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晚收产量降,玉米晚收却丰收,究竟为何?
创始人
2025-02-13 12:03:17
0

  通常情况下,当小麦生长到一定阶段后,便需要着手进行收割工作。 

  因为在这个时期之后,小麦若继续生长,便不再具有实际意义。此时是小麦生长的顶峰阶段,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小麦的品质会有所下降,产量也会相应减少。

  那么,究竟怎样收割小麦才能实现最高产量呢?

  对于农民朋友而言,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一旦收割不当,轻则会造成粮食浪费,重则可能出现颗粒无收的严重后果。那么,为何小麦晚收会导致减产,而其他作物晚收却不会,甚至还可能增产呢?

  小麦何时收割最为适宜呢?

  从理论上来说,小麦有两个阶段适合收割。

  一个是蜡熟期,另一个是完熟期。不过相对而言,小麦在蜡熟期收割是最佳选择。这是因为当小麦进入完熟期时,部分营养会回流到秸秆中。

  如此一来,小麦的产量便会减少。而且,在完熟期收割小麦,还会增加“炸籽”的情况,甚至可能出现颗粒未收的现象,或者导致出粮率降低。

  如今现代科技日益发达,小麦收割大多采用机收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损耗。针对这种情况,国家高度重视机收损失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在这些措施中,就包括对小麦最佳收获成熟度的划定。确定小麦最佳收获的方法就是依据生育后期的标志物,具体包括根据麦田、茎杆、叶鞘、麦穗等的状态来做出判断。因此,这些标志性的判断方法不仅在中国受到重视,在国外众多地区也同样备受关注。

  通过相关研究,不仅能够加深人们对小麦发育规律的认识,还能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作物技术成熟度,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有助于提升全球的小麦机械化生产水平。

   

  我国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各种促进小麦机械化生产水平的设备。这一举措在帮助我们准确判断小麦成熟度的同时,还能使我们更加合理、系统地进行小麦收获工作。

  并且推广这种方法,让各个地方都能从中受益,惠及全球,进而提高全球粮食生产水平,为全球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这个标志物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个是可观性状态标志物,另一个是不可观性生理状态标志物。

  可观性状态标志物主要是通过观察茎杆以及叶片的颜色和状况,看其是否发生了变化来进行判断。

  而不可观性生理状态标志物则主要是依据胚乳硬度来判断。在小麦成熟过程中,除了胚乳等组织细胞外,其余细胞都会死亡。

  因此,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胚乳的硬度会逐渐增大。当胚乳硬度增大到一定程度,且无法被指甲压入,感觉非常坚硬,用手摩擦时还会产生声音时。

  这个声音类似于手指和沙子摩擦时发出的声音,这就说明小麦基本上已经到了成熟阶段,可以进行收割了。

  通常情况下,蜡熟期一般会持续七到十天。如果贮存条件良好,就能保证小麦的质量。

   

  如果蜡熟期持续时间过长,就会涉及到冬季再生长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北方地区比较常见。这是因为等待时间过长,春天气温回升后,小麦会开始再次生长。

  这对小麦的生长会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小麦的产量。因此,需要合理利用好这个时间段。

  同时,各国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异。东部地区气候炎热,降水较少,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农业发展。

  而且这种条件特别适合早熟小麦品种的生长。

  尽管东部地区也有种植晚熟的小麦品种,但数量相对较少,所以并不突出,当地主要以早熟品种的小麦为主。

  与之相对应的是西部地区,由于地势高大,西部地区早晚温差较大。虽然西部地区有很多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等气候类型。

  但在海拔较高的地区,由于条件适宜,同样能够种植各种优质的小麦品种。

  这种情况在我国各地都普遍存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理条件,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小麦品种。

  玉米晚收反增产?

  如今,国内外很多国家都种植玉米这种作物,同样也面临着玉米晚收反而增产的问题。那么,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呢?

  因为玉米最佳的收割方法是在其完全成熟后再进行收割。此时玉米应该是下部苞叶黄枯,上部苞叶绿枯的状态。

  这个时候玉米处于最佳状态,所以在这个时候进行收割,玉米的出粒率最高,种子的饱满程度也很高,能够确保农民朋友获得最高的收益。

  但是有时候,由于某些原因会影响农民及时抢收玉米,例如年年出现的旱灾、虫害等灾害性天气,都会对玉米的成熟产生影响。

  如果玉米没有达到最佳成熟状态就提前抢收,就会极大地影响玉米的收成以及出粒率等问题。所以只有及时进行抢收,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相反,当玉米到了完全成熟期再去抢收的话,会导致出粒率降低。而且一片谷子中边上的籽粒比较饱满,而中间部分中心附近的籽粒则比较萎缩。这是因为谷子中心附近存在明显的缺氧症状,使得籽粒发育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而且如果在下霜之前没有及时收割玉米,就可能导致籽粒提前冻结,这样同样会影响出粒率。不过这样做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提高籽粒的成活率。

  因此,玉米通常在晌午后是最佳收割时机,尽量选择在11、12点左右进行收割。这样不仅能够保证玉米汁液蒸发完好,还有利于机车进行作业。

  小麦晚收会减产?

  为什么说小麦晚收就一定会减产呢?

  这是因为小麦在完熟期时,其营养成分会回流量至秸秆中。而且在完熟期容易造成“炸籽”的情况,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小麦会受损或者大量损失,并且导致出粮率降低,从而造成减产。

  综上所述,这就是导致小麦晚收减产,而其他作物晚收反而增产的原因所在,甚至在遇到天气灾害时提前抢收也是作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相关内容

日本自民党官员促提前选举,...
据凤凰卫视报道,日本政局再起波澜。执政自民党内的派阀9月3日公开要...
2025-09-04 11:46:16
特朗普政府就关税违法判决向...
当地时间9月3日,特朗普政府正式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上诉,要求推翻联...
2025-09-04 10:46:25
九三阅兵高清壁纸来了!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2025-09-04 10:24:32
新型“销金窟”,捞了中国人...
文/馍王编辑/章鱼在「宠物界协和」全网爆火之前,人们关于养宠人的幻...
2025-09-04 10:03:25
为什么在沙发上睡着很容易,...
撰文 | Ziv审校|阿娴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辛苦工作了一天,晚上...
2025-09-04 09:45:36
坦克到底有没有后视镜?10...
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
2025-09-04 09:26:04
台青李东宪:在观礼中能感受...
“作为一位拿到大陆身份证的台胞,我能切实感受到祖国给人民带来的安全...
2025-09-04 08:26:28
普京提议在莫斯科举行双边会...
俄罗斯总统普京9月3日在北京召开记者会说,如果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想...
2025-09-04 08:04:43
普京:从未排除与泽连斯基会...
俄新社9月3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记者会上表示,“我从未排除过与...
2025-09-03 22:41:59

热门资讯

黄瓜园镇:水稻喜获丰收,农技助...   “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纵横万亩连。”立秋已至,末伏散去。眼下,正是水稻收割的季节,秋风轻轻吹过,...
江苏句容:亩均效益实现数倍增长...   初秋的薄暮轻笼着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天王村的稻田。农户刘泽云斜倚在桂花树下的躺椅上,目光扫过被风吹...
浠水荒地变身丰产田 水稻开镰喜...   曾经是杂草丛生、坑坑洼洼的荒地,如今蜕变成金灿灿的稻田,翻滚着丰收的稻浪。在浠水县汪岗镇汪家岗社...
阿都沁苏木:水稻产业趟出乡村振...   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的领得酒类经销部,货架上摆放的领得大米前,顾客络绎不绝。“这米口感软糯香甜,再...
避高温抢农时!无人机植保筑起水...   夏末初秋,江南地区的水稻陆续进入抽穗扬花的关键时节。连日来,奉贤区各合作社和农户纷纷加紧配药施肥...
凉城县:3万亩甜玉米喜迎丰收 ...   近日,凉城县3万亩甜玉米陆续进入成熟采收期。广袤田野上,颗粒饱满的甜玉米迎风而立,农户们正抢抓晴...
黑河 27.5万亩小麦加速收割   风吹麦浪迎丰收,机声隆隆麦收忙。日前,天气晴朗,黑河市爱辉区二站乡的麦田里,大型联合收割机开足马...
中国最北生态农业县4万亩小麦秋...   金秋八月,中国最北生态农业县、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唯一的农业县——呼玛县的4万亩小麦进入成熟期。...
最北秋收启动,大兴安岭小麦开镰   金秋八月,大型联合收割机的轰鸣声在大兴安岭广袤田野上响起,祖国最北端的高纬度寒地小麦正式拉开收获...
呼伦贝尔260余万亩小麦喜迎丰...   8月中旬以来,呼伦贝尔广袤的田野间麦浪翻滚、金穗飘香,260余万亩小麦陆续进入收获期。收割机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