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凌晨6时,甘肃玛曲县曼日玛乡一处偏远的牧场还在沉睡中,来自四川阿坝专案组的民警悄然包围了一间牧房。当28年前持刀捅人后潜逃的泽里某某被按倒在地时,一场历时三代民警、横跨川甘青三省的追凶之路,终于画上句号。
该案发生于1997年1月15日,起因是孩子抚养费的纠纷,在毛儿盖镇一家录像厅,醉酒后的泽里某某接过同伙俄某递来的匕首,刺向前妻兄弟泽仁某某,致其失血性休克死亡。案发后,两人共骑一匹马遁入雪山草原,犹如被黑夜吞噬。
▲嫌疑人被警方抓获
“28年了,案侦民警多换了好几拨,我们一直没有放弃,终于破案了!”9月18日,松潘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洪小亮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讲述了这起案件侦破的幕后。
录像厅命案
两嫌疑人骑马翻雪山逃逸
1997年1月15日晚,松潘县毛儿盖镇(原上八寨乡)一录像厅内,泽里某某与前妻兄弟泽仁某某相遇,之前泽里某某因孩子抚养费用与前妻家中多有纠葛,当晚两人见面不久就发生言语冲突继而推搡打架。酒醉的泽里某某感觉前妻兄弟让自己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
混乱中,泽里某某接过朋友俄某递来的匕首刺向泽仁某某,致使泽仁某某左腹主动脉被刺破失血性休克死亡。
案发后,泽里某某、俄某逃离现场,两人骑上一匹马,穿过草原,进入雪山,消失在了夜色中。
尽管案侦民警多换了一波又一波,当地警方始终没有放弃这起案件,卷宗一次又一次被翻开,受侦查技术条件限制,追逃工作一直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发黄生活照
成案件突破关键线索
命案积案攻坚行动开展以来,阿坝州松潘县两级公安机关将此案列为重点目标案件。
2024年9月,松潘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洪小亮再次翻开卷宗,寻找蛛丝马迹。
“受当年侦查技术限制,追逃工作长期陷入僵局。”松潘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洪小亮坦言。案件唯一留下的线索,仅有一串早已停用的身份证号码和几页泛黄的卷宗。
转机出现在2024年底,松潘县公安局成立命案攻坚小组,重新启动对这起28年积案的侦查,专案民警们翻出当年案卷,逐一梳理所有可疑痕迹。
“既然有嫌疑人,就从嫌疑人开始查。”专案组民警前往两名嫌疑人生活过的地方寻找线索,调查过程中,找到一张主犯俄某当年的黑白照片。
“当时什么DNA物证都没有,唯一靠谱的就是这张俄某年轻时的黑白照片。”洪小亮回忆说,这张面部模糊、纸质发黄的生活照,成了突破的关键。
一个吊唁电话
警方锁定潜逃28年嫌疑人
更蹊跷的线索接踵而至——民警发现俄某母亲今年初去世时,有一个来自甘肃甘南州的号码曾致电吊唁。
“逃犯往往会逃向自己熟悉且便于隐藏的地区。”洪小亮分析。
专案组立即奔赴甘肃甘南州,在当地派出所配合下展开大海捞针式的排查。
民警通过人像比对和技术分析,初步锁定一名活跃在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的男子索某。
今年7月,经受害者家属辨认,确认索某便是在逃人员俄某,俄某长期在甘南州碌曲县和玛曲县活动。
▲嫌疑人被警方抓获
经过连续数月的走访,民警获悉俄某已在当地“洗白”身份,成为甘南州碌曲县一户牧民家的上门女婿,平时主要负责放牛。
28年逃亡路
改名换姓在远牧点放牛
为避免打草惊蛇,专案组没有立即对俄某实施抓捕,而是继续外围侦查,果然发现另一名生活在甘肃玛曲县曼日玛乡、名叫“东某”的外来男子极可能是主犯泽里某某。
“虽然两人同在玛曲县,但分别住在相距数十公里的偏远牧场,平时几乎不来往。”办案民警介绍,泽里某某28年来绝大多数时间生活在远离人烟的牧场,仅偶尔因赛马活动才会露面。
9月9日下午,专案组在甘南州玛曲、碌曲两地警方的协助下,在俄某从外地返回玛曲县途中将其抓获。
三天后,另一组民警在黎明前突袭泽里某某所在的偏远牧场,将仍在睡梦中的他成功控制。到案后,两人对当年“录像厅杀人案”供认不讳。
“知道你们终会找来。”到案后,泽里某某坦言,杀人逃逸后,他改名换姓跑到甘肃玛曲县曼日玛乡一户牧民家当上门女婿,长期居住在人迹罕至的远牧点,如今,两个孩子一个上初中、一个上高中。“这么多年他从未给孩子开过家长会,也从不敢在公共场所露面,常年孤独地在牧场放牛。只有看赛马时才敢去邻近的若尔盖县,却从未踏足故乡松潘。”洪小亮介绍。
同样,改名换姓在当地牧民家当上门女婿的俄某这28年也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身为四川人,他很少与四川人接触,只有在今年初其母亲去世的时候,悄然回了一趟松潘,然后悄悄离开。
“这起案件的侦破,靠的是一代代民警永不放弃的信念和坚持,科技强警为民警对海量细致的分析研判提供了支持。”洪小亮感慨地说。
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对故意杀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红星新闻记者 王明平 受访者供图
编辑 邓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