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郎石旦真的警觉让人赞叹,他的功劳要被认真尊重。
但如果公共安全要寄希望于路人的“火眼金睛”,那将是很大的悲哀。
文 | 张彦宗
2025年11月11日下午4时许,四川阿坝州马尔康市双江口水电站红旗特大桥垮塌。现场视频显示,垮桥场面令人惊骇,人们庆幸管理部门提早封闭了桥两端的交通,塌桥时桥面已经清空,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实属不幸中之大幸。
红旗特大桥垮塌后,11日晚,阿坝州交通局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工作人员是在前一天、也就是10日,“巡逻时发现桥头路面和边坡出现裂缝险情,第一时间进行了交通管制”。当时这条新闻让网友很感动,纷纷表示,希望重奖巡逻人员,而交通局工作人员称,“暂时无法表态”,一句话带过。
转折发生在11月15日,澎湃新闻报道,第一个发现红旗特大桥险情的另有其人,他就是平常往来大桥的货车司机三郎石旦真。10日上午,他拉货途径红旗特大桥,没发现有裂缝。当天下午3时许,他再次准备上桥,发现路面出现裂缝,并停车查看,还现场阻止其他人过桥,随后报告村干部。
三郎石旦真将险情报告驻村网格员后,村干部、乡干部迅速响应,白湾乡党委书记谢晓林一边赶往大桥,一边联系技术人员,经技术人员确认,这种裂缝确实存在滑坡地灾隐患。谢晓林又通知辖区交警在桥两头拦截过往车辆,疏导人员。一小时之内形成交通管制,后续又进行了更大范围的交通疏导。

这个最新版本的大桥预警故事,证明所有发现和知悉险情的人,包括三郎石旦真、谢晓林等人都值得敬佩,没有任何耽误,尽到了本分和职责。但红旗桥险情并非首先由交通局巡逻人员发现,而是由路过的货车司机发现,让网友感到疑惑。有人担心,有人想抢司机的功劳。也有人怀疑,相关部门着急“将功补过”,只不过“功劳”是别人的。
这些目前都是猜测。可以确定的是,为感谢三郎石旦真的义举,白湾乡已经派员看望了他,并奖励他1000元。很多网友觉得奖金太少,相比他实际可能挽救的路人生命,不太相称。但极目新闻也报道,马尔康市委市政府也会表扬三郎石旦真,“详细表扬激励措施还在商讨”。这么说,1000奖金可能只是乡里的慰问金,而不是全部的奖金。
三郎石旦真对获奖多少,倒是没在意,他说“我啥子都不要,生命得到了保障,我就高兴了。”高风亮节当然是好的,但这个表态不代表马尔康市就能扔下1000块钱就跑了。依据《阿坝州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奖励暂行规定》,“首次发现地质灾害前兆、及时报告或采取应急处置,避免人员伤亡的个人和单位”,将给予奖励。三郎石旦真所作所为,符合奖励规定。
这个奖励规定设置了个人最高奖励4万元的特等奖,个人的最低三等奖也有1万元。马尔康市之所以需要时间,或许是因为该规定2023年5月11日起实施,有效期两年,但因为没有废止或延期公告,所以暂无明确失效信号。也就是说,不管三郎石旦真要不要领奖,1000元不该是官方奖励的全部。
至于之前交通局工作人员说的,隐患是巡逻发现,到底是信息上传下达导致的理解错误,还是为了掩饰某种失职失察,将来关于红旗桥垮塌的调查报告中,应该有个说明,也好澄清一下“与老百姓争功”的嫌疑。
至于说,桥塌了是因为地质原因的天灾,还是什么人祸,有待官方通报。不过,大桥垮塌前兆,多亏了路人发现,说明此事有很大的偶然和幸运成分。而红旗桥位于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域,按理要配备超常规的监测投入。以现在的技术手段,对大桥及其周边环境进行24小时智能监测及预警,并不难。
所以,人们想知道,如果监测手段到位,是不是就能更早发现异常,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不用眼睁睁地看着大桥垮塌?
三郎石旦真的警觉让人赞叹,他的功劳要被认真尊重。但如果公共安全要寄希望于路人的“火眼金睛”,那将是很大的悲哀。从隐患的发现到后来通报的矛盾说辞,这事故背后发生的故事,可能关系到能不能有效排查类似隐患,需要被更清晰的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