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撂荒地到丰收田 从水稻示范田看如何端稳“中国饭碗”
创始人
2025-08-27 14:30:50
0

  在人多地少的广东,盘活撂荒地、提升耕地质量、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是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关键。近年来,广东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金融协同”的综合治理模式,让沉睡的土地焕发生机,为端牢端稳“中国饭碗”增添更多“广东粮”。在广东江门的水稻示范田里,创新性的“保险+”模式正在成为守护“丰收田”的重要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激活撂荒地 “沉睡田”变身“丰收田”   位于江门开平月山镇的PICC中国人保江门地区首块水稻种植示范田是广东治理撂荒地的一个缩影。连片的稻田铺展在大地上,微风拂过,颗粒饱满的稻谷压得稻秆微微弯下腰来……去年底,该块示范田迎来首年大丰收,亩产量达800多斤。而在此之前,这片180余亩的土地,曾因耕地肥力下降、灌溉设施薄弱,已撂荒多年。   转折始于2024年。江门人保财险联合开平市月山镇、江门市德稻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清淤河道、安装抽水泵解决“用水难”;用无人机飞防除草、农机深翻土地改善“土壤差”;建气象观测站、布土壤监测仪破解“看天吃饭”难题。   “在水稻种植示范田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作为承接种植复耕的主体,通过科学种植、精细管理,帮助当地粮食增产增效。”江门市德稻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副总经理王晓庭说。   在三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曾经的荒地变成了高产田。“今年亩产预计能超1000斤。”月山镇党委副书记叶绍聪表示,水稻种植示范田不仅有效改善了月山镇的土壤条件、实现粮食稳产增收,还提高了本镇粮食安全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据了解,撂荒地复耕复种后,当地农民收入增长1.5万元/人。在今年复耕工作下,早造粮食增产250吨,增收50多万元,复耕土地100亩折算年租金增加40000元。   从“撂荒地”到“丰收田”,广东整合政企社资源,综合运用政策、技术、资本等手段激活土地潜力,为落实“藏粮于地”战略提供了坚实支撑。   织密“防护网” “保险+”模式赋能稳产增收   被誉为“广东第一田”的台山都斛、赤溪等连片粮产区,是全省连片水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比例较高的片区。为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在江门人保财险防灾减损项目专项资金支持下,台山市气象台全力推进“台山市智慧农业气象服务项目”建设,项目设备服务范围覆盖台山都斛镇“广东第一田”附近50平方公里区域。   “过去靠经验,现在靠数据。”台山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周景文介绍,项目建成的多要素农业小气候观测站,可以实时监测土壤墒情、风力等15项数据。该项目通过手机安装的App可以及时给农户推送定点预报、台风路径等信息,使灾害预警响应时间缩短70%,成为农户手中的“农事军师”。   除了推进智慧气象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当地还依托专业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结合物联网虫情监测等,提升病虫害防控效果。“保险+科技+农服”模式变灾后补偿为全程风险防控,有效降低了粮食生产系统性风险,助力实现稳产增收,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构建“大屏障” 金融协同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从江门的稻田到全省的田间地头,“保险+”模式让粮食安全保障网越织越密,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早在2022年12月,广东人保财险联合广东农机农事服务联盟,在江门成立全国首家农业保险防灾减损服务中心、水稻生产应急服务中心。如今该模式已在全省复制推广至60个服务中心,涵盖水稻、水果、水产、蔬菜、生猪、森林等多个农业标的。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通过该模式投入农险防灾减损专项资金1.95亿元,落地防灾减损项目1007个,实现防灾减损超7.7亿元,受益农户361.14万户次。其中在水稻领域,累计执行防灾项目247个,投入防灾资金4265万元,受益农户110.86万户次,减损增效金额1.78亿元,真正实现“灾年不减收”。   从唤醒撂荒地到守护大粮仓,广东以组合拳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屏障。政府的有力引导、科技的深度应用、金融的有效协同、市场的积极参与、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缺一不可。以“保防救赔”一体化服务为核心的风险减量模式,不仅为广东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全国在复杂环境下端稳“中国饭碗”、践行“大食物观”贡献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广东方案”。

相关内容

不想再忍了,我在街头拦下“...
Sabine拍下自己街头劝“游烟”的过程,发布在社交账号上“先生,...
2025-08-27 17:04:12
法拍房备注“原房主从屋内跳...
▲拍卖的房屋(左)8月27日,红星新闻记者从阿里资产拍卖平台上获悉...
2025-08-27 16:26:50
跳出鲁迅的“烟”,回答“投...
对投诉既不能视为无物,也不能惯着依着,而应坚持依法依规处理近日,有...
2025-08-27 16:05:56
特朗普称希望中国参与削减核...
8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俄新社记者提问,美国...
2025-08-27 15:45:05
甘肃高原夏菜出口7月同比增...
  今年入夏以来,随着气温攀升,甘肃各地夏季蔬菜进入产销旺季,娃娃...
2025-08-27 15:04:03
“家门口”就业 多元化增收...
  “我这款手工做的丝瓜络布鞋,穿起来舒服得很,喜欢的家人们抓紧下...
2025-08-27 15:04:01
一平台“链”起十六市,助力...
  编者按  “农,天下之大本也。”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壮阔征程中...
2025-08-27 15:03:56
夷陵水稻丰收在即 科技赋能...
  金秋时节,稻浪翻滚。眼下夷陵区数万亩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期,而鸦鹊...
2025-08-27 14:30:51
从撂荒地到丰收田 从水稻示...
  在人多地少的广东,盘活撂荒地、提升耕地质量、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2025-08-27 14:30:50

热门资讯

夷陵水稻丰收在即 科技赋能描绘...   金秋时节,稻浪翻滚。眼下夷陵区数万亩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期,而鸦鹊岭镇凤凰观村的100亩鄂香2号水稻...
从撂荒地到丰收田 从水稻示范田...   在人多地少的广东,盘活撂荒地、提升耕地质量、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是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关键。近年来...
哈萨克斯坦培育出成熟期短的节水...   据哈通社25日报道,扎哈耶夫哈萨克水稻种植科学研究所培育出了成熟期短的节水型水稻新品种。  新型...
小麦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 我市两...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强化粮食安...
鹤峰走马:千金村水稻长势喜人 ...   金秋时节,鹤峰县走马镇千金村1087亩水稻相继进入成熟期。行走在千金村的田野间,沉甸甸的稻穗压弯...
“智慧田管”绘就水稻好“丰”景   手机看田,云端管农。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深入应用,传统农业正悄然向数字化、智能...
田间送“凉”方 减轻水稻高温热...   连日来,持续的高温天气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严峻挑战。当前,我区大面积粳稻正处于拔节长穗期,部分早熟籼...
为盐碱地小麦装上“耐盐芯”   沧州市黄骅市中捷产业园区盐碱地里,丰收的旱碱麦已经进仓入囤。  渤海之滨,众多科研育种团队以提高...
新疆巴里坤:19万亩春小麦开镰...   进入8月中下旬,地处东天山脚下的新疆巴里坤县19万余亩春小麦迎来收获季。这两天,大型联合收...
颍州区“四良”体系创小麦高产新...   近日,颍州区创新实施的小麦高产技术模式入选全国农技中心“2024—2025年度农技员进村包户联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