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台“钢铁麦客”护航颗粒归仓,济南高新区4.7万亩小麦开镰
创始人
2025-06-05 14:30:46
0

  芒种时节,济南高新区的4.7万亩小麦陆续开镰收割,百台联合收割机进入各处麦田,确保颗粒归仓。6月4日,记者深入收割现场,探访这场夏收盛景。

  数万亩小麦开镰   亩产千斤迎来丰收   4日上午,记者驱车前往高新区临港街道,一路上都是金黄的麦浪和丰收的景象。乡村公路两旁,麦浪在微风中起伏,满载麦粒的农用三轮车在田间来回穿梭,将小麦陆续运回。主路上时不时就有收割机出现,农机手“开足马力”,快速前往下一片麦田收割。   在临港街道曹官庄村,不少村民站在田边,等待小麦脱粒装车。村民刘先生告诉记者,今年的小麦长势特别好,穗大粒饱,而且机械化收割,效率高了不少。“以前人工收割,8亩地的麦子,忙上一周都不一定能收完,现在有了这些大家伙,一天就能搞定。”刘先生说,在曹官庄村,一台收割机快的时候一天能收割上百亩地。   在收割现场,记者看到,除了联合收割机,还有运输车辆等多种农业机械协同作业。这些现代化的农业装备,大大提高了收割效率。“为了确保小麦及时收割,我们对收割机进行了全面检修和保养。”农机手张师傅说,看着金黄的麦粒源源不断地倾泻而出,他感到很有成就感。   曹官庄村村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村里提前组织了农机服务队,为农机作业提供技术指导和维修服务,也协调好了晾晒场地,预计再有一周左右就能完成收割任务。   除了曹官庄村,临港街道其他村的小麦收割工作也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临港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赵文立介绍,临港街道今年共种植小麦2.46万余亩,目前已进入收割期,亩产预计在1000斤至1200斤之间,临港街道南北区域收割期跨度较大,将持续十天左右,预计6月中旬前后可完成收割。   百台收割机开进麦田   24小时热线护航夏收   “大家对高新区的印象是产业和科技,但这里也有农业板块,而且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并不小。”济南高新区社会事务部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崔新锋介绍,除了临港街道,高新区还有多个街道进入了小麦收割期。   崔新锋向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高新区今年小麦收割面积预计47682亩,临港街道的2.46万亩占据了“半壁江山”,遥墙街道还有1.7万亩左右,占比37.5%;孙村街道有2335亩、占比5%;巨野河街道有2915亩、占比6%;章锦工作组有249亩、占比0.5%。   进入开镰收割的大忙时节,收割机等农业机械装备成了“抢手货”,为了让4.7万亩小麦都能及时收割,高新区对收割机进行了调配。   崔新锋告诉记者,高新区已统筹调配农机100余台,并开展了技术培训、作业指导等配套保障工作。   其中,临港街道设立了“三夏”生产农机作业服务点,联系调配农机作业车辆,根据各村小麦成熟情况,协调调配农机作业,防止作业机械出现扎堆或者轮空。“我们摸清了辖区内农机作业车的数量,并逐一排查各类农业机械安全隐患,统一加强农机手的安全操作培训。”赵文立说。   据了解,济南高新区在夏粮机收关键环节,将及时发布机收动态信息,开通“三夏”农机作业保障热线,麦收高峰期保证24小时值班值守。同时,收割时还会关注“小散偏”地块,帮助村民落实作业机具,并组建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伍,做好应急抢收抢种准备。   颗粒归仓控损耗   全天候监测护“粮袋”   “虽说机械化收割省时省力,但也会有一定的粮食损失。”在采访中,崔新锋道出了麦收时节的现实难题。在实际作业中,部分麦田因天气或其他原因出现作物倒伏,低洼区域还存在积水情况。这些不利条件,让收割机难以发挥全部效能,导致有粮食遗落在田间。   为了把每一粒粮食都“抢”进粮仓,济南高新区开展了一系列机收减损工作。当地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各村镇,为农机手们举办宣传培训活动。培训课上,专家不仅详细讲解了规范操作的要点,还分享了在作物倒伏、农田积水等复杂情况下的机收减损技巧。通过手把手教学、面对面指导,力争将小麦机收平均损失率严格控制在1.2%以内,真正实现“颗粒归仓”。   “麦收就怕老天爷‘变脸’,一场雨就能让辛苦白费。”记者在收割现场采访时,不少村民透露了对天气的担忧。在临港街道,为了应对多变的天气,他们开启了“全天候”天气监测模式。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把最新的天气预报,通过工作群及时发送到各村各户。有了这些准确的天气信息,农户们就像吃了颗“定心丸”,能提前规划好收割时间。同时,街道还早早制定了应对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的应急预案。一旦天气突变,就能迅速组织农户和农机,抓住雨停间隙抢收小麦,减少因天气造成的损失。   在全区层面,济南高新区更是织密了一张“保障网”。应急、气象等多个部门紧密配合,建立起高效的联动机制,对雨情、旱情、汛情进行仔细分析,提前预判干热风、烂场雨、病虫害等灾害风险。针对不同的灾害类型,分别制定应对措施,从各个环节为夏粮丰收保驾护航,守护老百姓的“粮袋子”。

相关内容

美联储理事库克遭特朗普解雇...
当地时间8月26日,央视记者获悉,美联储理事莉萨·库克的律师阿贝·...
2025-08-27 00:44:25
胖东来免费开设“马路驿站”...
极目新闻记者张皓 见习记者毕若雪8月26日,有网友发视频称许昌胖东...
2025-08-27 00:03:51
对话退网再复出的郭聪明:不...
短视频5000多万粉丝,外形俊俏,上了多档综艺节目,因一首《98K...
2025-08-26 22:25:00
三亚一酒店装修工程推车坠落...
2025年8月26日15时许,三亚市解放一路发生一起高空坠物致人员...
2025-08-26 22:04:55
速览“十四五”:端牢能源饭...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26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
2025-08-26 21:43:52
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百团大战相关历史图片  图为百团大战中攻破河北涞源东团堡后欢呼...
2025-08-26 21:27:59
美国高速公路上印度裔司机违...
▲事故现场8月12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生一起惨烈的交通事故,一辆半...
2025-08-26 21:03:23
控烟是控烟,鲁迅是鲁迅
最近有一热闻:绍兴鲁迅故里,一面印有鲁迅手夹香烟版画的景观墙,被游...
2025-08-26 20:45:00
俄军官:欧洲或在3年内对俄...
据香港凤凰卫视报道,俄军政治总局副局长阿劳迪诺夫25日向该媒体表示...
2025-08-26 20:24:52

热门资讯

小麦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 我市两...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强化粮食安...
鹤峰走马:千金村水稻长势喜人 ...   金秋时节,鹤峰县走马镇千金村1087亩水稻相继进入成熟期。行走在千金村的田野间,沉甸甸的稻穗压弯...
“智慧田管”绘就水稻好“丰”景   手机看田,云端管农。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深入应用,传统农业正悄然向数字化、智能...
田间送“凉”方 减轻水稻高温热...   连日来,持续的高温天气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严峻挑战。当前,我区大面积粳稻正处于拔节长穗期,部分早熟籼...
为盐碱地小麦装上“耐盐芯”   沧州市黄骅市中捷产业园区盐碱地里,丰收的旱碱麦已经进仓入囤。  渤海之滨,众多科研育种团队以提高...
新疆巴里坤:19万亩春小麦开镰...   进入8月中下旬,地处东天山脚下的新疆巴里坤县19万余亩春小麦迎来收获季。这两天,大型联合收...
颍州区“四良”体系创小麦高产新...   近日,颍州区创新实施的小麦高产技术模式入选全国农技中心“2024—2025年度农技员进村包户联主...
口粮需求保持弱势 小麦拖市范围...   南方高温天气使得口粮交易活跃度进一步降低,未来淡季更淡的行情仍将延续。各品种行情:大米需求疲弱,...
科学家为玉米装上“科技芯” 沙...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但单产仅达国际先进水平的60%,增密是增产的主要途径。而增密又会带来新的问...
“三夏”全市累计投入 小麦联合...   农机是农业生产和应急救灾的主力军,近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三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