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与特朗普的“互撕”不断升级,呈现出“大而美”与“美国党”的鲜明对比。马斯克以其商业帝国的宏大视野和创新精神著称,代表着追求卓越与突破的力量,可谓“大而美”。而特朗普则以其鲜明的党派立场和激进主张为特点,在政治舞台上掀起波澜,被视为“美国党”的代表。二者的交锋不仅体现在言论上的激烈对抗,更反映了不同理念和价值取向的碰撞。马斯克凭借其影响力在商业和科技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特朗普则在政治领域试图重塑美国的格局,这场“互撕”成为了美国社会多元性和复杂性的一个缩影。
据凤凰卫视报道,如果说美国政坛上最吸引流量的两位人物,除了现任总统特朗普之外,就是现任首富马斯克了。然而就在最近,这对昔日最亲密的伙伴再次翻脸,特朗普强行通过“大而美”法案,马斯克则成立“美国党”针锋相对。双方你来我往,大有鱼死网破之势。
Part.1
7月4日,美国独立日,在首府华盛顿白宫,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了“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这项法案前一天在国会众议院以218票对214票的微弱优势获得了通过。
当独立日的烟花照亮夜空的那一刻,世界首富、前美国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用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掀起了政治风暴:今天是燃放烟花的好日子。并配上了两个火焰的表情,随后他宣布要组建一个全新政党,旨在对抗他口中的“债务奴役政党”。他更誓言,要在2026年国会中期选举中,向支持特朗普预算方案的共和党人发起挑战。
7月5日,马斯克迅速宣布成立新政党“美国党”,他在自己拥有的社交平台上向美国民众喊话 “今天,‘美国党’的成立还给你们自由。”马斯克写道,美国正“因浪费和贪污而破产”。
特朗普与马斯克这对昔日的盟友从亲密无间到反目成仇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而转变的导火索正是特朗普亲自推动的“大而美”法案,法案包含大规模驱逐移民、扩建边境墙、对石油能源业的数十亿美元投入,以及削减中产税率等多项重磅竞选承诺。
但在马斯克眼中,这项法案就是“灾难”。作为曾经政府效率部的负责人,马斯克一直主张联邦财政紧缩。在他看来,这项法案将使美国债务水平“突破理智”,是“对纳税人智商的羞辱”,马斯克愤怒地在社交平台上写道:“这项法案的疯狂支出将使债务上限创纪录地提高5万亿美元。如果这是我在地球上做的最后一件事,那就是让投票支持这项法案的议员在明年全都输掉初选。”
国际关系学院美国问题专家 孙冰岩:
在“大而美”法案的问题上,特朗普与马斯克存在一个核心的分歧点。尽管两人表面上都主张政府应当削减开支,但马斯克认为应当通过缩减政府部门的规模来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是通过减少政府对某些企业的补贴。这表明,特朗普的立场实际上更接近共和党保守派的观点。
而最令马斯克愤怒的是,“大而美”法案中几乎没有任何对电动车的补贴条款,这等于直接排斥了他的特斯拉帝国,根据美媒报道,特斯拉销售业绩今年本就已经大幅下滑,而美国摩根大通此前估算,没有了税收抵免政策,特斯拉将年损12亿美元。这无疑直接重创特斯拉的核心利益。
国际关系学院美国问题专家 孙冰岩:
事实上,“大而美”法案对马斯克的核心利益在于新能源汽车补贴。美国新能源汽车在成本上本就难以与中国及全球竞争,若联邦政府取消购车税收补贴,美国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愿将大幅降低。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提交给国会的预算提案初稿显示,可能要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预算从现在的大约73亿美元直接砍到39亿美元,这精准打击了马斯克旗下的SpaceX赖以生存的政府合同。
资深媒体人 萨苏:
他清楚马斯克在美国的影响力源自特斯拉和Space X。所以先拿Space X开刀,它不同于特斯拉,Space X完全依赖NASA支持,若无美国国家力量扶持,根本无法发展,如今便直接对其釜底抽薪。
Part.2
“大而美”法案签署完毕后,特朗普的巨幅头像登上了白宫首页,旁边红字引用了特朗普语录“一个‘大而美’的法案”,随后白宫网站刊登了法案全文。
几乎同时,马斯克开通了“美国党”的官方网站。进入网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鲜明的“美国党”标志,一个五角星形状包含着象征着美国标志的老鹰,下面加粗大字显示该党宗旨“平衡预算、赢得未来”。
没有庄严的仪式,没有代表大会,没有振臂高呼的追随者。“美国党”的启动仪式,颇有硅谷的风格:一份马斯克发起的组党民意互联网问卷调查,再加上迅速建立的网站。不过不少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党”的未来仍然扑朔迷离。因为目前还没有确切消息显示“美国党”进入实际的组建阶段,马斯克也没有向联邦选举委员会提交任何组党的文件。
起初有媒体分析,马斯克建立的“美国党”可能会参加2026年的中期选举或是2028年的总统选举,在他社交平台上,他针对网友的相关提问,给出的回复是“明年”,但是根据美国宪法规定,只有“在本土出生的公民”才有资格竞选总统,而马斯克出生在南非,直到1992年他才来到美国,并且又过了10年才拿到美国国籍,显然他并不符合竞选总统的要求。
资深媒体人 萨苏:
马斯克是南非出生的美国人,不具备竞选美国总统的资格。但他十分精明,察觉到在当下美国剧场型政治环境中,“美国党”的生存之道在于掌控舆论以吸引选票。他自信凭借自己网络上的2亿多粉丝,有能力吸引到大量支持者。
事实上,美国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个第三党取得过成功。究其原因是美国民主与共和两党会根据新兴政治运动的崛起,战略性地调整各自的纲领,从而扼杀新政党的生存能力,巩固两党垄断。这也是马斯克组建“美国党”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资深媒体人 萨苏:
他需联合一两个党派组成执政联盟,以弥补美国政治制度缺陷,这确实是他想做的。此前,美国第三党常遭共和、民主两党联手打压,因二者皆不愿新增竞争对手。但如今两党矛盾尖锐,无暇顾及第三党,内斗正酣。这便为马斯克的“美国党”提供了成长契机,未来其未必不能在美国历史上留下印记。
根据马斯克对“美国党”的初期政治布局,其目标指向国会选举。他计划在参议院争取2到3个席位、在众议院获取8到10个席位。看似数量有限,但在当下美国国会两党席位极为接近的情况下,任何小党派拥有看似不起眼的席位都可能撼动国家的重大决议,如果“美国党”真像马斯克布局一样发展,这支新兴政党力量将会成为掣肘特朗普的重要筹码。
Part.3
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分手”早有迹象。两人曾在多个议题上公开交锋:马斯克反对特朗普反电动汽车政策,批评其“倒退30年”,特朗普曾质疑马斯克对移民与人工智能的态度,暗示他“不够美国人”,马斯克则嘲讽特朗普“只会签支票,不会做账”。在预算法案通过前,两人在社交媒体上公开互骂,特朗普甚至威胁“驱逐马斯克回到南非”的言论,引发轩然大波。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讲师 陈征:
若马斯克触碰特朗普核心利益,且第三党越成功,遭其政治报复的风险越高。特朗普或会借合法之名,设法迫使马斯克离美,比如扬言将其遣返南非。
事实上,特朗普和马斯克决裂不光是因为“大而美”法案,而是一连串信任破裂、权力矛盾与金钱承诺落空的结果,英国《卫报》直言,两人代表共和党内的两股力量:特朗普侧重民粹与安全、马斯克则倡导自由市场与科技未来,核心利益不一致,闹掰也只是迟早的事。
资深媒体人 萨苏:
特朗普和马斯克皆为业界名人,却分属两代阶层。特朗普代表传统美国右翼大资本家,马斯克则代表更前卫的资本家,二者相互替代且彼此不屑对方经营理念。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讲师 陈征:
马斯克作为高科技企业家,创业依赖民主党推动的政策。但硅谷早期互联网新贵崛起时他尚未崭露头角。随着生意扩大,他发现共和党对大资本更友善,如支持减税、小政府去监管,而民主党强调大政府加强监管。企业壮大后,他觉得共和党保守主义主张更契合。后来马斯克意识到自己成了特朗普刺向深层政府和政敌的刀,当这把刀失效时,他也被抛弃,因而十分愤怒。
Part.4
针对马斯克的一系列动作,特朗普显然不能轻视,他心里清楚,这位来自硅谷的商业巨头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资源,马斯克是全美最受关注的公众人物之一,粉丝超过2亿,身家超过4000亿美元,他拥有的媒体平台在全球举足轻重,可以绕开传统媒体体系,主导舆论,他创建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可以通过高额捐款、现金奖励活动和线下动员等方式影响关键摇摆州选民风向。
在马斯克宣布建立“美国党”后,特朗普也迅速做出了回应,“我认为(成立第三政党)是荒谬的。虽然他可以从中获得乐趣,但我认为这很荒谬。”
7月7日,特朗普破天荒地在社交媒体发出长文,除了指责马斯克成立第三政党,更将马斯克与自己翻脸的原因做出了解释,在他的阐述中表示,自己对待电动车的态度从未改变,这些都是马斯克早就知道的,并且表示了支持。
马斯克跟他翻脸还有个原因是他撤回了美国富豪贾里德·艾萨克曼担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的提名。艾萨克曼是马斯克的密友,曾在其公司SpaceX任职。关于为何撤回了这项提名,特朗普给出的理由是艾萨克曼是一位纯粹的民主党人,而且并未向共和党捐助过一分钱,如果让他掌控航空航天局可能会使马斯克的企业在航天领域产生巨大的商业利益输送,特朗普在文中称自己最重要的使命是:保护美国公众。
国际关系学院美国问题专家 孙冰岩:
他们两个人个性都非常强,NASA的任命者是马斯克推荐的,对于特朗普来说,这是马斯克在主导他,但是如果特朗普否决了任命,马斯克则认为特朗普是在否决他本人,这是很伤自尊的一件事。
在马斯克宣布成立新政党后,报复接踵而至。
特朗普的盟友、风险投资家詹姆斯·菲什巴克宣布旗下投资公司将推迟推出一支与特斯拉挂钩的基金,菲什巴克在社交平台上写道:“我们的决定是对马斯克宣布成立新的全国性政党的直接回应,这与他作为特斯拉首席执行官的全职职责产生了冲突。”
紧接着,美国空军又突然宣布暂停SpaceX公司在太平洋约翰斯顿环礁的火箭试验项目,理由是项目并不环保,这个项目不仅在太空探索领域有着极高的价值,在军事上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对马斯克非常重要。美国军方原本很支持这个项目,在这一节骨眼上项目被叫停,显然是特朗普政府对马斯克的报复围剿,更具有侮辱性的是,特朗普在采访中表示,马斯克从美政府的补贴中获得了巨大利益,甚至“远超历史上任何一个人”,他建议,让马斯克曾经主导的政府效率部严查他旗下的企业。
国际关系学院美国问题专家 孙冰岩:
特朗普如今反应激烈,停马斯克项目、威胁断补助,意在以当下最大程度的伤害直接警告马斯克:现在收手,伤害到此为止;若不停手,未来报复只会更猛烈。
马斯克曾经的好友菲利普·洛认为,马斯克是一个偏执、记仇且极具报复心的人,他必将猛烈报复特朗普。
7月8日,马斯克针对美国臭名昭著的“萝莉岛”事件以及涉案人爱泼斯坦的离奇死亡,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如果特朗普不公布爱泼斯坦相关文件,怎么能指望人们对他有信心?”一名用户在该帖子下方评论询问,曝光这些文件是否会成为“美国党”的优先事项。马斯克用一个100%的表情符号予以肯定回应。此前,特朗普曾公布“萝莉岛”事件相关档案,但被指核心内容被隐藏,马斯克一度发文暗示,特朗普与“萝莉岛”事件脱不了干系,为了嘲讽特朗普,马斯克发出一张图片,内容是随着特朗普一次次针对“萝莉岛”事件的解释,逐渐给自己贴成了小丑。
资深媒体人 萨苏:
马斯克与特朗普的矛盾,实为两大集团、两阶层间的角力。但马斯克却将矛盾聚焦于萝莉岛事件,此问题虽显眼却非无解,实为敲打特朗普之举。二者矛盾远不止于此,马斯克真正的筹码在于其定位:他引领美国新科技力量,代表国际大公司。一旦他独立,硅谷及国际大公司中不满特朗普者,无论先前立场如何,皆可能聚于马斯克麾下,其力量不容小觑。
一个“大而美”的法案,引发了一场美国政坛的闹剧,马斯克已经点燃了火药桶, “美国党”,究竟是马斯克的幻想,还是美国政治的下一个变局不得而知,但很显然,二人之间的“斗法”才刚刚开始。
制片人:何冀宁
编导:傅托
编辑:王津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