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小麦种植有新技 增产增收有“粮”方
创始人
2025-04-14 15:03:14
0

  农时不等人,春日胜黄金。时下,永昌县的田间地头处处机鸣人忙。在永昌县城关镇的麦田里,大型播种机正开足马力在田间往返,地膜随机械铺设舒展,一粒粒小麦种子通过地膜上的精准穴孔被送入土壤,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在阳光下泛着微光,永昌县农技中心的技术人员全程跟进,蹲下身仔细检查每一处播种的深度和间距。永昌县农技中心副主任董吉德指着地膜解释说:“原来的种植技术是采用条播模式,整个这一行全是种子,现在采用的是地膜穴播,是一穴一穴精量播种,这样种子能比原来节省一半以上。”

  董吉德口中的地膜穴播正是今年永昌县主要推广的小麦地膜穴播栽培技术,精准穴播的同时还可以借助地膜的增温保墒效应实现小麦增产增收。今年是永昌县城关镇赵家庄村种植大户赵吉文采用新技术种植小麦的第二年,作为新技术从“试验田”走向“丰收田”的亲历者和受益者,他用实际数据算了一笔“经济账”:“以前1公顷地要用31500米滴灌带,现在一膜两带12000米就够了,省了一半多的滴灌带,种子也能省一半。而且地膜保水,能节水30%左右,降低成本的同时产量还提高了,每公顷地算下来能增收3000多块钱。”   耕好沃土良田,妙技“粮”方当先。永昌县立足水情农情,大力推广小麦种植新技术,不仅保证了粮食的高效生产,同时也显著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实现稳粮与节水“双赢”。今年,永昌县充分发挥县域种植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的示范引领作用,小麦地膜穴播栽培技术推广面积将达到600公顷以上。董吉德表示,永昌县将进一步开展高产、抗裂、抗旱的新品种引进工作,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全县的粮食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关内容

3位日本前首相警示高市早苗...
中新网11月15日电(燕新台)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国会答辩时公...
2025-11-15 20:22:50
这次是福建舰!11月高清壁...
久等啦!11月高清壁纸来了这次的主题是福建舰
2025-11-15 20:05:44
疏远中俄伊、换美国停手?委...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美国与委内瑞拉的紧张局势正急剧升级。据伊朗...
2025-11-15 19:42:33
清华教授:高市早苗发表涉台...
据凤凰卫视报道,近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发表的涉台错误言论引爆...
2025-11-15 19:23:54
新华社批高市早苗错误言论:...
新华社东京11月15日电 题:什么样的“毒土”,长什么样的“毒苗”...
2025-11-15 19:03:36
育儿补贴陆续开始发放
据央视报道,第五届中国人口与发展论坛11月14日在北京举行。国家卫...
2025-11-15 18:43:46
高市早苗为军国主义招魂让世...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公然违反国际关系准则,打破数十年来日本政府对中...
2025-11-15 18:03:44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取消对牛...
据凤凰卫视报道,特朗普当地时间14日签署行政令,进一步调整所谓“对...
2025-11-15 17:47:05
国内多家航司宣布日本机票免...
极目新闻记者 李贤诚见习记者 毕若雪11月14日,外交部和中国驻日...
2025-11-15 17:22:46

热门资讯

农业农村部持续推进小麦油菜落面...   贯彻落实黄淮海秋播工作调度会部署,推进实施奋战60天抗秋汛抢麦播促壮苗行动,近日农业农村部整合系...
陕西多举措“补晚”抢种小麦   11月13日,在鄠邑区玉蝉街道曲抱村,西安市长安区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机械种植小麦。今年,该合...
德州市“三秋”生产基本完成 小...   13日,记者从德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截至目前,德州市“三秋”生产工作已接近尾声,秋粮收获已结束,...
济南起步区太平街道水稻迎来丰收   近日,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济南起步区太平街道水稻迎来丰收时刻。广阔的田野里,一串串饱满的稻穗压...
寿北水稻开镰   11月11日,在寿光农控集团清水泊农场一分场的上百亩水稻田里,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忙碌穿梭。寿北水稻...
高山盐碱地结出“金稻穗” 策勒...   11月11日,在新疆策勒县恰哈乡海拔2100米的高海拔盐碱地上,当地试种的280亩“五五抗盐碱水...
山东日照:抢抓农时 确保冬小麦...   眼下正值冬小麦播种关键期。莒县组织农技专家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确保冬小麦适时科学播种。  在莒县鑫...
全国秋冬种加紧推进 冬小麦播种...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眼下,我国粮食主产区正抢抓农时分类精准施策,全力以赴推进秋冬种。  秋冬...
定陶区:冬小麦陆续出苗 农技人...   立冬节气,定陶区部分地块的冬小麦陆续出苗,当地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依据小麦苗情、土地墒...
平凉市创新冬小麦展示示范机制 ...   去年以来,我市以优化冬小麦品种布局为重点,创新机制模式,严格标准要求,建设冬小麦集中展示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