严重错误,美以双边关系正出现历史性衰退。
事实上,内塔尼亚胡已经因为轰炸叙利亚、卡塔尔而惹恼特朗普政府,其中轰炸卡塔尔一事更让特朗普急忙安抚卡塔尔领导层,此外,加沙战争已导致美国社会对以色列的态度发生剧烈变化。
加沙战争的结果是以色列走向“外交孤立”
此外,长达近两年的加沙战争正在动摇美以之间的坚固同盟,过去几十年,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几乎是政治铁律:不分党派、不问情境,如今,加沙惨烈的人道危机,加上内塔尼亚胡右翼政府的强硬路线,使得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基层民意同时动摇,“反以”声音加剧。
过去民主党人对以色列有种“坚毅弱者”的正面想象,然而,随着内塔尼亚胡在约旦河西岸扩张定居点、在加沙制造人道惨况,这让民主党人对以色列感到很失望。尤其是年轻的民主党人,往往将对美国奴隶制度与新殖民主义历史的反思,投射到受压迫的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极右翼势力身上,此外,以色列政治右倾也逐渐侵蚀“两国方案”希望,而后者可是历届民主党总统特别推崇的路线。
至于说特朗普所在的共和党,对以色列的态度也正发生急剧变化,特朗普最狂热的盟友、共和党众议员格林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挺巴勒斯坦、反对以色列在加沙的战争,她还批评美国对以色列的无条件军援与“美国优先”口号背道而驰,甚至还喊出了新的口号“只要美国”。
共和党内呼声最高的接班人、现任副总统万斯也逐渐倾向“只要美国”阵营,今年5月,万斯原定出访以色列,专车甚至已经抵达特拉维夫,但随着内塔尼亚胡下令向加沙增兵,万斯临时取消行程,显然不想与杀红眼的内塔尼亚胡扯上关系。
美国社会对以色列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说法,近期多位以色列高层访问华府,希望获得美国的热情接待,然而却事与愿违。一名以色列官员透露:“一些亲以的民主党议员已经表示未来对以色列的援助将设下附带条件,更令我们惊讶的是,由于美国选民对以色列不满,共和党议员也开始批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