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真能种出土豆?》
火星,那颗神秘的红色星球,关于能否种出土豆引发诸多遐想。从理论层面看,有一定的可能性。火星土壤含有部分植物生长所需的矿物质,这为土豆生长提供了些许物质基础。但火星的恶劣环境是巨大挑战,其大气稀薄、温度极低,辐射强。电影《火星救援》中主角靠特殊设备营造小环境才种出土豆。目前的科技水平距离在火星大规模种植土豆还很遥远,需要克服诸如制造适宜大气、稳定水源供应、抵抗强辐射等重重困难,不过随着航天探索的发展,未来也许会有奇迹发生。
达蒙的土豆播种法到底正不正确?像片中那样在火星上种出土豆的可行性究竟有多少?
如果真有可能在外太空进行星际探险,有没有比土豆更适合的粮食?中科院植物学博士史军和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王坤给出了同样的答案——藻类。
电影中达蒙种土豆的详细过程,得到了两位专业人士的部分肯定。
史军表示,除水、土、空气、阳光几大条件外,最大麻烦可能是火星重力,“目前各个宇宙空间站的试验证明,植物在无重力条件下是无法生长的,但像火星那样的微重力情况下,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还不好说。”
为什么选择种土豆,而不是别的作物?
土豆是全球四大粮食作物之一,《火星救援》中选择了在火星上种土豆。作为粮食,土豆本身有何特性,它是不是特别容易在艰苦条件下存活才被选上了呢?
史军认为土豆相对于其他作物,播种和管理相对简单,并且生长周期较短,大概六七十天就可以完成,而谷物类通常需要100天以上。
太空种出莴苣
一直以来,对于我们来说,登陆火星最大的障碍是如何解决食物问题。近日,nasa发布了在这一问题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据悉,在八月份的时候,远征44号飞船的宇航员培育出了完全在太空中生长出来的莴苣,并进行了食用。这对人类进军宇宙是具有突破性意义的,令人惊讶的是,它的根并非像想象当中随意乱伸,而是有规律的向特定的方向生长,这一点应该是得益于生物基因工程取得的突破。(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