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两姐妹在网络游戏中被陌生人搭讪,对方以送“礼物”为诱惑设置诈骗“陷阱”。两姐妹用爷爷手机多次给骗子转账,被诈骗39860元。
陌生人要送“礼物”
10月20日晚8时许,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杨集镇,10岁的小丽正和8岁的妹妹小花在家中一同玩网络游戏。其间,一名陌生网友突然向小丽发送好友申请,称“想和她一起组队玩”。天性单纯的小丽未加思索,便直接通过了申请。
互加好友后,对方很快抛出“福利诱饵”,告诉小丽要免费赠送游戏“限定礼物”,但需要先下载一款指定App才能领取。

图为骗子承诺送的“礼物”。
面对游戏“限定礼物”的诱惑,小丽毫无防备地按对方要求完成了App下载。没过多久,对方直接打来电话,一边热情询问小丽心仪的“礼物”款式,一边迅速发来对应二维码,还特意强调“扫码就能直接领取,全程免费无套路”。

图为骗子发给小丽的二维码。
一步步诱导入“陷阱”
小丽满心欢喜扫码后,却收到“因违规操作导致账户被锁定”的提示。提示告知小丽,若不配合调查将处罚20万元人民币,查封家长微信和银行卡,甚至更会面临刑拘坐牢30天至6个月不等。
小丽惊恐不已,赶忙追问解决办法,对方趁机谎称需要缴纳解冻金,还承诺成功解封后所缴资金会原路退回。
按照对方的指示,在妹妹小花的协助下,小丽偷偷用爷爷的手机完成了第一笔1000元的转账。尝到甜头的骗子并没有见好就收,继续诱导小丽进行了多笔转账。
“999、1000、1001……”,两姐妹的转账操作一直持续到深夜11点多。

图为小丽的转账记录。
两天转走近4万元
第二天下午,骗子再次主动联系小丽,抛出“最后一步解封”的诱饵:“只需再扫四个二维码,账户就能彻底解封。”被“彻底解封”承诺冲昏头脑的小丽信以为真,连忙按照对方指示,重复此前的操作继续转账。
短短两天时间里,小丽在骗子的层层诱导下,累计向对方转账达39860元。当她满心期待地追问“退款何时到账”时,却发现对方已悄然拉黑了她的所有联系方式,彻底没了踪迹。
直到此刻,小丽才恍然大悟自己从头到尾都掉进了骗子的圈套。恐慌之下,她连忙将此事告诉了爷爷,随后在爷爷的陪同下,前往派出所报警求助。
警方提示:
1、给未成年人的防骗指南。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陌生人提供的免费福利很可能是诈骗陷阱,切勿轻信。不随意添加陌生网友、不下载非官方App、不扫描不明二维码,保护个人及家庭信息。遇陌生人提及“转账”“罚款”“坐牢”等内容,立即远离并第一时间告知家长或老师,切勿独自应对。
2、给家长的防护建议。管好个人手机和支付账户,设置复杂支付密码,不轻易告知孩子,开启转账提醒功能。关注孩子上网及游戏动态,引导适度娱乐,同时提醒孩子遇陌生网友涉及金钱往来时,务必先向家长核实。
3、被骗后的正确处理方式。一旦发现被骗,切勿隐瞒,立即联系家长并拨打110报警,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对方账号等证据,协助警方侦查挽损。
作者|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娜 通讯员 孙慧敏 董鸿燕
上一篇:美乌今日会谈,各方分歧明显,“28点”新计划仍存变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