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湖南钢材大市场是湖南钢筋流通量最大的钢材交易集散地,年货物吞吐能力超300万吨,聚集涉钢企业数百家。8月21日,《都市现场》记者来到这里看到,部分商户正在销售“瘦身”钢筋。这种钢筋通过冷拉、截断再拉长,将原本符合国家标准的螺纹钢钢筋直径强行缩小,可能会影响钢筋内部结构的稳定,对建筑安全构成极大威胁,这种钢筋已经流入市场。(据8月25日都市现场报道)
从消费者投诉到记者采访加工工厂,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闭环。基本事实就是,工厂将合格的钢筋拉直加工,直径变小,商户从多出来的长度中获取额外利润。
湖南承大商贸有限公司合伙人罗先生的说法,让人心头一凉。其称,你调多大我就给你调多大,我跟你讲句实在话,十五个点以内的看不出来,二十个点都看不出来,肉眼都看不出来,必须要用游标卡尺卡量。罗先生强调,要想赚到这笔钱,首先得把工地验收的负责人摆平。
相关视频截图
就是说,加工企业“贴心”的量身定制方案,是在帮助商户违法违规经营,为他们牟取不当利益大开方便之门。那么,问题来了:
一是,这些瘦身钢筋最后用到了哪里?市场内的一些商户表示瘦身钢筋虽然不能承重,但是从肉眼上看不出区别。甚至有的商家直言:要国标就有国标,要非标就有非标的钢筋。但是,工程建设是有规范的,谁能保证这些瘦身钢盘不用来建设承重结构?这些瘦身的钢筋又如何保障工程建设质量?
二是,根据罗先生的说法,如果不摆平验收负责人,就不可能卖进工地。事实上,工程建设的监管非常严格,环环相扣。既有业主单位把关,还有施工单位负责工程质量,此外还有监理部门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监管。难道,他们连钢筋的尺寸都不量一下吗?只需要一把游标卡尺就能发现问题,这是不是说明其中系统性的贪腐问题需要严查。
三是,作为湖南最大的钢材市场,商户明目张胆销售瘦身钢筋,市场管理方去哪了?政府监管部门去哪了?举个例子。记者发现,售卖“瘦身”钢筋的长沙金泽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于2007年2月8日成立,已于2015年11月20日注销,距今已注销9年,但记者发现该门店还在正常营业,还有工人在卸货。这又是什么情况,是没有人发现,还是在睁只眼闭只眼?
人们常说,工程建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瘦身钢筋不仅直径变小,而且拉长后,会导致内部结构受损。瘦身钢筋泛滥,严重威胁工程建设质量,损害公众利益。网上爆料显示,甚至有房地产开发商在使用这些加工后的瘦身钢筋,这无疑侵犯了业主的合法权益,如何撑得起万家灯火?这就需要当地相关部门,对这三个核心问题进行严查,追究相关责任,给公众关切一个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