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上调一系列产品关税,特朗普总是会给出了一个具体理由:保护美国制造商免受进口产品大量涌入造成的冲击,但有经济学家认为,关税能否帮助实现这一目标还是一个未知数,一些人甚至很怀疑特朗普的关税究竟是否高到足以遏制外国商品的流入,而另有经济学家警告:特朗普的关税带来了高昂成本,恐加速制造业萎缩。
特朗普疯狂加关税,理由是要“保护美国制造业”
日前特朗普宣布,他计划对品牌药或专利药征收100%的关税,除非相关公司在美国建厂,同时他还进一步表示:从美国境外引进的重型卡车也将被征收25%关税,某些家居用品将被加征50%关税,特朗普在提到这次的征税决定时称,这是为了保护美国的本土企业。
从理论上讲,这一思路其实说得通:对美国消费者而言,关税将使海外商品价格更加昂贵,而价格上涨也会抑制消费者需求,从而使国内生产商更容易参与竞争,这一想法也一直是特朗普今年以来全面加征关税举措的主要理论依据。
但一些经济学家质疑,这些举措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即让近几十年来已大量转移到海外的制造业岗位回流,他们表示,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他针对药品、家具所发起的征税行动可能不会引发他所希望看到的大规模国内生产,因为很多企业已通过其他途径得到了豁免。
例如,专利药的生产具有资本密集型特点,对其征收100%的关税,理论上足以促使企业在美国生产,但许多跨国公司,像辉瑞、默克等已经在美国设厂,因此他们可能符合豁免条件,此外,许多专利药来自欧盟,但欧盟已与美国达成协议,将对欧盟商品的关税上限定为15%。
有些企业其实因为在美国建厂已经得到了豁免
至于说重型卡车,目前美国约78%的重型卡车从墨西哥进口,15%从加拿大进口,而根据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所达成的“美墨加协定”,来自这两个国家的、能够证明主要包含美国成分的商品,基本上完全免征关税,而到目前为止,由于该协定的存在,许多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已免于被征收25%的关税。
牛津经济研究院的经济学家瑞安・斯威特表示:由于这些豁免,关税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其影响将小于表面上看起来的程度。
而在谈及家居用品时,凯投宏观的经济学家尼尔・希尔林对《华尔街日报》表示:这些关税对宏观经济没有实质性影响,由于美国劳动力成本高昂,对厨柜、浴室柜和其他类似产品征收50%的关税可能仍不足以将生产带回美国,或许特朗普最终只能看到一些企业会加大对美投资承诺。
此外,一些经济学家还表示:除了由于豁免产生的影响外,关税导致的原材料成本上升将会让这场贸易战的最终结果与特朗普的期望背道而驰,根据美国商务部在9月25日发布的数据,截至6月份,制造业在美国经济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只有9.4%,而2024年底时的占比为9.7%。
美国制造业正在大幅萎缩,而且萎缩速度极快
美国进步政策研究所的经济研究员埃德・格雷瑟表示:几十年来,制造业在美国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一直在下降,而随着特朗普加征一系列关税,现在这种下降趋势可能正在加速,因为在美国制造东西的成本增加了太多,特朗普原本希望通过关税保护美国制造业,但最终结果恐怕会让他非常失望,甚至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