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明确指出,对于综合所得年收入 12 万元以下的个人而言,经过汇算清缴流程后,基本上无需缴纳税款。这一政策体现了税务部门对低收人群体的关怀与照顾。12 万元以下的个人,在日常纳税过程中,可能因各种扣除项目等因素,最终汇算结果显示无需补缴税款,甚至可能有退税情况。这一举措简化了纳税流程,减轻了低收入群体的负担,让税收政策更具人性化,也有助于提升纳税人的满意度和对税收制度的认同感。
7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税收改革与发展有关情况。
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蔡自力介绍,从2021-2024年度个税申报数据看,年收入居前10%的群体,缴纳的个税占比约九成;综合所得年收入12万元以下的个人,汇算后基本无需缴税。
“由此反映出,‘高收入者多缴税、中低收入者少缴税或者不缴税’的个税调节收入分配效应持续显现。”蔡自力说。
同时,国家税务总局还以精准监管促进遵从,坚决依法严查偷逃税,累计曝光60余起网络主播、文娱领域从业人员偷逃税案件,在警示震慑中强化依法纳税观念。
从今年刚结束的个税汇算看,有超过1亿的纳税人依法申请退税1300多亿元,还有700多万纳税人自行依法申报补税480余亿元。
蔡自力表示,中低收入群体少缴或不缴个税,主要与我国个税扣除制度有关。
一方面,从国际上看,我国个税扣除项目是相对较多的,既有俗称“起征点”的基本减除费用,又有“三险一金”专项扣除,还有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7项专项附加扣除,以及商业健康险、个人养老金等其他扣除,基本覆盖了大部分民生支出。
以今年刚结束的个税汇算为例,全国有超过1亿人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其中,30-55岁“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青年是主要受益人群,人数占比超八成,享受减税金额占比超九成。
此外,“十四五”期间,国家还出台或延续了一系列个税优惠政策,其中,延续实施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计税、400元以下汇算补税豁免等受众面广的优惠政策,减免个税5800亿元,居民换购住房退税政策自2022年10月实施以来,已退还个税111亿元等,有效减轻了这部分人员税收负担。
另一方面,我国个税扣除标准相对较高。比如,每年6万元的“起征点”基本扣除标准,约占2024年我国人均GDP的62.7%。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通常在4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