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盈隆认为,这次北检抗告成功与否的几率是50:50,因为北检所提的理由,除了柯文哲与所谓两位证人接触的新事证外,其他都是地院此次裁定交保时都已经考虑过的。至于所谓“与两位证人接触”的指控能否成立?似乎存在争议的空间,因为那两位证人都不是京华城案证人。
台北市前市长、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涉京华城政治献金案羁押近1年,台北地方法院(北院)5日裁定7000万新台币交保,并在8日正式交保,但台北地检署(北检)9日向高院提出抗告,许多人关心柯文哲是否会再被收押。对此,“台湾民意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评论此事,并称“这次北检抗告成功与否的几率是50:50”。
游盈隆10日在脸书发文表示,柯文哲8日交保后称“我个人的苦难就这样过去了”,但这也许言之过早,果不其然,北检9日提出抗告,北院10日也表示,预计11日早上将抗告卷送高院处理,而这已是北检针对柯文哲案的第4度抗告。
游盈隆认为,这次北检抗告成功与否的几率是50:50,因为北检所提的理由,除了柯文哲与所谓两位证人接触的新事证外,其他都是地院此次裁定交保时都已经考虑过的。至于所谓“与两位证人接触”的指控能否成立?似乎存在争议的空间,因为那两位证人都不是京华城案证人。
游盈隆提到,从交保后的短短谈话中,可以看出柯文哲已不把京华城案当成一般的法律案件,而是当成政治事件处理,换言之,柯文哲将法律面事务交给3位律师,自己则专注处理政治面事务。他提到,柯文哲充满政治意涵的群众语言不但鼓舞了“小草”,也逐渐获得更广大社会的注意与同情,柯文哲也许已不在乎是否再被抓进去关,心想的可能是投入更大的政治豪赌,赢得更多民心或更大的江山。
这两天不分蓝绿的政论节目,都聚焦柯文哲未来是否投入2026或2028选举,或有没有参选资格等等。游盈隆表示,他的看法是,聚焦在参选资格的讨论是比较短视的,因为现行相关法律条文,在台立法机构蓝白多数联盟的条件下,随时可以修法排除障碍,完全不成问题。因此可以说,“笨蛋,问题在政治,不在法条”。
北检能否四度抗告成功,再把柯文哲关起来?游盈隆表示,这是个高度复杂的问题,或说是一个具有高度政治效应的法律问题。
游盈隆表示,对柯文哲来说,“他似乎已经吃了秤砣铁了心,他已经和赖清德对赌了,赌注是双方的政治生命”;聪明的是,柯文哲选择一个赖清德人气最弱的时刻;不聪明的是,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头?在台湾,司法仍然受政治或行政的操控吗?显然,这是一个永远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