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罢免0:32惨败后,民进党爆发的内斗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外界要求赖清德辞党主席,要求卓荣泰“内阁”总辞,但赖清德完全置之不理,一皮天下无难事。为了转移矛盾,赖清德反过来发动子弟兵并联合“英系”与“独派”人马,炮打民进党立法机构党团,要求以柯建铭为首的党团干部下台,这是典型的围魏救赵的脱困手法。
赖清德子弟兵、台南籍民代林俊宪24日喊出民进党党团必须改组,理由是这次“大罢免”的战略错误始于党团总召柯建铭,党团也是“主战”部队。台媒披露林俊宪的发言是获得“高层”授意,摆明就是代表着赖清德的意志。嗅到风向后,与赖清德同属“新潮流系”的吴思瑶率先宣布辞去民进党党团干事长,并表态“支持党团干部重组,重整队形”;其他4名党团核心干部纷纷跟进,不敢恋栈,以示“服从”。
唯独最先主张“大罢免”民进党党团总召柯建铭打死不退,还挑衅称“辞什么辞?我的任期还有一年”,一副“我不走,你奈我何”的赖皮样子。党团老大不辞,让赖清德所谓的“重整步伐”的人事换血节奏陷入僵局,也重挫赖清德威信。9月份台民意机构将启动新会期,若柯建铭赖着不走,还是把持党团总召职务,那未来赖清德能否指挥得动党团仍是个问题。
要知道,“新系”加“亲赖系”民代超过民进党总民代席次的60%,可赖清德硬是指挥不动民进党党团。去年赖清德上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下达“军令状”,要求所有党籍民代必须参加所有各种民代机构会议,以“团结”姿态对冲“少数”劣势。未料第二天会议,民进党竟有30人未出席,其中就包括党团总召柯建铭。赖清德宴请全体党籍民代,同样有12人未到,这显示并非所有人对赖俯首听命。而这背后关键的作梗者,便是党团总召柯建铭。
当时柯建铭硬气,除了自身资历外,更主要是获得蔡英文与苏贞昌人力挺,他甚至两度公开“打脸”赖清德。一是“选罢法”“宪诉法”“财划法”审议期间,赖清德在美国人施压下反对“青鸟”冲入议场,但柯建铭却一直暗中怂恿。二是柯建铭擅自祭出党纪处分,要求民进党民代封杀“大法官”被提名人刘静怡,导致赖清德所提的“大法官”名单全军覆没。据此,有评论调侃,赖清德要应付“三个反对党”,其中一个就是柯建铭。因此,早就传出赖清德欲撤换柯建铭的“总召”职务。
如今“大罢免”大失败,确是赖清德撤换柯建铭的好借口。林俊宪开炮无效,赖清德26日再派出另一位嫡系人马、台南籍民代郭国文,加大火力,指控柯建铭经常“假传圣旨”。这样的指控,不可谓不严重。
“赖蔡会”后,极力支持蔡英文的“新潮流系”前总召段宜康也火力大开,怒轰“没有哪个人能说自己无可替代”,目标直指柯建铭。苏贞昌女儿苏巧慧前一天力挺柯建铭留任,称柯建铭“无可替代”,因此,段宜康当然是有的放矢,就是要逼柯建铭辞职。
段宜康曾被台媒形容为“蔡英文背后那个最重要男人”。民进党因扁案弊案和2008年败选走入最低谷时,正是段宜康在蔡英文家里长谈一夜,才劝服蔡接任民进党主席,此后民进党才士气渐长。在段宜康领导的党内第一大派系“新潮流系”全力支持下,蔡英文最后登顶台湾地区领导人大位。赖清德所属的派系为“新潮流系”。因此,段宜康炮轰柯建铭,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新流系”与“英系”的共同意见。
不仅如此,“独派”大佬林浊水、游盈隆这几天也大力挞伐柯建铭,批判其发动的“无差别大罢免”根本是战略性错误,呼吁柯建铭辞职。
面对党内多派系围剿,柯建铭还能撑多久?恐怕要打个问号。不出意外的话,离其“万年总召”名号的终结时间应该不远,甚至其盘踞台民意机构近32年的历史也可能很快终结。
柯建铭下台,这当然是咎由自取。
只是,“大罢免”能成为民进党全党的整体行动,决定因素还是赖清德的政治算计,他试图通过“大罢免”扭转民意机构“朝小野大”格局,以摆脱蓝白联手制衡的图谋。从这个角度上说,要为“大罢免”大失败负最大政治责任的,不是柯建铭,而是赖清德。赖清德不自罚,不辞党主席,柯建铭不辞党团总召又有什么不对呢?赖清德逼柯辞职,所玩的还是政治斗争那一套。
(海峡导报记者 吴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