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首创可耐受零下8 籼稻育种材料
创始人
2025-01-13 15:04:36
0

   低温冷害是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每年超2亿亩水稻面临低温冷害。1月11日从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获悉,该所在全国率先创制出可耐受零下8 的籼稻育种材料,为水稻耐寒育种提供宝贵种质资源,向攻克水稻低温减产难题迈出关键一步。

  寒冬腊月,武汉最低气温降至零下,省农科院粮作所大多数试验田都是光秃秃的。唯有一片“杂草”格外显眼:它们十几株为一丛,有的与人一般高,有的还不到人膝盖。随意连根拔起一株,拨开泥土,白色的根茎就露了出来。

  省农科院粮作所副研究员郑兴飞介绍,这是利用长雄野生稻和常规籼稻杂交产生的“后代”,最低耐受零下8 低温,可在武汉自然越冬,“白色根茎是水稻植株健康的表现,等到春暖花开时,又能正常生长了。”

  水稻在气温低于10 的环境下会停止生长。相对生长在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地区的粳稻,生长在低纬度、高温多湿地区的籼稻耐寒性更差。我国南方水稻产区主要种植籼稻,早稻播种育秧期易遇倒春寒,晚稻抽穗扬花期易遇寒露风,都可能影响粮食产量。

  目前,学界定位克隆的水稻耐冷基因较少,可用耐冷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匮乏,水稻耐冷育种进程缓慢。

  2019年以来,省农科院粮作所连续5年对200多份野生稻进行田间耐寒性鉴定,筛选出2份可耐受零下8 至零下6 的长雄野生稻资源。

  这只是第一步。野生稻与栽培稻之间存在严重的种间隔离,无法直接用于育种。研究人员继续利用高效花药培养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将耐寒野生稻资源与常规籼稻黄华占杂交,历经3年攻关,克服远缘水稻杂交不亲和障碍,最终获得10份珍贵“后代”。

  郑兴飞表示,过去,为避开低温冷害,农户只能根据天气预报和经验,预判水稻的安全播种期和育秧期,生产风险较大。未来,可利用耐寒籼稻育种材料与生产上的主栽水稻品种进行杂交,选育兼具耐寒、优质、高产等多种特性的早、中、晚稻新品种,应对不同时期的低温冷害。同时,将其与优质多年生稻杂交,有望解决多年生稻在长江中游稻区安全自然越冬问题,实现多年生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关内容

多地规范无堂食外卖,记者探...
近期多地纷纷规范无堂食外卖,记者展开探访。令人惊讶的是,部分店铺竟...
2025-07-21 01:22:48
年中经济观察丨用山水画卷打...
“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幅年中经济观察的山水画卷,宛如一幅壮阔的史诗...
2025-07-20 20:22:55
登陆≠危险解除!台风“韦帕...
登陆≠危险解除!台风“韦帕”的强风暴雨仍将持续 2 天之久。这意味...
2025-07-20 19:44:26
养老院护工薪酬大涨,但依然...
近年来,养老院护工薪酬出现了大幅上涨的趋势。原本待遇较为普通的护工...
2025-07-20 19:43:18
出口民调:日本执政联盟预计...
出口民调显示,日本执政联盟在此次参议院选举中面临严峻形势,预计将失...
2025-07-20 19:24:37
10万人!特朗普给钱后,美...
特朗普曾为追求所谓“边境安全”举措,在给钱后,美执法机构竟开启了抢...
2025-07-20 19:22:56
博导回应挖煤小伙逆袭成博士...
一位博导近日回应了挖煤小伙逆袭成博士的事件。当毕业之际,这位小伙眼...
2025-07-20 18:45:38
货车涉嫌超载被追缉10公里...
一辆货车涉嫌超载,在道路上被交警追缉长达 10 公里后发生了车祸。...
2025-07-20 18:44:03
又是“美国优先”,美交通部...
“美国优先”理念下,美交通部近期对墨西哥航空业“下手”。这一举措凸...
2025-07-20 18:24:09

热门资讯

贵州德江:玉米带着田间清香直供...   天刚亮,贵州省德江县合兴镇的玉米地里已人影穿梭,村民们背着背篓,熟练地掰下饱满的玉米棒,清脆的“...
沁阳:气象农业联动护航 助力夏...   7月16日,沁阳市气象局与农业农村局迅速联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夏玉米拔节期专项调查。  工作人员...
秦王川上麦浪涌!新区922亩冬...   盛夏时节,中川镇生态修复及耕地提升改造项目区内,922亩济麦22号冬小麦迎来丰收季。  2024...
兰州新区冬小麦喜迎丰收   盛夏时节,兰州新区中川镇生态修复及耕地提升改造项目区内,922亩济麦22号冬小麦连片成荫、绿浪翻...
口粮刚需减弱 小麦涨势趋稳   步入7月,出梅后的南方更加炎热,随着各大院校开始放假,成品粮市场需求下降。各品种行情:稻米市场进...
瓜州县5.45万亩小麦开镰   风吹麦浪,满目金黄。近日,瓜州县5.45万亩小麦陆续开镰,田野间农机轰鸣,一派丰收景象。  在南...
通辽市科左中旗架玛吐镇:风吹麦...   盛夏时节,麦浪翻滚,通辽市科左中旗架玛吐镇3500亩小麦迎来丰收。田间地头,大型联合收割机来回穿...
小麦增产有高招 “今年入春、入夏后天气干旱,但我们的小麦亩产量依然超过了500公斤。这多亏了科技小院推广的小麦抗旱新...
江苏滨海:加强水稻田间管理 筑...   眼下,正值水稻生长的关键期,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积极行动,通过强化技术指导、推进统防统治、科技助力...
前黄镇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助力...   为全面提升前黄镇农民种植技术水平,推动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前黄镇农村工作办公室组织召开了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