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乳业用上“中国菌”
创始人
2024-11-17 15:32:21
0

  瞪羚企业,是跨过创业初期后,在较短时间内以超常规速度发展,并且无论在技术、商业模式还是产业组织形式上都有强大创新能力的企业。近年来,在一系列好政策的培育下,在愈发优良的营商环境“催化”下,瞪羚企业在我省各地不断涌现,成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

  瞪羚,个头不大,但跑得快,跳得高。位于石家庄市正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河北一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然生物”),有着和瞪羚一样的特征。

  个头不大——一然生物的员工只有350多人。

  跑得快——近年来,营业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

  跳得高——2011年成立,至今仅13年时间,已经成长为亚洲最大的益生菌剂生产企业。

  今年1月,一然生物被石家庄市发展改革委认定为“2023年石家庄市瞪羚企业”。

  打破垄断 全球乳酸菌发酵剂领域有了中国品牌

  提到一然生物,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是,它的产品你肯定不陌生。我们日常喝的酸奶,发酵过程用的可能就是它生产的乳酸菌发酵剂。

  然而,就在十几年前,国内乳制品企业的乳酸菌发酵剂,供货商还是来自国外。有人曾说:“如果哪天欧美国家停止出口乳酸菌发酵剂,国内可能连一杯酸奶都喝不到。”这或许有夸张之嫌,但当时国内乳企确实缺菌,更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适合中国人的菌株。

  那时,一然生物还没有成立。董事长赵林森和弟弟还在正定县经营着一家生产食品添加剂的企业。因为业务关系,他经常和乳制品企业打交道,国外企业垄断优质菌种的核心技术这事儿,他记在了心里。

  “一个产业的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我们应当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赵林森说。

  2003年,赵林森开始组建创业团队,尝试突破国外的菌种壁垒。他带领创业团队奔赴日本、美国等国家,开始了益生菌市场的实地考察,振兴中国益生菌产业的决心更加坚定。

  2009年,科技部将“乳酸菌资源库建设及益生菌发酵剂和制剂产业化示范”重点项目课题列入“十一五”科技项目。抓住这一契机,赵林森组织11名硕博员工,组建了菌种事业部,开启了攻关之路。2011年,一然生物成立,立志要实现微生态益生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解决中国酸奶发酵剂卡脖子问题。

  模仿,很多时候是创新的第一步。但是,对于一然生物来说,连模仿的机会都没有。该公司大农业事业部副总经理樊中利告诉记者,为我国乳企提供原料的国外乳酸菌企业,一直没有在我国设立发酵车间,都是成品直接运过来。“所以,我们研究乳酸菌发酵剂工艺,只能自己摸索。”

  创业初期,一然生物在技术研发上不惜代价。樊中利说,建厂之初的3年间,一分钱的货都没有卖,试生产的样品,因不合格只能销毁。赵林森掏空了自己账上的所有资金,甚至还卖掉了自己的房产。

  终于,在2013年,一然生物成功掌握了乳酸菌发酵剂生产技术,打破了进口菌对我国发酵乳制品行业长达30年的垄断。一战成名后的一然生物,逐渐成为我国八大乳企的原料供应商。

  创新不止 每年的研发投入不低于营业收入的8%

  10月14日,记者走进一然生物的研发中心,一间间实验室依次排开,数十名身着白大褂的研发人员,或制备菌株,或测试性能,或记录数据,各自忙碌。

  “我们的研发人员占到公司员工总数的近1/4,每年的研发投入不低于营业收入的8%。”赵林森说,目前,他们拥有多株专利菌株、65项国家发明专利,先后获得国际先进科研成果、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荣誉100多项。今年,一然生物获评首批石家庄市科技领军企业,Yo-C975-F发酵剂被评为河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乳酸菌发酵剂生产技术实现突破后,一然生物没有停歇。他们引进国际先进的发酵系统、离心冻干系统等工艺设备,创建了国际先进的乳酸菌自动化生产线,这也是中国第一条乳酸菌自动化生产线,并迅速建立起年产100吨纯菌粉的益生菌产业化生产基地。

  此后,他们不断加快新产品研发,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能——

  为保证益生菌高活性地通过胃酸、胆盐的层层考验,适应肠道内复杂环境,他们自主开发了乳化包埋技术,以提高菌株的稳定性。

  为防止菌体冷冻时被冰晶刺破细胞壁,他们自主开发了-196℃瞬时冷冻活性技术,使菌株迅速停止代谢,最大限度保存菌体活性。

  为缩短冻干时间,他们自主开发了360°热辐射冻干技术,实现深冷颗粒自动填入,智能调整冷冻干燥状态,快速进行水分升华,迅速干燥。

  凭借领先的产业化生产能力、雄厚的科研实力,一然生物的益生菌产品迅速出圈,成为众多品牌商的定制化代工基地,其中包括江中药业、同仁堂、乐力等全国知名企业。

  打通链条 助力益生菌菌株本土产业化取得新突破

  樊中利是一然生物的老员工。这几年,他多次参与公司组织的采菌活动。内蒙古、西藏、新疆、云南等地一些远离城市的地区,是他们最常去的地方。

  “印象最深的是2019年去新疆喀什。”樊中利说,喀什地处山区,有不少天然、纯净的食物。他们深入当地牧民家中,从他们自酿的酸奶中筛取样本,放置到冻存管里,回到公司后,再在实验室里把菌株分离出来。

  为丰富中国菌的研究成果,一然生物先后从全国30多个生物多样性突出、受人类活动影响较低的地区持续采菌,精选出3000余株优秀菌株,建成“中国菌株”资源库,他们把这些菌株称为“中国菌”“民族芯”。

  “如今,我们已打通益生菌从‘种子’、生产到成品的全产业链,助力益生菌菌株本土产业化再次取得新突破。”赵林森说,益生菌有酸奶产业“生物芯片”的美誉,其应用场景却早已超出普通食品的范畴,包括服务于大健康、大农业、中药发酵药食同源、生物营养等行业应用在内,一个千亿级的“益生菌产业大蛋糕”逐渐显现。

  目前,一然生物微生物活菌制剂工程的三期项目已投产,可年产500吨纯菌粉、20亿条(包)复合益生菌制剂。四期项目也已完成备案,预计年底前开工建设。

相关内容

夏粮主产区走稳小麦“田管棋...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夏季粮油主要农作物冬小麦陆续开始...
2025-02-21 14:31:57
80万亩小麦“喝上”黄河水...
   随着气温回升,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农田灌溉成为当前农业工作的...
2025-02-21 14:31:56
南繁育种培育一批小麦新品系
   经过多年南繁育种实践,中国农业科学家成功培育出一批稳产广适的...
2025-02-21 14:31:56
织牢“点线片面”防止返贫“...
  这几天,巫山县两坪乡向鸭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伍早清又来到脱贫户任...
2025-02-21 09:31:36
促进粮食生产单产提升 长沙...
  记者在2月18日举行的长沙市全面推广粮食生产“四高”技术、推动...
2025-02-21 09:31:35
乐享“暖心餐” 告别“吃饭...
每天中午11点开始,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尹家河村“幸福晚年驿站”都会...
2025-02-21 09:31:35
天津:农机服务促春耕
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农业农村委“20...
2025-02-21 09:31:34
青海科技创新惠民更惠农
  2月17日,记者从全省科技工作会议获悉,去年以来,全省科技系统...
2025-02-21 09:31:33
新疆兵团首个肉羊新品种通过...
  近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组织羊专业委员会专家,对新疆农垦科...
2025-02-20 11:05:47

热门资讯

织牢“点线片面”防止返贫“监测...   这几天,巫山县两坪乡向鸭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伍早清又来到脱贫户任珊迪家中走访。刚进院子,任珊迪就起...
乐享“暖心餐” 告别“吃饭难”... 每天中午11点开始,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尹家河村“幸福晚年驿站”都会变得热热闹闹,敞亮的食堂里坐满了前...
促进粮食生产单产提升 长沙计划...   记者在2月18日举行的长沙市全面推广粮食生产“四高”技术、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推进会上...
天津:农机服务促春耕 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农业农村委“2025年重点工作部署会”精神,按照《...
青海科技创新惠民更惠农   2月17日,记者从全省科技工作会议获悉,去年以来,全省科技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加大医养健康...
7万吨钾肥自天津口岸通关 保障...   2月13日凌晨,“令白”轮在天津大沽口港区完成接卸后驶离码头,标志着天津口岸今年立春后进口的首批...
新疆兵团首个肉羊新品种通过现场...   近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组织羊专业委员会专家,对新疆农垦科学院的“军垦肉羊”新品种进行了现场...
按下春耕春播农资“保供键”   “在提前谋划部署、加强统筹协调,坚持源头管理、保障农资质量,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质效的基础上,...
重庆启动乡村人才振兴行动从产业...   2月18日,全市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会暨乡村人才振兴行动启动仪式举行。会上发布了《重庆市乡村人才振兴...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携手市农林科学...   2月17日,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示范与生产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