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中国佛教协会在佛教的传承、弘扬和发展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释永信法师长期致力于佛教事业的建设与推广,在寺院管理、佛教文化传播等领域都有积极的作为。他以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佛教的精神和价值,赢得了广大信众的尊重和认可。
我们应该以客观、理性和正确的态度看待佛教界的人士和事务,避免被不实信息和恶意诋毁所误导。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共同推动宗教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才是正确的做法。
公告
7月27日,少林寺管理处发布情况通报: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严重违反佛教戒律。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释永信的所作所为性质十分恶劣,严重败坏了佛教界的声誉,损害了出家人的形象,中国佛教协会坚决拥护和支持对释永信的依法处理决定。日前,我会收到河南省佛教协会报来《关于注销释永信戒牒的报告》。根据有关规定,我会同意对释永信(俗名:刘应成)的戒牒予以注销。
特此公告。
中国佛教协会
2025年7月28日
新闻多一点:
一、什么是“戒牒”?
戒牒是由僧官机构及传戒师签发,用以证明僧尼受戒资格的法定凭证。其制度始于中国唐代,唐宣宗大中十年(856年)正式确立,在清代度牒制度废止后成为僧伽身份认证的核心文件。戒牒由中国佛教协会统一颁发,记载受戒人身份信息、传戒师名录及传戒寺院印戳,是佛教教职人员申领资格证书的必要依据。
戒牒是汉传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的基础文件。根据《汉传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戒牒由中国佛教协会统一颁发,受戒僧尼需凭戒牒向省级佛教协会申请教职人员证书。戒牒损毁或遗失时,需经省级佛教协会核实后报中国佛教协会补办。
在惩戒机制中,戒牒与教职资格直接关联。暂停教职人员资格需暂扣戒牒,资格撤销时则需收缴并注销。戒牒还作为僧尼挂单(投宿寺院)时的必需凭证,用于核验身份及受戒合法性。
戒牒记载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
1.戒牒是受戒僧尼的身份凭证
2.受戒人基本信息(本籍、俗名、年龄、所属寺院、师承)
3.传戒师名录(大和尚、羯磨阿阇黎、教授阿阇黎、七尊证师)
4.传戒发愿文及寺院印鉴
戒牒传统形式为大型宣纸印制,加盖传戒寺院印戳。现代戒牒在保持核心内容的基础上,格式更为规范,包含防伪标识及统一编号。
早前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