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应聘某银行征信投诉专员岗位后,余女士突然接到该公司HR发来的不予录用通知。经过反复沟通,她才得知被拒录的原因,是公司在“背调”时,发现她和前公司有过打官司的记录,背调标为“黄灯”。
这让余女士十分疑惑,“难道打过官司就应该被用人单位拒绝录用吗?”“几年前的劳动纠纷,而且我还是原告正常维权,这样的背调拒录理由合法?”她告诉封面新闻记者,现在的核心诉求是通过这件事,保护求职者的个人隐私,同时也希望法院能够撤销公开的裁判文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9月4日上午,记者联系到余女士应聘公司的人力周经理。周经理确认,余女士之前确因背调未通过而未被录用,并解释称背调授权明确、流程合规。“企业在背调过程中通常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即只要存在劳动仲裁或诉讼记录,无论其性质如何,都会被视为潜在风险。”周经理还表示,余女士通过社交平台公开此事,对公司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并导致项目暂停、员工写检讨等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