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全区作为我市饲用玉米和鲜食玉米的主产区之一,农业生产产生的秸秆、玉米皮、玉米芯一直是困扰产业发展的传统难题。近年来,该区全力推进综合利用,成功打通玉米全产业链“最后一公里”,助力“无废乡村”建设。
该区通过以支持重点龙头企业、重点农机合作社为支点,以强大的机械化能力为支撑,不断完善秸秆利用体系。目前,全区已形成由3家市级龙头企业、21家中心饲草加工企业组成的加工产业链,9家农机合作社构成的全区域秸秆收获离田集群,实现饲草产品从初级到高级升级,推动秸秆饲料化利用基本实现机械化。
在技术和服务模式上,该区探索出“茎穗兼收一体收获—运输离田—企业加工—养殖企业饲喂—粪便发酵还田”的标准化作业流程;创新采用“以秆代费”模式,农机合作社为农户免费收获玉米,农户把秸秆交给农机合作社代替作业费。这种做法使农户节省了每亩150元的作业费,又让农机合作社以每吨180元价格销售秸秆。
2024年,万全区秸秆离田行动实现全覆盖,机械化秸秆离田面积24.2万亩,秸秆饲料转化量达42万吨,玉米皮饲料化转化量11万吨、玉米芯粉加工量2万吨,全区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产值达1.2亿元,社会化服务组织、企业实现收益1100万元,农户销售秸秆收入约3100万元。
上一篇:硕果压秆!灵山县百亩甜玉米迎丰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