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粮食生产实现“十三连增” 全年粮食总产量有望突破120亿斤
创始人
2024-11-28 11:06:06
0

  金黄的稻穗、缤纷的五谷、丰盈的粮仓,搭起了丰收的舞台;农民的笑脸、农业的发展、农村的振兴,勾勒出白城美好的未来!

  近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知消息,白城市农业生产交出高分答卷——今年全市粮食总产量有望突破120亿斤,粮食产量实现“十三连增”既定目标。

  粮食丰收,靠土地、靠科技,也靠市委市政府和各地各部门毫不放松抓粮食生产的战略决策和有力推动。今年以来,白城市纵深实施“一三三四”高质量发展战略,把粮食增产作为头等大事,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大力推广实施科技增粮行动,坚持良田、良种、良技、良机深度融合,聚力挖掘生产潜力和粮油单产攻关,促进全市粮食生产稳步发展,粮食安全根基不断稳固。

  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想要增加粮食产量,就要扩大耕地面积。2024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784.95万亩,比上年增加44.8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665.2万亩,超省任务16.2万亩,比上年增加43万亩。粮食面积增加,尤其是玉米、水稻两大高产主粮增幅较大,进一步夯实了粮食增产基础。截至目前,全市秋粮已全部收获。

  提高耕地保护能力 保障粮食稳步增产

  初冬时节,走进镇赉县建平乡丽华家庭农场,工作人员正忙着装袋、打包、运送稻谷。“我们农场今年粮食产量达到240万斤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农场负责人毛印华自豪地说。该农场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的技术指导下,通过引进耐盐碱水稻品种、优化种植密度、实施稻蟹综合种养模式等措施,有效提升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走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良性循环发展道路。

  今年,白城市继续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落实省“百千万”引领示范行动。6月份,在镇赉县、大安市组织召开示范技术现场观摩会,建设“百千万”技术示范引领乡镇18个,示范面积达到150万亩。持续深化与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吉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推进镇赉县万亩级核心示范基地和各县(市、区)5个千亩辐射示范基地建设。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国有公司+新型经营主体+农民+水肥一体化+合理密植”高标准农田建设“五位一体”白城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新型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民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2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597万亩,占划定永久基本农田41%。强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落实,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776万亩,超过省下达任务81万亩,位居全省第三。

  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730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19.7万台,大中型拖拉机达到7.3万台,配套机具48.9万台(套)。全市拥有稻麦联合收获机1万台、玉米联合收获机械0.74万台。开展机械深松整地,实施深松整地面积177.2万亩,其中苗期深松面积124.2万亩、秋季深松面积53万亩,为保障粮食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

  不断强化科技推广 提高土地产出能力

  近年来,洮北区青山镇大力发展“庭院经济”,14个村全部成立了党支部领办的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以辣椒为主的庭院经济,积极发动村民加入合作社,运用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确保了辣椒苗的水分充足,为辣椒的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辣椒是既不耐旱、也不耐涝的作物,浇灌不及时或水量不均都会影响辣椒的成活率和生长。用上滴灌技术之后,省水、省工、省肥料,辣椒的产量和质量都显著提高了。”洮北区辣椒专班相关技术人员介绍说。

  今年,白城市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印发了《白城市2024年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工作要点》《白城市2024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工作方案》,细化分解任务面积,鼓励各地实施“水肥一体化+密植”技术,全市落实水肥一体化面积461万亩,位居全省第一。

  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拓展渔业养殖空间,大力实施稻渔产业,生产需求的水产苗种,与大水面接力,发展生态养殖。充分发挥生产基地等典型带动作用,以渔治碱,促进水稻种植业的提质增效。2024年,全市落实稻渔综合种养(含泡塘)96.7万亩,占全省计划面积近一半。

  积极推动种业创新,充分发挥白城资源优势,重点开展特色农作物育种,向日葵、燕麦、食用豆育种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先后育成各类特色农作物新品种60个,并在育种研究领域取得多项突破。

  抓好农业防灾减灾 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今年,白城市不断加大监测防治力度,进一步健全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做到监测到位,防治及时,提高农作物病虫害抗灾减灾能力。开展农田沟渠整治,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整治任务,极大增强了农田排水泄水能力。实施“一喷多促”作业面积361.63万亩,占省指标任务的100.6%,通过混合喷施药肥,全面提高作物的促早熟能力和抗逆性,为今年粮食生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扎实开展秋收工作,加强秋收技术指导服务,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及农技人员成立秋收技术指导服务队,在秋收期间持续深入田间地头,加强后期田管促成熟、防霜冻,组织指导农民分区、分类、分品种开展秋粮收获,努力确保颗粒归仓、应收尽收。加强农机检修和应急服务,全市对近1万台稻麦联合收获机、0.74万台玉米联合收获机械、近20万台拖拉机等进行养护检修、抢修和安装调试,以确保收获机械在秋收期间正常作业。开展农机安全集中整治,坚持“应贴尽贴”原则,持续推进“亮尾工程”,通过田检、路查补粘反光标识2600余条。各县(市、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积极与当地公安交警、乡镇派出所组成农机道路交通联合执法组,对农村人员密集场所、农机行驶集中路段开展联合执法工作82次。

  政策聚焦发力,专家把脉会诊,农民全力以赴,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白城市正努力让中国人的饭碗中装入更多“白城粮”。

相关内容

夏粮主产区走稳小麦“田管棋...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夏季粮油主要农作物冬小麦陆续开始...
2025-02-21 14:31:57
80万亩小麦“喝上”黄河水...
   随着气温回升,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农田灌溉成为当前农业工作的...
2025-02-21 14:31:56
南繁育种培育一批小麦新品系
   经过多年南繁育种实践,中国农业科学家成功培育出一批稳产广适的...
2025-02-21 14:31:56
织牢“点线片面”防止返贫“...
  这几天,巫山县两坪乡向鸭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伍早清又来到脱贫户任...
2025-02-21 09:31:36
促进粮食生产单产提升 长沙...
  记者在2月18日举行的长沙市全面推广粮食生产“四高”技术、推动...
2025-02-21 09:31:35
乐享“暖心餐” 告别“吃饭...
每天中午11点开始,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尹家河村“幸福晚年驿站”都会...
2025-02-21 09:31:35
天津:农机服务促春耕
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农业农村委“20...
2025-02-21 09:31:34
青海科技创新惠民更惠农
  2月17日,记者从全省科技工作会议获悉,去年以来,全省科技系统...
2025-02-21 09:31:33
新疆兵团首个肉羊新品种通过...
  近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组织羊专业委员会专家,对新疆农垦科...
2025-02-20 11:05:47

热门资讯

织牢“点线片面”防止返贫“监测...   这几天,巫山县两坪乡向鸭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伍早清又来到脱贫户任珊迪家中走访。刚进院子,任珊迪就起...
乐享“暖心餐” 告别“吃饭难”... 每天中午11点开始,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尹家河村“幸福晚年驿站”都会变得热热闹闹,敞亮的食堂里坐满了前...
促进粮食生产单产提升 长沙计划...   记者在2月18日举行的长沙市全面推广粮食生产“四高”技术、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推进会上...
天津:农机服务促春耕 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农业农村委“2025年重点工作部署会”精神,按照《...
青海科技创新惠民更惠农   2月17日,记者从全省科技工作会议获悉,去年以来,全省科技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加大医养健康...
7万吨钾肥自天津口岸通关 保障...   2月13日凌晨,“令白”轮在天津大沽口港区完成接卸后驶离码头,标志着天津口岸今年立春后进口的首批...
新疆兵团首个肉羊新品种通过现场...   近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组织羊专业委员会专家,对新疆农垦科学院的“军垦肉羊”新品种进行了现场...
按下春耕春播农资“保供键”   “在提前谋划部署、加强统筹协调,坚持源头管理、保障农资质量,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质效的基础上,...
重庆启动乡村人才振兴行动从产业...   2月18日,全市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会暨乡村人才振兴行动启动仪式举行。会上发布了《重庆市乡村人才振兴...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携手市农林科学...   2月17日,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示范与生产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