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21日消息(记者张加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近期,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有关台湾问题和历史认知上的错误言论罔顾法理和历史事实,其言行危害地区稳定、祸及日本自身。然而高市言论的背后不仅是她自身极端意识形态的体现,更与日本右翼的抬头趋势密不可分。中国之声11月21日起推出系列报道:《三问日本右翼》。第一问:《高市早苗的右翼立场从何而来?》。
新任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1月7日在日本国会发表涉台错误言论:“‘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翻译过来,就是日本政坛长期弥漫的那句危险话语——“台湾有事,也就是日本有事”。
这是日本战败以来历届日本首相在任时都没有说过的话。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政治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孟明铭表示,这并非高市的无心之失,而是其刻意为之。
孟明铭表示:“高市的执政方式是非常直接的。据日媒报道,国会的质询或者是委员会上这些发言,都是她亲自敲定的,也就说明了在当时发表所谓‘台湾有事’的言论,是经过她深思熟虑,而不是一时兴起的。”
时间拨回到1994年。
高市早苗31年前在日本国会公开反对日本反思二战罪行,并质问时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凭什么判断日本侵略战争是错误的,并代表日本向中国道歉”。由此可见,高市的错误思想早在她三十多岁时就已经成型。
时间再度回拨。
1961年,高市早苗出生于奈良县的一个普通“双职工”家庭,父亲在一家丰田相关的企业里上班,母亲是一名当地警员。虽然成长背景普通,但她的家庭氛围却一点都不普通。高市自己后来也提到,自己的“国家观”很多都是家里教育出来的。
高市家庭氛围非常保守,学龄前,父母便要求她能把《教育敕语》背得滚瓜烂熟,这篇明治时期的训诫文,核心是捍卫效忠天皇的体制,是军国主义时期的思想工具。1948年,日本国会通过决议,废除《教育敕语》,但《教育敕语》并没有真正消失,还被一些日本家庭用来作为家训教育孩子。这种环境基本决定了高市从小就不可能接受正常的东亚史观,也为高市早苗日后的右翼认知埋下了思想种子。
对此,孟明铭表示:“日本因为战后以来对于战争责任问题始终没有进行彻底清算和广泛宣传,到了高市这代六七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人,他们对于战争的概念和责任是非常淡漠的,一开始就没有认为日本有战争责任的自觉。”
大学毕业后,高市进入著名的松下政经塾继续学习,这是日本右翼政客的一个重要孵化器,培养过多名政府阁僚和国会议员。在松下政经塾,高市见到了创始人、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并对从政产生了浓厚兴趣。
1993年,高市早苗当选众议员,正式进入政坛,立场一路右滑,也引起了当时政界大佬安倍晋三的注意。
1995年的日本电视节目视频显示,时年34岁的高市早苗在与同为议员的安倍晋三参加政治辩论时,就公然对中国台湾问题指手画脚。
2006年,高市早苗正式进入安倍内阁。2007年,她公然参拜靖国神社,成为安倍内阁中第一个“拜鬼”的成员。高市还多次在公开场合否认“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历史问题,并竭力主张修宪,把自卫队改为“国防军”,拥有“宣战权”等。
在今年的自民党总裁选举阶段,尚不出名的高市早苗,却以扯谎“外国人虐待鹿”、迎合日本社会排外主义氛围而让人印象深刻。
孟明铭指出,高市的这些行为和言论也与她的“草根”出身有关:“从高市个人来讲,她之所以表现得这么强硬和右翼,我认为跟她个人的政治生涯也是比较有关的。因为在日本,女性议员比较少,长期以来也处于政治边缘。为了不断地获取政治利益,像高市这样的女性议员就采取了一些博人眼球或者极端的方式,通过迎合极端右翼来吸引民众的注意力和眼球,采取把自己打造成政治明星、炒作民粹的策略。”
今年10月21日,高市早苗在首相指名选举中胜出,当选日本第104任首相。而她的上台,却是在一系列的妥协和波折中进行的。党内需要依靠“麻生”派的支持,党外需要维系新的执政盟友“维新会”,而它们都属于日本右翼保守势力。
日本龙谷大学教授松岛泰胜指出:“自民党如今在参众两院陷入‘双少数’局面,所以这次自民党选择与日本维新会这个右翼政党联合执政,日本维新会的右翼言行和立场对高市内阁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影响。此外,在这次参议院选举中,原本规模很小、属于右翼政党的‘参政党’获得了大量选票,尤其是获得了年轻选民的支持,为获取选票,自民党也逐渐这样做了。”
为了度过日本首相历来的“一年考察期”,本就右倾的政治底色叠加右倾的政治氛围,促使高市说出了历任日本在任首相都没有说过的危险言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表示:“高市早苗的这种涉及中国的态度的变化,其实并非她个人的偶然性所为。首先,日本国内右翼保守势力仍然主导了日本政坛,在这种背景下,高市早苗也需要通过发表强硬言论来巩固她的支持基本盘。尤其是她现在执政地位不稳,于是也想要通过迎合、煽动日本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来获取更大的支持。她把她的短期政治利益置于中日关系的长远发展之上,这种短视和功利的行为不仅损害了中日两国人民和两国关系的根本利益,也背离了日本自身的和平发展路线,对日本自身的国家利益也会造成一种反噬效应。”
当地时间11月20日,日本自民党召开安全保障调查会会议,根据自民党总裁、首相高市早苗的指示,着手讨论修改《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3份安保相关文件。修改“无核三原则”和增加防卫费等新目标将成为主要焦点。
文化上灌输历史修正主义,军事安全上强化军力和战略自主性,思想和制度上不断突破和平宪法,可以说,高市正在积极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
对此,项昊宇表示:“高市早苗现在暗示要调整这一政策,这标志着日本传统的专守防卫的和平主义路线方针会出现根本性的动摇,这也反映出日本国内的一些政治势力有意煽动地区的紧张局势,谋求进一步挣脱战后的体制束缚,摆脱战败国的地位,进而推动日本所谓的国家正常化,通过军事力量的扩张来抬升日本的国际地区的安全影响。这些也表明高市领导下的日本政府,可能在未来的对华关系中采取更具有对抗性的政策立场,并且在军事安全领域表现出进一步遏制中国发展,追随美国,推动对华包围圈的政策意图。”
针对高市早苗涉华错误言论,11月20日,商务部、外交部再次正告日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日本不能口头上称“立场未变”,行动上却步步越线:“在台湾问题上,日本政府的立场应当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而不是刻意模糊,更不能开历史倒车。”
毛宁表示:“如果日本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真的没有改变,日本领导人就不应将所谓的‘存亡危机事态’同台湾问题相关联,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口头上称‘立场未变’,行动上却步步越线。仅凭一句‘立场未变’,解决不了中方关切。日方应当认真对待中方的严肃要求,收回错误言论,切实把对华承诺体现在实际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