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川航一白金卡旅客想帮忙摆餐被拒为难乘务组的事情引起广泛热议。之后,网上有消息称,称该旅客多次骚扰乘务员,逼得一空姐离职。
8月24日,川航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网传已提出辞职的乘务员,并非“旅客要求协助摆餐”一事中当班航班的乘务员。
网传图片
记者注意到,网络流传该白金卡乘客相关信息,称该男子多次找乘务组聊天添加微信,如不通过微信好友申请,会进行投诉,网友晒出该聊天记录称是该男子为川航“摆餐”事件当事人。此之前也多次乘坐川航航班,用各种理由对乘务组进行投诉,并骚扰在职乘务员,逼得对方离职。
△网友晒出截图
△网友爆料截图
四川航空会员服务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对此事有了解,飞机上并不允许乘客随意进入参与员工工作,对于网络上流传的乘务员被多次骚扰致离职的相关信息,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暂未收到官方通知。
“乘务员已经拒绝了旅客摆餐,后续的处理公司暂未发布相关信息。我们只是航空公司是没有权限去处置旅客,只能去关注乘务组当时的情况”,随后工作人员表示此事有专门部门对外回应。
8月21日,据新黄河报道,四川航空官方客服工作人员确认该旅客确实为四川航空的白金卡会员,并表示,目前航空公司已经初步核查,乘务员拒绝了旅客提出的关于协助晚餐不合理诉求,随后航空安全员在接到乘务组的情况反馈之后也介入处置,旅客回到了座位上。
之后,川航回应表示,航空安全员在接到乘务组的情况反馈后介入处置,旅客回到座位。当班机组在事件过程中的操作符合公司规范,并呼吁广大旅客文明乘机,遵守客舱秩序,共同维护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
从法律依据来看,《民用航空法》明确公共航空运输企业需保证飞行安全和航班正常,这是航空公司行使相关权利的基础。民航局更具体地列出了九种可将旅客“拉黑”的行为,只要旅客出现这些行为且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处罚或追究刑事责任,就会被限制乘坐民用航空器,列入“黑名单”,限制期限通常为一年(自公示期满之日起计算)。
这九种行为分别是:一是编造、故意传播涉及民航空防安全虚假恐怖信息,比如谎称飞机上有炸弹引发机场混乱;二是使用伪造、变造或冒用他人乘机身份证件、乘机凭证,破坏身份识别和票务管理秩序;三是堵塞、强占、冲击值机柜台、安检通道、登机口(通道),阻碍机场正常运营流程;四是随身携带或托运国家法规规定的危险品、违禁品,或在行李中故意藏匿民航禁止、限制运输物品,如携带易燃易爆品、藏匿管制刀具;五是强行登占、拦截航空器,或强行闯入、冲击航空器驾驶舱、跑道和机坪,直接威胁飞行安全;六是妨碍或煽动他人妨碍机组、安检、值机等民航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甚至实施或威胁人身攻击,比如不配合安检还辱骂推搡安检员;七是强占座位、行李架,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或故意损坏、盗窃、擅自开启航空器及航空设施,扰乱客舱秩序;八是在航空器内使用明火、吸烟、违规使用电子设备且不听劝阻,可能引发火灾或干扰飞行系统;九是在航空器内盗窃他人物品,侵犯他人财产权并破坏客舱安全环境。
来源 | 封面新闻 潇湘晨报 新黄河
主编 | 彭丹
编辑 | 杜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