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持续购买俄罗斯石油,这一举措明显是在与特朗普叫板。莫迪政府面临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局势和经济考量,在这场博弈中,其可打的牌似乎并不多。一方面,印度需要保障自身的能源供应稳定,俄罗斯石油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一需求;另一方面,与俄罗斯保持紧密经济联系也有助于提升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然而,这种行为也可能引发美国的不满和制裁压力,莫迪政府需在各方利益间谨慎权衡,努力寻找平衡之道,以应对这一艰难的局面。
现在特朗普的言论已经进化到“唯心主义”的新阶段,不管事实如何,主打一个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这不,最近特朗普又闹了一个乐子。
8月1日,特朗普声称自己听说“印度已不再购买俄罗斯石油”,他认为这是很棒的一步,“让我们看看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
结果第二天,特朗普就遭到“打脸”。当天《纽约时报》援引印度官员的说法称,印度没说过要放弃购买俄罗斯石油。
现在暂时看不到印度能什么反制特朗普威胁的手段
而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贾伊斯瓦尔回应更干脆:印度买不买俄罗斯石油取决于国际油价和全球形势变化——言外之意就是印度与俄罗斯的石油贸易属于商业行为,不会因特朗普的威胁而取消。
显然,印度这是摆明了要和特朗普叫板到底,就看这次莫迪的巴拉特赢学与特朗普的闭环赢学之间,谁能更胜一筹。
言归正传。其实要说起来,特朗普对印度的要求完全不现实。
石油贸易属于典型的大宗货物贸易,交易规模巨大且一次就要签订长期合同,根本不是这边特朗普要求印度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那边印度立刻就能切断与俄罗斯的交易。
事实上,以特朗普上任以来的种种表现来看,与其说他真的关心美国的关税税率以及印度是否购买俄罗斯石油,倒不如说他的所作所为,是对全世界发起的一场“服从性测试”。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印度靠倒卖俄罗斯石油赚得盆满钵满
特朗普并非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而是通过单边强制手段,测试各国对美国霸权的服从程度,并重塑以“美国优先”为核心的国际秩序。
所以,特朗普才会给美国的全球贸易伙伴开出一系列难以接受的要求,比如威胁对日本汽车加征关税、强行向越南推销波音飞机,以及要求印度不得购买俄罗斯石油等等。
遭到特朗普勒索的国家和地区,起初自然不会选择忍气吞声,但在这么多国家和地区中,只有中国真正硬怼了回去,日本、韩国与欧盟在象征性地抗争了一阵后,陆续选择向特朗普低头。
那么,如果抛开已被美国踢出国际贸易结算体系的俄罗斯不谈,在与中国达成暂时“休战”、压服日韩欧之后,特朗普下一个要对付的目标自然就是印度。
俄油轮依然驶向印度
而印度的困境在于,面对特朗普的“服从性测试”,“有声有色大国”的历史传统决定了印度没法轻易向美国低头,但同时印度手里能打的牌太少了。
需要注意的是,美印双方的矛盾并非从今天才开始升级的,而是早在6月底的贸易谈判中,美国就开出了一系列让印度无法接受的条件——对此,印度只能一边打“拖”字诀,一边借“美日印澳”四方会议、伊以冲突等议题向美国示好,同时再借中国与金砖国家的平台狐假虎威。
莫迪以为他能和特朗普平起平坐,但特朗普可不这么认为
然而,印度在外交上的疲于奔命,也等同于向特朗普暴露出“印度底牌太少”的情报,最终刺激特朗普及其团队开出了一个让印度更无法接受的要求,即放弃购买俄罗斯石油。
应该说,印度当前的困境也是它自找的:作为金砖成员国,印度却经常硬蹭七国集团会议,宁要西方因“反华”而施舍的小恩小惠,也不要中国提出的友好合作。
直到特朗普的大棒挥过来时,印度才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印度现在面临的难题,可不是莫迪派出几支宣讲团硬吹“巴拉特赢学”就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