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量726.8亿斤对四川意味着什么
创始人
2025-01-20 09:31:18
0
  2024年,四川粮食总产量达到726.8亿斤,比上年增加8亿斤,再创历史新高。粮食产量的历史新高是如何创下的?对于四川乃至全国来说,这个“历史新高”意义几何?展望新一年,四川又该如何稳定增加粮食产量?   来之不易的历史新高   绝大部分撂荒耕地完成“重生”,“五良”组合拳助四川实现“三增”   过去的2024年,四川经历了高温干旱等自然灾害。在并不友好的外部自然环境下,四川是如何夺得高产的?   谷非地不生。稳定增加播种面积,就是稳定增加粮食产量的根基。去年初,四川把粮食播种面积目标任务分解下达至基层一线。压力层层传导下,四川粮食播种面积达到9608.9万亩、比上年增加2.9万亩,总面积位居全国第七。   但实现四川粮食增产的关键,是单位面积产能的提升。自2020年以来,全省不断强化撂荒地复垦复耕,绝大部分撂荒耕地完成了“重生”,靠扩种带动增产的潜力已经不大。   如何提升单产?直面这个系统性问题,四川打出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融合发展的“组合拳”。   良田,是指加快建设“旱涝保收、宜机作业”的高标准农田;良种,是指高产优质种子;良机,是指适宜四川地形的农机农具;良法,是指绿色有机等农业技术;良制,是指既能保障农户收益,也能保障粮食产量的耕作制度及配套政策体系。   去年,四川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25万亩,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000多万亩,耕地产出能力大为改善。而借助“天府良机”行动,去年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6个百分点。全省共组建354个专家团队、下沉1.2万名农技人员,同步大面积推广“稻—菜—菜”“稻—药”等耕作模式。成都平原区、丘陵山地高原区种粮大户亩均补贴标准分别提高至100元、150元。全年全省发放种粮大户补贴8亿元以上、同比增加近六成。   为了集成推广高产丰产技术模式,四川去年开启“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行动。同时,启动粮油千亩高产竞赛、粮油百亩超高产竞赛、规模经营主体高产竞赛“三大竞赛”,把农田变成高产竞赛的擂台,示范带动新技术和新模式推广应用。   “五良”支撑有力,去年四川实现粮食播面、单产、总产“三增”态势。其中,全省粮食亩产378.2公斤、比上年增加4.1公斤、增幅1.1%。   意义非凡的全国第九   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省+南方产粮大省,从全局来看弥足珍贵   如何看待去年四川粮食产量?放眼全局,更显弥足珍贵。关于四川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地位,一句常见的说法是:四川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和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省。但如今,这个定语再次增加。   增加的定语是:南方产粮大省。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四川粮食产量居全国第九位。排在四川前面的省(区),依次是:黑龙江、河南、山东、吉林、安徽、内蒙古、河北和江苏。   去年,全国粮食产量排名前三的省份均突破1000亿斤大关。分别是,连续15年居全国首位、首次突破1600亿斤的黑龙江(1600.3亿斤),号称“中原粮仓”的河南(1343.9亿斤),以及连续4年突破产量1100亿斤的山东(1142.04亿斤)。   山东是粮食产量1000亿斤省(区)的“守门员”,也对身后的省(区)形成了较为明显的领先优势。去年,排名第四到第八的省(区),粮食产量普遍在700亿斤至900亿斤区间。其中,粮食产量超过800亿斤的省(区)有三个,分别是吉林(853.2亿斤)、安徽(836.9亿斤)和内蒙古(820.1亿斤),距离山东的差距在300亿斤左右。而在700亿斤至800亿斤区间,分别是河北(781.8亿斤)、江苏(762亿斤)和四川(726.8亿斤)。   纵观去年的全国粮食生产版图,不难得出答案:去年全国粮食产量前九位的省(区)中,只有四川、江苏和安徽是南方省份。而地处西部的省份,则只有四川一个,重要性更加凸显。   换句话说,四川的粮食稳产丰产,为全国粮食区域间产销平衡和粮食供给稳定,作出了特殊的贡献。而这,也进一步佐证和诠释了四川为何能够肩负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的重任。   继续跳起摸高的抓手   借助“提单产”,力争今年粮食总产再增5亿斤以上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部署今年全国“三农”工作时,强调要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确保粮食稳产丰产。   对标中央部署,“提单产”仍然是今年四川实现粮食稳产增产的主抓手。   四川仍有潜力可挖。因为,四川的单位面积产量在产粮大省中并不占优。去年,河北的粮食亩产403.35公斤,吉林粮食亩产是485.85公斤,河南粮食亩产为415.7公斤,山东亩产452.51公斤,江苏的亩产463.8公斤……横向对比,四川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四川的单产不如其他几个产粮大省,主要因素是种植模式。与黄淮海平原的“小麦—玉米”轮作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小麦—水稻”轮作、全年两季种粮模式相比,四川存在先天劣势。因为,作为全国油菜第一大省,四川还肩负着保障国家“油瓶子”安全的重任,全省多采取“水稻—油菜”轮作模式,常年播栽油菜2200余万亩。换言之,其他产粮大省可以做到一年两季全部种粮,而四川大多是选择大春种粮。   但大春增产的潜力仍然不小。例如,去年良种覆盖率、技术到位率刚刚迈过95%的门槛。因此,借助“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行动,进一步加速“五良”融合发展,是四川提单产以带动增总产最具可行性的方案。此前,四川提出借助单产提升,力争今年全省粮食总产再增5亿斤以上。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部署了相关工作: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启动实施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种种政策利好,也将为粮食增产赋予新的动能。(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成栋)

相关内容

夏粮主产区走稳小麦“田管棋...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夏季粮油主要农作物冬小麦陆续开始...
2025-02-21 14:31:57
80万亩小麦“喝上”黄河水...
   随着气温回升,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农田灌溉成为当前农业工作的...
2025-02-21 14:31:56
南繁育种培育一批小麦新品系
   经过多年南繁育种实践,中国农业科学家成功培育出一批稳产广适的...
2025-02-21 14:31:56
织牢“点线片面”防止返贫“...
  这几天,巫山县两坪乡向鸭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伍早清又来到脱贫户任...
2025-02-21 09:31:36
促进粮食生产单产提升 长沙...
  记者在2月18日举行的长沙市全面推广粮食生产“四高”技术、推动...
2025-02-21 09:31:35
乐享“暖心餐” 告别“吃饭...
每天中午11点开始,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尹家河村“幸福晚年驿站”都会...
2025-02-21 09:31:35
天津:农机服务促春耕
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农业农村委“20...
2025-02-21 09:31:34
青海科技创新惠民更惠农
  2月17日,记者从全省科技工作会议获悉,去年以来,全省科技系统...
2025-02-21 09:31:33
新疆兵团首个肉羊新品种通过...
  近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组织羊专业委员会专家,对新疆农垦科...
2025-02-20 11:05:47

热门资讯

织牢“点线片面”防止返贫“监测...   这几天,巫山县两坪乡向鸭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伍早清又来到脱贫户任珊迪家中走访。刚进院子,任珊迪就起...
乐享“暖心餐” 告别“吃饭难”... 每天中午11点开始,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尹家河村“幸福晚年驿站”都会变得热热闹闹,敞亮的食堂里坐满了前...
促进粮食生产单产提升 长沙计划...   记者在2月18日举行的长沙市全面推广粮食生产“四高”技术、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推进会上...
天津:农机服务促春耕 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农业农村委“2025年重点工作部署会”精神,按照《...
青海科技创新惠民更惠农   2月17日,记者从全省科技工作会议获悉,去年以来,全省科技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加大医养健康...
7万吨钾肥自天津口岸通关 保障...   2月13日凌晨,“令白”轮在天津大沽口港区完成接卸后驶离码头,标志着天津口岸今年立春后进口的首批...
新疆兵团首个肉羊新品种通过现场...   近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组织羊专业委员会专家,对新疆农垦科学院的“军垦肉羊”新品种进行了现场...
按下春耕春播农资“保供键”   “在提前谋划部署、加强统筹协调,坚持源头管理、保障农资质量,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质效的基础上,...
重庆启动乡村人才振兴行动从产业...   2月18日,全市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会暨乡村人才振兴行动启动仪式举行。会上发布了《重庆市乡村人才振兴...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携手市农林科学...   2月17日,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示范与生产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