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是台风界的“巨无霸”,体型庞大、环流宽阔,呈爆发式增强,两天内从强热带风暴变身超强台风,勇夺今年来全球风王。预计,它将于明天(9月24日)登陆广东沿海,登陆时可达台风或强台风级别。台风“米娜”的影响刚刚结束,“桦加沙”又接踵而至,广东、福建、海南等地台风雨持续时间较长,需警惕叠加降雨致灾。中国天气网推出台风数字画像,全方位解析台风“桦加沙”。
风王诞生 两天完成强度四连跳
“桦加沙”于9月18日20时生成,19日20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后,强度迅速增强,两天之内完成了强度四连跳,于21日8时变身超强台风,20时左右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7级以上,成为今年来全球风王。
体型庞大 环流直径超1000公里
“桦加沙”环流直径超过1000公里,环流覆盖范围超过广东省陆地总面积,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块头。它于21日夜间完成眼壁置换(台风眼区外眼壁取代内眼壁),眼区再次扩大。“桦加沙”进入南海后,仍维持超强台风级别,从卫星云图上看,台风眼区清晰,螺旋结构完整,在其南侧还有西南季风提供充沛的水汽,这也意味着它的影响范围广,致灾性强。
直扑广东 将登陆广东珠海到湛江沿海
“桦加沙”路径稳定,呈西北行路径,直奔华南。23日凌晨,它已进入南海,将于24日中午到晚上在广东珠海到湛江一带沿海登陆,登陆时可达台风级或强台风级。
如果它路径相对偏东、偏北,将在24日白天登陆广东中部沿海,如果路径偏南、偏西,将于夜间登陆雷州半岛。
9月登陆广东台风数 为全年第二多
登陆广东的台风多为直接登陆,而且集中在夏秋季。中国天气网统计1949年至2024年台风大数据发现,常年5月至12月广东均有台风登陆,其中7月至9月是台风登陆广东最频繁的时期。9月曾有51个台风在广东登陆,仅次于7月的54个,为全年第二多。
叠加影响 天文大潮遇冷空气风雨更强
“桦加沙”风雨影响时间长,且叠加天文大潮和冷空气,部分地区风雨强度同期少见甚至破纪录。降雨波及范围广泛,23至25日,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江苏、安徽、上海、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等10余省区市将遭台风雨,24日风雨最强。其中,台湾岛东部、广东东部和南部、广西南部、福建东南部等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有特大暴雨。
“狠角色”多 9月为台风平均强度最强月
1949至2024年间的9月,登陆我国的台风平均强度达34.9米/秒,为一年中登陆台风强度最强的月份。其中,强度达到台风及以上级别的占比近60%,超强台风有8个。登陆台风的海温高和风切变大是台风强度较强的主要原因,夏季过后海水热量有了一定的累积,再加上9月冷空气开始活跃,增加了气压梯度,有利于台风发展增强。
与“山竹”相似 珠三角将处台风危险半圆
“桦加沙”和多个台风有相似之处,2023年台风“苏拉”、2018年台风“山竹”、2017年台风“天鸽”、2008年台风“黑格比”等。这些台风也都是“狠角色”,以“山竹”为例,它也是爆发式增强,迅速变身超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以上,成当年风王,路径同样在副热带高压西伸增强引导下向西北移动,影响时间较长,由于有冷空气的参与,风和雨影响并重,珠江三角洲承接了最强风雨影响。
中国天气网提醒,“桦加沙”登陆前后,叠加天文大潮和冷空气影响,风雨影响十分广泛,需警惕极端降雨致灾。台风登陆后不会马上减弱消失,影响仍不可小觑,需持续做好防台风措施。
策划/江漪
设计/刘红欣 数据支持/李宁 孙倩倩
审核/张慧 刘文静 余晓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